南極半島

南極半島

南極半島亦稱帕默半島、格雷厄姆地或奧伊金斯領地。北隔970千米的德雷克海峽與南美洲相望,南接崎嶇的山地和冰雪高原。南極半島是南極大陸最溫暖、降水最多的地方,年雨量可達500-600毫米,局部地方有時能達到900毫米,有“海洋性南極”之稱。

簡介


南極半島
南極半島
南極半島位於西南極洲,是南極大陸最大、向北伸入海洋最遠(南緯63°)的大半島,東西瀕臨威德爾海和別林斯高晉海,近海有寬廣的大陸架,東側有菲爾希納陸緣冰。北隔970公里的德雷克海峽與南美洲相望,南接崎嶇的山地和冰雪高原。南極半島屬於新生代褶皺帶,基岩起伏不平,海拔5140米的文森山是南極洲的最高峰。海岸曲折,近海島嶼很多。通過海底山脈可將南極半島—南奧克尼群島—南桑德韋奇群島—南喬治亞島—南美洲安第斯山脈連成—蟠龍式的連續相接的山系。半島及附近島嶼蘊藏著豐富的錳、銅、鎳、金、銀、鉻等礦產。南極半島是南極大陸最溫暖、降水最多的地方,年雨量可達500~600毫米,局部地方有時能達到900毫米,有“海洋性南極”之稱。西海岸有較多的“綠洲”,生長著少量高等植物及苔蘚地衣和藻類,動物和鳥類也較多,故南極半島有“南極綠島”之稱。
南極半島原為南美洲的延伸,與南美洲之安地斯山脈(Andes)有極近似的地質狀況,含有火山弧侵蝕的遺跡而多沉積岩。它的西海岸地區天候較不嚴酷,故有較多土壤,且其年代較年輕。又因有較多野生動物之活動,所以它含有豐富的腐植質。

形成


南極半島
南極半島
南極大陸原為一稱作剛瓦納大陸塊的一部份,它是個多岩石的陸地,其最古老的岩層,可達約30億年以上。有數個知名的無冰地區極富科學研究價值。
1912年,德國的氣象學家華格那(Alfred L.Wegener)即提出一“大陸板塊漂流理論”。他認為原本在地球南面,有一稱作“剛瓦納(Gondwana)”之超級大陸塊(Supercontinent),它包括今日之南極大陸,澳洲,紐西蘭,非洲,南美洲及印度。當今的地質學家認為,大約在1億800萬年以前,剛瓦納大陸塊開始慢慢分裂漂離,而形成今日以上之各大陸,亞南極陸塊及島嶼等,南極大陸約在4,500萬年前漂流到南極點附近成型,且環繞四周強烈的南冰洋洋流,將其與較暖的北方海洋分隔,而開始極劇冰凍成所謂的“冰川凍土”之地。紐西蘭和澳洲約在9,600萬年前,最後才從剛瓦納分裂出來,今天各陸地,仍然以每年1至6公分的速度再繼續漂離。
科學家們曾分別於陸地發現同樣之岩石,礦物,動植物化石,甚至海底陸地的地磁型態。於南極大陸之恩德比領地(Enderby Land)之海岸一帶,與印度半島東岸及斯里蘭卡一帶有極為相同之結晶岩。紐西蘭,澳洲之塔斯馬尼亞及南美洲的阿根廷發現同樣的櫸樹林。而在今日南極大陸上之南極縱貫山脈,可發現與澳洲,紐西蘭,印度,南美及南非有相同的動植物化石。另外,在以上不同陸地上,當冰河退卻后,可發現來自3億5,000萬年前之冰河時期所遺留下來之相同的沉澱物。

南極條約系統


南極半島
南極半島
這個別名為“南極俱樂部(Antarctic Club)”的條約,現在有大約佔世界總人數90%之42個國家成為其簽約國。其中由前述之12個原簽約國及在南極地區“設有研究基地並進行積極的科學研究活動”的簽約國組成南極條約顧問國(ATCP),他們在南極條約顧問會議中均擁有投票權。現今共有27個南極條約顧問國,其15個非原簽約國如下:(括弧內分別是其簽約與晉入顧問國之年月)波蘭(6/1961,7/1977),荷蘭(3/1967,11/1990),巴西(5/1975,9/1983),德國(原西德)(2/1979,3/1981),烏拉圭(1/1980,10/1985),義大利(3/1981,10/1987),秘魯(4/1981,10/1989),西班牙(3/1982,9/1988),中國(6/1983,10/1985),印度(8/1983,9/1983),瑞典(4/1984,9/1988,芬蘭(5/1984,10/1989),南韓(11/1986,10/1989),厄瓜多(9/1987,11/1990),羅馬尼亞(9/1971,5/1998),其中荷蘭是唯一且第一個為從事積極的科學
南極半島
南極半島
研究,但無設立研究基地的國家。另有15個「非顧問國(NCP)」,他們在前述會議中,只是觀察員而無投票權:(括弧內為其簽約年月)捷克(6/1962),史洛瓦克(Slovak)(6/1962),丹麥(5/1965),保加利亞(9/1978),巴不亞新幾內亞(3/1981),匈亞利(1/1984),古巴(8/1984),希臘(1/1987),北韓(1/1987),奧地利(8/1987),加拿大(5/1988),哥倫比亞(1/1989),瑞士(11/1990),瓜地馬拉(7/1991),烏克蘭(10/1992),自1996年起設有研究站,並積極地作科學研究,惟未申請加入為顧問國,得到59分。

動植物


南極半島發現有四種顯花動物(禾本科1種,石竹科1種)外,其它地方沒有高等植物,只有地衣、苔蘚和藻類等低等植物。南極大陸也沒有高等動物,大約有44種昆蟲主要分佈於南極半島。南極洲沿海數量較多的鳥類和海豹都是海洋生物。在南極輻合帶以南繁殖後代的鳥類,有企鵝、海鷗、海燕和信天翁等41種。磷蝦南大洋中各種鳥、獸,尤其是鯨賴以生存的基礎,是海洋生物鏈重要的環節,富含蛋白質,是人類潛在的食品來源。
在南極,給人印象最深的動物自然是企鵝。而在北極,令人肅然起敬的卻並非北極熊,而是北極燕鷗。企鵝雖然待人親切,憨態可掬,但看上去卻有點傻氣﹔而北極燕鷗雖然小巧玲瓏,但卻矯健有力,往往能給人以激情。
南極半島
南極半島
普通海鷗
北極燕鷗可以說是鳥中之王,它們在北極繁殖,但卻要到南極去越冬,每年在兩極之間往返一次,行程數萬公里。人類雖然是萬物之靈,已經造出了非常現代化的飛機,但要在兩極之間往返一次,也決非易事,因此,燕鷗那種不怕艱險追求光明的精神和勇氣特別值得人類學習。因為,它們總是在兩極的夏天中度日,而兩極的夏天太陽總是不落的,所以,它們是地球上唯一一種永遠生活在光明中的生物。不僅如此,它們還有非常頑強的生命力。1970年,有人捉到了一隻腿上套環的燕鷗,結果發現,那個環是1936年套上去的。也就是說,這隻北極燕鷗至少已經活了34年。由此算來,它在一生當中至少要飛行150多萬公里。
北極燕鷗不僅有非凡的飛行能力,而且爭強好鬥,勇猛無比。雖然它們內部鄰里之間經常爭吵不休,大打出手,但一遇外敵入侵,則立刻拋卻前嫌,一致對外。實際上,它們經常聚成成千上萬隻的大群,就是為了集體防禦。貂和狐狸之類非常喜歡偷吃北極燕鷗的蛋和幼子,但在如此強大的陣營面前,也住往畏縮不前,望而卻步,三思而後行。不僅這些小動物,就連北極最為強大的北極熊也怕它們三分。有人曾經看到過這樣一個驚心動魄的場面:在一個小島上,一頭飢餓的北極熊正在試圖悄悄地逼近一群北極燕鷗的聚居地。然而,它那高大的身軀過早地暴露了自己。這時,爭吵中的燕鷗突然安靜了下來,然後高高飛起,輪番攻擊,頻頻向北極熊俯衝,用其堅硬的喙雨點般地向熊頭啄去。北極熊雖然兇猛,卻回擊乏朮,只有招架之功,並無還手之力,只好搖晃著腦袋,踮著屁股,鼠竄而去。

地質


南極半島
南極半島
因為只有總面積約0.4%左右的南極大陸地表是暴露在外,而未被冰帽覆蓋,所以直接的地質研究較為困難。只有透過近代的遙控探測技術,用無線回應感測,可以揭開深厚的冰帽之下的南極大陸地質的真相。由於南極大陸的冷與乾,使得其岩石的風化過程極為緩慢,在那裡的土壤極為有限,且其年代極為久遠。除非在濱海地區的動物棲息處含有鳥糞土,否則通常都含有較高的鹽份,由於缺乏有機物,因此大都極為貧瘠,在地質學上是屬於「原始的」土壤。海岸地帶較「溫暖」,地下l公尺處可能達4℃且較濕又多動物活動,所以有較多含有腐植質的土壤。在南極大陸上,有些土壤是在地表之下永遠結凍的,名為「永凍土(Permafrost)」。

礦藏


由於南極大陸的礦脈被深埋在冰帽之下,只有少數的蘊藏被發現,初步估計有500億桶石油,還有煤,銅,鐵,鈾,鈽及儲藏其他貴金屬。在南極半島北端之詹姆士羅斯島(James Ross),有石油氣蘊藏,東南極大陸的查爾斯王子山脈(Princess Charles),有初級之鐵礦,而南極縱貫山脈可能有世界最大量的初級煤礦蘊藏,在杜福克山群(Dufek Massif),發現鈽及鎘。東南極大陸。
南極縱貫山脈將南極大陸分隔成兩部份:東南極大陸(East Antarctica)或稱大南極大陸(Greater Antarctica),和西南極大陸(West Antarctica)或稱小南極大陸(Lesser Antarctica)。東南極大陸之岩石屬古地質代之結晶岩,其較堅硬而無化石,年齡至少有30億年,而已知在恩得比領地一帶有南極大陸最古老的岩石-39.3億年,他們與澳洲西部已知地球最古老之43億年的岩石接近。東南極大陸之岩層的平均高度接近海平面。

面積


南極大陸面積1,366萬1,000平方公里,約佔世界陸地面積的10%。約為澳洲的1.8倍,美國的1.5倍或台灣的380倍,為世界第五大陸塊。南極大陸像大黃貂魚而大致呈圓型狀,其直徑約為4,500公里。它亦是最為偏遠的大陸,離最近的南美洲約有1,000公里,而與紐西蘭,澳洲之塔斯馬尼亞島及南非洲分別約有2,500,2,720及3,800公里之距離。南極大陸之平均海拔為2,300公尺,是最高的大陸,與北美洲的720公尺及澳洲的340公尺高出很多,南極縱貫山脈有多座超過4,000公尺高的山峰。

相關報道


南極半島某處冰層融化殆盡 加拿大科研人員一項基於地質模型的最新研究顯示,如果全球氣溫升高導致南極西部冰蓋完全融化,美國華盛頓特區將被淹沒。南極冰蓋融化造成的影響比此前預期還要嚴重。研究報告發起者,多倫多大學加拿大高級研究所教授傑里·米特羅維察說: “南極西部冰蓋四周有一圈冰架,起著穩定冰蓋的作用。這圈冰架對氣候變化十分敏感,一旦遭到破壞,那麼南極西部冰蓋將更有可能融化崩塌。”政府間氣候變化問題研究小組2007年發布的一篇報告稱,一旦南極西部冰蓋全部融化,將導致全球海平面平均升高5米。米特羅維察和同事指出,這一預測過於簡單,由於海平面的升高受地心引力和地球自轉的影響,因此,全球範圍內其升高的程度不完全一樣。科學家擔心,按照現在全球變暖的趨勢,南極西部冰蓋將會在未來幾個世紀乃至幾十年中,部分融化甚至完全融化。“如果南極西部冰蓋完全融化,所有過程產生的後果將是,許多沿海地區海平面上升幅度比先前預測要高出最多25%,達到6至7米,”米特羅維察說, “尤其對華盛頓特區、紐約、加利福尼亞沿海地區這些人口高度稠密的地區帶來嚴重影響。”海平面升高6米將意味著:美國首都華盛頓特區將被海水淹沒。儘管華盛頓地區的海岸線並不長,但它的地勢十分低洼。此外,南弗羅里達州和路易斯安那州南部也將被海水淹沒。(
南極半島某處冰層融化殆盡 加拿大科研人員一項基於地質模型的最新研究顯示,如果全球氣溫升高導致南極西部冰蓋完全融化,美國華盛頓特區將被淹沒。南極冰蓋融化造成的影響比此前預期還要嚴重。研究報告發起者,多倫多大學加拿大高級研究所教授傑里·米特羅維察說: “南極西部冰蓋四周有一圈冰架,起著穩定冰蓋的作用。這圈冰架對氣候變化十分敏感,一旦遭到破壞,那麼南極西部冰蓋將更有可能融化崩塌。”政府間氣候變化問題研究小組2007年發布的一篇報告稱,一旦南極西部冰蓋全部融化,將導致全球海平面平均升高5米。米特羅維察和同事指出,這一預測過於簡單,由於海平面的升高受地心引力和地球自轉的影響,因此,全球範圍內其升高的程度不完全一樣。科學家擔心,按照現在全球變暖的趨勢,南極西部冰蓋將會在未來幾個世紀乃至幾十年中,部分融化甚至完全融化。“如果南極西部冰蓋完全融化,所有過程產生的後果將是,許多沿海地區海平面上升幅度比先前預測要高出最多25%,達到6至7米,”米特羅維察說, “尤其對華盛頓特區、紐約、加利福尼亞沿海地區這些人口高度稠密的地區帶來嚴重影響。”海平面升高6米將意味著:美國首都華盛頓特區將被海水淹沒。儘管華盛頓地區的海岸線並不長,但它的地勢十分低洼。此外,南弗羅里達州和路易斯安那州南部也將被海水淹沒。(
南極半島某處冰層融化殆盡。
加拿大科研人員一項基於地質模型的最新研究顯示,如果全球氣溫升高導致南極西部冰蓋完全融化,美國華盛頓特區將被淹沒。南極冰蓋融化造成的影響比此前預期還要嚴重。
研究報告發起者,多倫多大學加拿大高級研究所教授傑里·米特羅維察說:“南極西部冰蓋四周有一圈冰架,起著穩定冰蓋的作用。這圈冰架對氣候變化十分敏感,一旦遭到破壞,那麼南極西部冰蓋將更有可能融化崩塌。”
政府間氣候變化問題研究小組2007年發布的一篇報告稱,一旦南極西部冰蓋全部融化,將導致全球海平面平均升高5米。米特羅維察和同事指出,這一預測過於簡單,由於海平面的升高受地心引力和地球自轉的影響,因此,全球範圍內其升高的程度不完全一樣。
科學家擔心,按照現在全球變暖的趨勢,南極西部冰蓋將會在未來幾個世紀乃至幾十年中,部分融化甚至完全融化。
“如果南極西部冰蓋完全融化,所有過程產生的後果將是,許多沿海地區海平面上升幅度比先前預測要高出最多25%,達到6至7米,”米特羅維察說,“尤其對華盛頓特區、紐約、加利福尼亞沿海地區這些人口高度稠密的地區帶來嚴重影響。”
海平面升高6米將意味著:美國首都華盛頓特區將被海水淹沒。儘管華盛頓地區的海岸線並不長,但它的地勢十分低洼。此外,南弗羅里達州和路易斯安那州南部也將被海水淹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