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軍

武漢畫院副院長

冷軍,男。1963年生於四川。1984年畢業於武漢師範學院漢口分院藝術系。現任武漢畫院副院長,國家一級美術師。在2007年9月22日下午閉幕的湖北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第八次代表大會,冷軍當選為省文聯副主席。

其作品多次參加國內外大展,數次獲全國美展大獎,聲名海內外,是近年來大陸非常有影響的青年美術家

2021年,胡潤研究院發布《2021胡潤中國藝術榜》,冷軍排名第78位。

大事件

1963

出生

1963年生於四川

1993

中國油畫年展銀獎

1993年作品“網—關於網的設計”獲’93中國油畫年展銀獎;

中國油畫年展銀獎
1995

中國油畫年展金獎

1995年作品《世紀風景》之二獲95’中國油畫年展金獎。

中國油畫年展金獎
1999

全國美術作品展金獎

1999年作品《五角星》獲第九屆全國美術作品展金獎,同時獲日中友好會館大獎。

全國美術作品展金獎
2009-12

個人作品巡迴展,取得空前反響

2009年12月由北京市宇華畫廊(富頓畫廊)主辦,成功在中國美術館舉行個人作品巡迴展,取得了空前反響,引起國內“油畫寫實熱”。

人物經歷


教育經歷

1984年畢業於武漢師範學院漢口分院藝術系。

工作經歷

油畫家冷軍是中國當代超寫實主義油畫的領軍人物。
現任武漢畫院院長。
是中國當代超寫實主義油畫的最具代表性的畫家。

獲得榮譽


具體獎項
1993年作品《關於網的設計》獲93中國油畫年展銀獎。
1994年作品《文物-新產品設計》獲第二屆中國油畫展藝術作品獎,並參加中國油畫百年展。
1995年作品《世紀風景之二》獲’95第三屆中國油畫年展金獎。
1999年作品《五角星》獲第九屆全國美展金獎。
2001年開始製作石版畫,作品《突變-有刺的剪刀》獲首屆中國小油畫大展優秀作品獎。
1991年作品《馬燈的故事》獲建黨七十周年全國美術展銅獎。
1992年作品《捆著的亞麻布》獲中國廣州藝術雙年展優秀獎。
1993年作品“網—關於網的設計”獲’93中國油畫年展銀獎
1994年作品《網一關於網的設計》獲第二屆中國油畫展藝術作品獎。
1995年作品《世紀風景》之二獲95’中國油畫年展金獎。
1996年作品《世紀風景》之三應邀參加首屆中國油畫學會展。
1999年作品《五角星》獲第九屆全國美術作品展金獎,同時獲日中友好會館大獎。
2000年參加“1979—1999世紀之門邀請展”,並在深圳美術館舉辦個展
2001年開始製作石版畫,作品《突變一有刺的湯匙》獲首屆中國小油畫大展優秀作品獎
2002年作品“工具箱”等六幅系列參加中國油畫三年展。作品多為國內外藝術機構及私人收藏
2007年 油畫《肖像之相——小羅》獲全國第四屆畫院展畫院獎
2008年參與中國寫實畫派大型賑災義拍《熱血5月.2008》巨幅油畫創作
2009年12月由北京市宇華畫廊(富頓畫廊)主辦,成功在中國美術館舉行個人作品巡迴展,取得了空前反響,引起國內“油畫寫實熱”。
2012年10月27日,在北京美麗道藝術機構,成功舉辦“限制·自由”超寫實油畫個展,無論是作品質量還是展覽規模,都堪稱豪華。
2020年11月,入選2020年度畫家100人名單
2020年12月18日,胡潤研究院發布《2020上海國拍·胡潤全球藝術榜》,冷軍以總成交額11,913(萬元人民幣)排名第32位。
2021年,胡潤研究院發布《2021胡潤中國藝術榜》,冷軍排名第78位。
圖片
圖片

主要成就


冷軍以其超級寫實主義風格,在中國畫壇獨樹一幟。其作品的最大特點就是極端寫實。他的作品畫面絲毫畢現,形象精緻入微。同時,由於對當代題材與內容的切入,可以給觀者精神上也形成全面的張力,心靈受到震顫。冷軍的"寫生"被作為是保證畫面信息來源的生動性、豐富性和可靠性以及激發行動的表現方式,在作畫時他往往要逼近對象,掃描式的尋找、體會每個所需要的細節,局部深入,整體觀照,力求畫面充分,細節與整體效果的完美統一。
冷軍的作品可以讓觀賞者感受到一種驚心動魄的力量。
透過層層油彩,冷軍帶給觀賞者的是沉默、冷峻和深刻———“干惟畫肉不畫骨,忍使驊騮氣凋喪”,杜甫曾在詩句中寫出,好的作品要有風骨,要“有神”。而冷軍用普通的畫筆,把顏料和思想混合,在畫布上汪洋恣肆地展示出他對繪畫的理解。在他手下,畫筆有靈魂,作品有風骨。
在架上油畫遭到強烈質疑,寫實主義備受冷遇的當代畫壇,冷軍卻以其超級寫實主義風格,在中國畫壇獨樹一幟,是中國當代超寫實主義油畫的領軍人物。所有的觀者都會對他纖毫畢現、精細入微的畫面嘆為觀止。
用手畫與用腦畫
由於種種原因,冷軍少年時,很長時間也是在大腦里繪畫。冷軍不像其他孩子從小就開始專門學習畫畫,他小時候沒有經過正規的繪畫訓練。他最深的記憶是,由於喜歡畫畫,上小學時鄰居為他找了個老師。這名老師給了他一些畫冊讓他臨摹。“現在想起來,那時候的臨摹讓觀賞者受益匪淺,基本功也是在那時得到了鍛煉”,冷軍說,寫生、靜物這些繪畫的“必修課”沒有上,或許這也是以後繪畫不拘一格的原因。
家住新華電影院附近,他就向電影海報學習。因為膽子小不敢當眾畫,他看幾眼記在心裡,然後跑回家畫出來,再看幾眼,回家繼續畫。為了摹寫美術廠的一幅國畫老虎,他每周步行去一次,看了就拚命記在心裡,回家再畫。覺得畫的不像了再去看。回憶起少年時代,冷軍有一種感覺,自己畫的不是很多,但腦子裡總是想著如何畫,因此畫出來的東西,每張都有進步。
讓作品說話
冷軍的油畫作品,以其獨到的構思結合非凡的藝術技巧在畫壇獨樹一幟。他用作品強烈表達著他作為一個人,對這個世界的態度和看法。1993年到1996年,他創作了大量的帶有主題性和價值傾向的畫作。韓國一座百貨大樓倒塌后,冷軍有感而作《世紀風景之三》。在畫中,稚弱的兒童玩具被一片工業瓦礫包圍,表現了人在工業社會的弱小和無助。用注射器、手術刀、舊床單等,在病床上拼出世界地圖的模樣,這是《世紀風景之四》的內容。冷軍想說的是,文明世界逐漸被艾滋病等送上了病榻。冷軍作畫不單靠畫筆。他在作畫之前,要首先製作實物。報廢的發動機、大塊的水泥、電焊槍、老虎鉗,這些甚至比畫筆還要重要。這在傳統繪畫手法中無從尋找。冷軍笑談,不擇手段是自己技術的法寶,凡是適合表現的,都可以為我所用。
不能複製的追求
2001年,冷軍個人畫展在深圳美術館展出時,受到一位身為美術老師觀眾的投訴:“畫家把畫拍成照片來展覽,畫展成了攝影展,作為觀賞者感覺受了欺騙!”聽說此事,冷軍哈哈大笑:“做藝術是件很自由的事,他們有說的自由,我有做的自由。”原來,這是他採用複印技術發明的一種另類藝術,評論家彭德稱之為“異型繪畫”。冷軍在作畫前先把實物用焊槍等進行加工,然後用複印機複印出來,再對著實物近距離寫生,看上去比黑白照片要更有精神上的張力,並融行為、設計、精神內涵於一體。他創造性地將複印機引入繪畫,被業內人士評價為“具有開創性,具有藝術史上的斷代價值”。採用複印技術的冷軍,在藝術追求上沒有複製過去。從最初的《大柿子》等靜物寫生,到《五角星》等超寫實主義作品,最後到《鋸子》等複印畫,他在不斷尋找新的台階。 1993年他的作品《文物——新產品設計》問世后,就有人斷言,這是冷軍的代表作。1995年,冷軍創作了《世紀風景之二》后,又有人說冷軍已經到了巔峰。科學求真,藝術求美,冷軍嚮往內在的寧靜,他始終堅信的是:只有走得正,才能一步步靠近藝術殿堂。
冷軍的作品以其獨到的構思結合非凡的藝術技巧在當今中國畫壇獨樹一幟,其作品的最大特點就是極端寫實。
而畫面中"圖式"的運用也有其獨到的見解。他在文章《自圓其說》中有這樣一段文字:"對於圖式中'簡化'原則的使用則有意迴避了古典寫實繪畫因炫耀技巧而大量堆砌物象的矯飾主義手法。使用'減少'了內容的畫面因單純而更顯強烈,並且'極少'的方法所傳達出的古典至善的理念更能有效的表現出對事物'存在'的虔誠意向和古典主義中'至尊至上'的美學理想,不僅如此,因'減少'還剔除了大量與美學無關的內容,使畫面更加純潔,更加神聖…
冷軍的油畫空間感很強。
《蒙娜麗莎-關於微笑的設計》
蒙娜麗莎——關於微笑的設計
蒙娜麗莎——關於微笑的設計
冷軍的素描作品《蒙娜麗莎-關於微笑的設計》(石版素描)此件作品將達·芬奇著名的《蒙娜麗莎》解構、重組、賦予其全新的意義,用其精湛的寫實技巧描繪出一位身著毛衣、抱胸微笑的東方女子,她的每一根髮絲、衣服毛線上的每一個交叉都得到精心的刻畫。
中國藝術品網2006年11月19日報道:2006上海藝博會上中國武漢畫院展出的冷軍一幅《蒙娜麗莎-關於微笑設計》石板畫作品,其筆下的物象釘是釘鉚是鉚,纖毫畢現,精緻入微,其視覺的“真實感”比照相毫不遜色,衣服的肌理質感刻畫得栩栩如生,深深吸引了人們的眼球。
中國寫實油畫發展的黃金時期是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當時湧現了一大批優秀的寫實油畫作品,如羅中立的《父親》、陳丹青的《西藏組畫》、何多苓的《春風已經蘇醒》等作品成為那個時期的標誌。後來陳逸飛、艾軒、楊飛雲、王沂東等人共同成立了“中國寫實畫派”,這標誌著中國寫實油畫以群體的實力形式亮相給世界和中國繪畫界。艾軒說:“中國現在最高水準的寫實主義繪畫絕對走在世界的最前列……很多西方人到中國來對中國的寫實主義繪畫都驚訝不已,他們想像不出在古老的東方會有人把西方的藝術推向極致。”
局部
局部
看了冷軍許多超寫實主義的繪畫作品之後,觀賞者身邊畫畫的朋友多次和觀賞者說過,冷軍的寫實作品要比楊飛雲,陳丹青,艾軒,何多苓的作品還細膩。而且,觀賞者也體會到了,他的作品已經達到了“細而不膩,逼真而又非真”的地步。甚至平行了歐洲古典大師級的繪畫水平。這幅畫真有“宛如活生生的真人一般,她似乎就要在觀賞者眼前改變姿勢。每次回頭再去看她時,都有那麼一點點不同……”這也是優秀的藝術作品應該具有的效果。直到欣賞到《肖像之相——小唐》,能感覺到他的超寫實繪畫達到了一個新的、理想的高度。
站在這幅作品前,能感覺到一種驚心動魄的力量。它牽扯著你讓人無法呼吸。此時,藝術與觀者的互動交流達到了完美的境地。透過層層油彩,帶給觀賞者的是沉默、冷峻和深刻的思考。 《小唐》這幅畫,同樣也是冷軍對現實作出的反應。他說:“在滿世界都是那些怪異的、暴力的、色情的畫面充斥的今天,人們很少能真正看到一些優雅、健康、深刻而審美的好作品,觀賞者現在有一種強烈的願望,想畫些可讀、可看的,具有傳統審美價值的作品。”
《肖像之相——小唐》的人物,是清純甜美無邪的,像西方教堂里的童女那樣純潔,她的形象和當下物慾橫流的社會似乎有著鮮明的對比。少女那純樸甜美迷人的形象,就像生活中的鄰家少女一樣。她的肌膚髮著光澤,卻又濕潤。眼睛是那樣的水靈晶瑩,以極細緻的線條勾勒出來的秀髮黢黑而濃密,襯托出純真、甜美、細膩的粉紅色臉龐。嘴唇上自然的紅色與臉部膚色十分地和諧,就跟真的皮膚一樣,已經完全看不出繪畫手段的痕迹,似乎是高精度地放大照片,但又是實實在在用手工用顏料繪製出來的,真正達到了“細膩而不膩,逼真而非真”的大師水準。
作品賞析
葡萄
葡萄
葡萄
布面油畫:32.5×26cm
介紹:《葡萄》是畫家寫實風格的代表。逼近對象,空間邃遠,細詳精巧,局部深入,整體統觀,畫面充分,就連作以陪襯的鐵皮,斑斑銹跡絲毫沒有懈怠,葡萄質感─晶瑩而又剔透,這些都顯示了畫面細詳與整體效果的完美統一,並充分展示出畫家寫實的功力。
破損石膏像
破碎的石膏像
破碎的石膏像
布面油畫:73×90cm
簽名:冷軍92
出版:《名家精品——冷軍超寫實繪畫》(四川美術出版社,1998年版)
襁褓
油畫畫布:41.8×30cm
介紹:這幅《襁褓》初看似乎是一幅黑白照片,而對象是一些碎布條、舊獎章、鉛筆頭、小鑰匙、從“史努比”漫畫書撕下的碎紙片以及他這組作品中經常會出現的釘子和螺母等等。冷軍首先將物品通過複印機複印成平面初稿,最後用丙烯顏料進行深化與改造,達到每個細節都極端寫實的地步,同時又保留一定程度的機械複製感。這堆已經失去實用價值的人工製品被擺成了一個近似十字架的構圖,以一種冷雋的深不可測的姿態面對著觀者。
五角星
冷軍1999年作
油畫畫布:130×130cm
小羅
小唐
小唐
介紹:2007年,冷軍用了一年多的時間,畫了一幅震驚中國美術史的肖像畫《小羅》 ,這幅作品在文化部 主辦的第四屆全國畫院優秀作品展覽中獲得畫院獎。該作品真正達到了“細膩而不膩,逼真而非真”的大師水準。
冷軍1991年11月作椅子上的柿子
冷軍1991年11月作椅子上的柿子
冷軍
冷軍

社會活動


公益活動

主要藝術創作及活動年表:2000年參加“1979-1999世紀之門邀請展”,並在深圳美術館舉辦個展。2002年作品《工具箱》等六幅系列參加中國油畫三年展。作品多為國內外藝術機構及私人收藏。
2009年5月 成為北京市宇華畫廊(富頓畫廊)正式簽約畫家;終身藝術顧問。
2012年,在湖北省文聯第九次文代會上當選湖北省文聯副主席。
2013年,“行者無疆—冷軍中國畫”巡展在漢啟動。
2013年“限制·自由—冷軍油畫作品展”於1月19日至3月19日春節期間在海南美麗道藝術中心舉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