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步主義

18-19世紀美國盛行的社會哲學

進步主義(Progressivism)是指在18-19世紀美國盛行的一種社會哲學。進步主義是一種在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從北美開始的政治運動和意識形態,此意識形態屬於中間偏左,但不是所有中間偏左派皆是進步主義的支持者。進步主義者們支持在混合經濟的架構下勞動人權和社會正義的持續進步,他們也是福利國家和反托拉斯法最早的擁護者之一。進步主義來源於美國社會對工業化帶來的問題的種種反思。這些問題包括:腐敗的政治;大財團壟斷下不自由的市場;貧富差距的不斷加大。這種情況下,人們迫切要求變革。

簡介


西奧多.羅斯福
西奧多.羅斯福
文學中的進步思潮,開始於20年代末,盛行於30年代和40年代前半期。由於民族獨立鬥爭 中工人運動的高漲,無產階級及其政黨作為獨立的政治力量出現,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的成功以及馬列主義的傳播,不少作家和詩人受到影響,創作了帶進步色彩的作品。1936年在穆爾克·拉吉·安納德和薩加德·查希爾等人的發起下成立了印度進步作家協會,他們主張文學的使命在於爭取民族獨立和改造社會,批評為藝術而藝術的理論,倡導現實主義的創作方法。進步文學在詩歌方面的代表作是蘇米特拉南登·本德的《時代之聲》(1939),在小說方面是耶謝巴爾的《達達同志》(1941)和《叛國者》(1943),在理論方面是西沃丹·辛赫·覺杭的《論進步文學》和《文學概論》。 50、60年代,進步作品仍不斷湧現。70年代中期,很多作家又組成了全印進步作家總會,各大、中城市和各語言地區成立分會,組織作家開展創作活動。

主要內容


民主的政治

觀點:政府有義務傾聽民眾的意見並予以回應。
措施:賦予公民投票決定法規是否有效的權利;賦予公民建議州政府立法的權利(提案權);黨內總統候選人須由選民選舉產生而非黨內自行決定;參議員須由選民選舉產生而不是由州政府指派(已編入美國憲法第17條修正案);賦予公民進行公決以廢除現行法律的權利;賦予公民投票罷免政府官員的權利;等。高效的政府
觀點:冗繁的政府不利於施政並引起腐敗。
措施:裁減多餘政府部門;決策集中化(廢除州以下級別的議會,設立單一首腦)
限制大財團及暴富者對市場的壟斷
觀點:壟斷組織對小經營者的排擠不利於經濟發展,其對勞動者的壓榨造成了嚴重的社會問題。
措施:通過行政及法律手段限制壟斷組織。

公義

觀點:應當幫助弱者,對於貧窮者應予以救濟。
措施:社工體制的設立;為流浪者設立收容所;禁止童工;保證工人權利,包括工人保險、最低工資和工人保險等。

歷史


美國:進步主義者曾主宰美國1890-1920年代的政治中間派。在20世紀初期的時候,進步主義者們在努力改革美國的政治程序,他們導入總統初選制和無黨派選舉制,成功降低政治角頭的勢力,他們披露腐敗並建立公共管理制度管理對公共資源的壟斷事業,像水利和瓦斯工程等,他們是兒童勞工法、公共教育和婦女投票權制度的改革和制定的驅動力量,他們的貢獻幫助了1913年美國第17憲法修正案(參議員直選制)和1920年美國第19憲法修正案(婦女聯邦選舉投票權)的撰寫和批准,他們追求公共運輸的改善,並施壓使政府提高財產稅使得以有更多錢花在學校、公園和其他公共設施上,他們的努力方向通常是州級的改變。美國過去曾經在三個不同時機場合成立進步主義的政黨,第一個是1912年成立的進步黨,它是美國近代史上最成功的第三政黨,另外兩個是1924年成立的進步黨和1948年成立的進步黨,這兩個就沒有那麼成功。
羅斯福新政到20世紀60年代,美國進步主義運動大多包含在現代美國自由主義之下,但從1960年代過後起,進步主義者開始越來越不喜歡自由主義者的運動方向和民主黨的領導階層,雖然一方面他們認同很多新左派關心的議題,如環境保護等,但另一方面他們仍然維持對原進步主義議題的承諾,如勞動人權這些自由主義者越來越沒興趣的議題,最終,進步主義者也開始擁護完全不同的意見如選舉改革(包括比例代表制)和競選資金透明化等。
很多進步主義者因為對比爾·柯林頓政府感到不滿而開始尋求成立自己的政治組織,今日一個突出例子是佛蒙特進步黨(VermontProgressiveParty)。

運動


1900年~1917年間美國所發生的政治、經濟和社會改革運動統稱進步運動。
好像還被稱為“扒糞運動”,主要是一些報紙或雜誌記者揭露美國社會的黑暗面,把污穢的東西展現在世人大眾面前。洛克菲勒的石油公司就是在這場運動中被裁定壟斷違法,而被拆分為幾個相對較小的公司的。
在前段時間播出的《大國崛起》系列紀錄片中,美國專題就專門提到這一點,主要還是 社會經濟制度的改革。
進步主義運動在各個領域同時展開。
在新聞界和文化界湧起了許多揭露社會黑暗面的現實主義作品,這些批判現實主義作家在當時被稱作揭醜者(muckrackers)。
政治領域出現了許多進步主義的政治家,包括數屆總統:西奧多·羅斯福、塔虎脫、伍德羅·威爾遜
西奧多·羅斯福曾組建美國進步黨並以進步黨候選人的名義參與1912年競選。
進步主義運動從1890年持續到1920年。

自由主義

目前,特別是在美國,進步主義和自由主義兩者經常被交互使用,雖然確實現代美國自由主義和進步主義擁護的議題有許多相同,不過他們擁護的理由不同,兩者間最基本的不同在哲學上,有關他們的道德規範和最終目的。自由主義歸根結底是建基在自然權利上,而且相信政府和社會形成的唯一目的就是要保護這些權利,雖然不同學派的自由主義常強烈爭論這些自然權利到底是什麼,但所有的自由主義者都能同意,他們最終的政治目標就是要建立一個能完全尊重他們所列出的權利的社會(政府形態)。
與之對照,進步主義則是功利主義,進步主義者的判斷方式不是依那種社會或政府形態比較完美,而是看這些社會或政府形態的運作情況,看它們是否能有效讓人民感到快樂。此外,不同於自由主義和很多其他意識形態,進步主義完全沒有怎樣才是完美社會的概念。進步主義者希望能繞過鬥爭來達成他們的目標,他們預想見到的是持續不斷的進步且沒有特定的終點。
羅斯福新政
羅斯福新政
現代美國自由主義和進步主義常會讓人搞混是因為他們目前擁護的是類似的政策(例如戰爭是最後的手段等),但這可能只是暫時是這樣,已經開始有不同的呼聲(再)出現。進步主義者通常比較注重經濟面向的議題,他們擁護所得重分配,他們反對公司企業的影響力擴大,他們支持勞工組織和工會,他們希望導入最低生活工資制度,他們希望建立全民健保,而自由主義者通常比較注重文化和社會議題,如公民權利、隱私權和環境保護論等。自由主義者比較可能會支持民主黨,進步主義者比較對兩黨制度覺得灰心,因此他們較傾向將票投給第三政黨。

保守主義

雖然進步主義的名稱暗示此意識形態的擁護者所支持的政策是一種進步,不過因為不同群體的人對進步會有不同看法,所以並不是所有人都同意進步主義者所提倡的是真正的進步。
進步主義的主要對手是保守主義和自由意志主義
保守主義,按照定義是,擁護傳統和社會安定,他們對“進步”和社會改變(任何方向)抱持懷疑態度,他們相信最好能保持已經從過去證明穩定的社會狀況。

自由意志主義

另一方面自由意志主義擁護的是自己的一套的社會改變,這些改變在很多方面和進步主義的改變相衝突,因此自由意志主義者主張他們才是真正進步的提倡者,對此觀點一位值得注意的支持者是布林克·林塞(BrinkLindsey),美國卡托研究所的經濟學家。林塞相信,雖然自稱推動進步,但美國自由主義者和社會民主主義者導致了一種他所稱退步的經濟趨勢。身為一位自由意志主義者,林塞傾向自由市場資本主義,他相信進步主義者的經濟政策(例如最低工資、薪資稅、大多數的社會保障制度和貿易壁壘等)提升了窮人和無技能者的失業率,也增加了全體社會成員的負擔。進步主義者反擊說自由市場資本主義可能是一種退步示範,因為其負面社會效應,為了提升企業效率導致拒絕或減低勞工制度的改善,還有自由市場資本主義常與公平貿易發生衝突的事實,和在勞動人權方面和在國際關係與經濟方面社會正義的問題。進步主義者更進一步主張自由意志主義者如林賽等人所擁護的政策會形成嚴重的貧窮問題,擴大有錢人和窮人之間的差距,並使已經有錢的人獲得過分高的財富和權力。

社會主義

社會主義(用精確或激進的定義)的目標是建立一個與目前多數國家的狀況從根本上完全不 同的社會,雖然社會主義內有許多對怎樣才是完美社會主義社會持不同看法的學派。一些社會主義的概括觀念是:“希望消滅資本主義、將生產工具的擁有權交給公眾、希望實現非常高的經濟和政治權力的平等、主張資本主義者在剝削工人階級、希望工人們在從資本主義轉型成社會主義的過程中起絕大作用,不管是用無產階級革命或是大罷工,或是全體一起投給社會主義政黨。”
相對的,進步主義的目標是逐漸式的社會改變,進步主義者與社會主義者一樣關心社會平等,但他們不希望到像社會主義者的那種地步,當社會主義者擁護計劃經濟時,進步主義者支持混合經濟這種同時有公眾和私人擁有的公司的體制,最重要的,進步主義者並不期待工人階級必須在社會轉型過程中起到壓倒性的作用,且他們全然反對任何的激進革命。
進步主義的思想與社會民主主義有部份重疊,社會民主主義是社會主義里的一個漸漸向中間路線靠攏的分支,美國進步主義者有時候會和歐洲社會民主主義者支持同樣的政策。進步主義和這裡描述的社會主義經常是關係緊張,進步主義者指責社會主義者太過激進,認為社會主義者不該採用或是全有或是全無的政治態度,並指控他們造成危險的社會動蕩。社會主義者指 責進步主義者太過溫和,認為進步主義者與現有的政府達成過多妥協,且對重大改變太過膽小,社會主義者還主張進步主義者和自由主義者實際上導致資本主義存在的延長,認為他們提供工人階級在生活上一些小和瑣碎的改善,只改善到足以讓工人們對革命無動於衷的程度。
一個可以看出兩者緊張關係的例子是西奧多·羅斯福(TheodoreRoosevelt)成立的進步黨和尤金‧德布斯(EugeneV.Debs)成立的美國社會黨。
帝國主義

積極主義

布林克·林塞
布林克·林塞
進步主義的基調是強調平等、關注弱勢群體、反對弱肉強食,那麼合乎邏輯的應該是 在世界上同情弱小民族,反對帝國主義。但這個時期美國開始向外擴張,為“二戰”后的稱霸全球從理論到實踐奠定基礎。對內改革,對外擴張,仔細分析,並不矛盾。進步主義的改革有一個薄弱環節,就是種族問題。進步主義思潮的產生與內戰之前的反對蓄奴運動有某種淵源,但這只是一部分。到20世紀初,許多主流改革派多為白人精英,或者本人就有種族優越感,或者知難而退,迴避種族問題。他們強調經濟平等,但多數不關心種族平等,無視當時尖銳的種族隔離問題和黑人的處境。

主義教育


美國自由女神像
美國自由女神像
進步主義教育是20世紀上半期盛行於美國的一種教育哲學思潮,對當時的美國學校教育產生相當大的影響。起源自反對傳統教育的形式主義。因為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的美國教育仍沿襲歐洲的傳統教育,強調嚴格訓練,注重記憶,學生處於被動學習的地位,被稱為進步教育之父的帕克爾(FrancisWaylandParker,1837-1902)受歐洲自然主義思想影響,1870年代首先引進新教學方法的實驗,提出「教育要使學校適應兒童,而不是使兒童適應學校的」的原則。20世紀初杜威(J.Dewey,1859-1952)將其實用主義(Pragmatism)哲學運用於教 育領域,其實驗和理論更壯大了進步主義的聲勢,甚至遠播至中國。1910至1920年代,美國建立了許多新學校,許多舊學校也加入進步主義的陣營。都市地區的學校更廣泛地採用活動課程、核心課程與設計教學法。這些學校的特色是兒童本位、較寬容的訓導、男女合校、課程實驗,不重視學業與考試,鼓勵藝術與手工學習。1919年進步教育學會成立,1930年代達到全盛時期。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人們逐漸意識到進步主義的教育並不能提高知識水平,進步主義教育運動遂漸次衰退,1955年進步教育協會解散,宣告了這個時代的結束;但是進步主義的思想至今對美國教育仍有影響。
杜威曾對流行半個世紀的進步主義教育運動的成敗有所評價,也認為該思潮最大的成就是改變了課堂生活的氣氛,對兒童的需要有了更多的認識,師生關係更為民主化,但是進步主義教育的弱點,則在知識性教材的選擇與組織方面,有待大力改善。

評價


進步主義是美國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局部調整。進步主義思想對美國乃至世界都有廣泛影響,塑造了美國近代的政治經濟體制。其中的一些思想在羅斯福新政中亦有所體現。有人認為進步主義是一種溫和的社會主義。這不一定正確,但是其宗旨確實被歐美民主國家的社會主義黨派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