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併生殖器皰疹
妊娠合併生殖器皰疹
妊娠合併生殖器皰疹是指女性妊娠期發生的生殖器皰疹,生殖器皰疹是單純皰疹病毒引起的性傳播疾病。生殖器皰疹是單純皰疹病毒(HSV)感染引起的,主要是通過性接觸感染。單主要表現為外陰疼痛、潰瘍,皮膚皰疹。主要用抗病毒藥物阿昔洛韋治療。研究表明孕婦使用阿昔洛韋是安全的。孕婦於妊娠20周前患生殖器皰疹,可以感染胎兒,可造成流產。通過積極治療,一般可以控制,但很難治癒。
● 產科、婦產科、皮膚性病科
● 妊娠合併生殖器皰疹主要由於單純皰疹病毒(HSV)引起。HSV分為Ⅰ、Ⅱ兩型。Ⅰ型稱口型或上半身型,非性傳播,佔10%,主要引起上半身皮膚、口腔黏膜或器官感染,但很少感染胎兒。Ⅱ型稱生殖器型,佔90%,主要引起生殖器、肛門及腰以下皮膚皰疹,主要是通過性接觸傳播。
● 妊娠合併生殖器皰疹可分為初感染的急性型、再活化的誘髮型,其表現不同。
● 初感染的急性型
● ● 主要通過性交傳播。突然發病,自覺外陰劇痛,甚至影響排尿和走路。檢查見外陰多發性、左右對稱的表淺潰瘍,周表皮形成皰疹,病灶乾燥、結痂,痊癒后不留瘢痕或硬結。
● 再活化的誘髮型
● ● 孕婦於妊娠前經常出現外陰複發性皰疹,也有於妊娠初期出現皰疹的病例,均屬於已感染單純皰疹病毒並潛伏於體內,因妊娠再活化而誘發。常見外陰有2~3個潰瘍或水皰。
● 妊娠合併生殖器皰疹的確診可以通過體格檢查及實驗室檢查進行診斷。
● 通過該項檢查,可以對本病做出初步的診斷。
● 病毒培養
● ● 取皮損處標本行病毒培養、分型和藥物敏感試驗,對本病診斷有輔助作用。
● 抗原檢測
● ● 用直接免疫熒光試驗或酶聯免疫試驗檢測皮損標本中HSV抗原,是臨床常用的快速診斷方法。
● 核酸擴增試驗
● ● 檢測皮損標本中HSV DNA,可提高診斷的敏感性並可進行分型。
● 血清學檢測
● ● 用ELISA檢測孕婦血清及新生兒臍血清中特異HSV IgG、IgM,區分原發性和複發性生殖器皰疹,臍血中HSV IgM陽性,提示宮內感染。
● 醫生可通過癥狀、體格檢查、實驗室檢查進行診斷妊娠合併生殖器皰疹。
● 癥狀:孕婦自覺外陰劇痛,甚至影響排尿和走路。
● 體格檢查:可發現左右對稱的表淺潰瘍,外陰黏膜形成皰疹,病灶乾燥、結痂。
● 實驗室檢查
● ● 細胞學診斷:剪去皰頂,刮取皰底取材塗片,瑞氏或巴氏染色可見多核巨細胞並可見核內嗜伊紅包涵體,但敏感性僅50%~80%,特異性也差。
● ● 免疫組化檢查:用皮損細胞塗片,丙酮固定后,用FITC標記的抗HSV-1或HSV-2抗體染色,用熒光顯微鏡觀察檢測抗原,受感染的細胞有亮綠色熒光。
● ● 聚合酶鏈反應:用皰液或皰底取材送檢,特異性強,靈敏度高,但易污染而導致假陽性結果。
● 妊娠合併生殖器皰疹單純從癥狀來看很難診斷,患者應該去醫院就診,在進行各項檢查后明確診斷。
● 本病需要與淋病、梅毒等疾病相鑒別。
● 醫生可以通過實驗室檢查進行鑒別。
● 妊娠合併生殖器皰疹不同時期其治療方法也不同。
● 原髮型生殖器皰疹對胎兒危害大,妊早期應終止妊娠。
● 生殖器無病灶或無活動性病灶(宮頸排病毒)者可陰道分娩。
● 剖宮產不能預防新生兒HSV感染,故孕婦HSV感染非剖宮產指征。如生殖器有病灶,臨產或胎膜破后,行剖官產可降低新生兒HSV感染,但需在破膜4小時內做。
● 主要用抗病毒藥物阿昔洛韋治療。阿昔洛韋屬孕期C類葯,故可應用。
● 原髮型感染:阿昔洛韋口服,每日3次,連續7~10天。
● 複發型感染:阿昔洛韋口服,每日3次,連續5天,應在病灶出現24小時內服。
● 局部治療:2%甲紫溶液塗抹;有繼發感染時用紅黴素軟膏塗抹。
● 妊娠合併生殖器皰疹患者會自覺外陰劇痛,甚至影響排尿和走路,影響患者的正常生活。
● 孕婦於妊娠20周前患生殖器皰疹,可以感染胎兒,可造成流產。
● 可感染新生兒。新生兒多於生后4~7日發病,表現為發熱、出血傾向吮乳能力差、黃疸、痙攣、肝大等,多在10~14日因全身狀態惡化而死亡,多數倖存者遺留中樞神經系統後遺症。
● 本病很難治癒,但通過積極治療,可以控制。
● 避免不潔性生活。
● 禁止多個性伴侶。
● 公共浴池避免盆浴。
● 避免接觸受污染的內衣褲。
● [1] 塗紅星,胡珍主編,婦產科疾病護理要點解析,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4.05,第72頁.
● [2] 楊慧霞。妊娠合併症。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