箭袖
漢語詞語
箭袖,漢語詞語,拼音是jiàn xiù,起源於北方民族的服飾。該詞語由清後期產生,古稱為窄袖。北方民族服飾以箭袖居多,且寒冷地區的袖緣大多寬厚。寬厚袖緣容易上翻,便於騎射和勞作,把袖緣放下可以保暖。明代北方地區的出行佣中亦有此表現。因為袖口窄小,無論從事什麼工作都頗為方便,也易於保暖。所以,千百年後,從軍服,官服到百姓常服,箭袖廣為流傳,成為漢服的一種袖制。所以,寬硬袖緣並非滿族特有,箭袖和馬蹄袖是需要區別開來的。這個詞語在《紅樓夢》第十五回中出現過。
箭袖 jiàn xiù
箭袖
《紅樓夢》第十五回:“見 寶玉 戴著束髮銀冠,勒著雙龍出海抹額,穿著白蟒箭袖,圍著攢珠銀帶。”《花月痕》第四二回:“有個垂髻女子,上身穿件箭袖對襟,魚鱗文金黃色的短襖,下系綠色兩片馬裙。”參見“箭衣”。
明 葉紹袁 《痛史·啟禎記聞錄》:“撫按有司申飭,衣帽有不能備營帽箭衣者,許令黑帽綴以紅纓,常服改為箭袖。”《儒林外史》第十二回:“內中走出一個人來,頭帶一頂武士巾,身穿一件青絹箭衣。”清 洪升 《長生殿·賄權》:“浄扮 安祿山 箭衣氊帽上。”《中國歌謠資料·滬諺外編·山歌》:“前 清 時代,箭衣裝起皮髚袖,蒙茸細毛都濕透,淋漓盡致,無伸無縮,出門口,自家不規矩,惡作劇一場,只悶受。”
徠箭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