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榮

北京科技大學冶金與生態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朱榮,男,1962年出生,北京科技大學冶金與生態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高端金屬材料熔煉劑製備北京市重點實驗室主任,北京科技大學冶金噴槍研究中心主任。

人物經歷


教育經歷

時間院校專業學位
1979/09-1983/07江西理工大學鍊鋼專業學士
1990/09-1993/03北京科技大學鋼鐵冶金專業碩士
1993/03-1996/03北京科技大學鋼鐵冶金專業博士

工作經歷

1983/07-1990/08江西新余鋼鐵公司鍊鋼廠,歷任爐長、值班主任、車間主任兼工程師。
1996年留校從教。
1996/04北京科技大學冶金與生態工程學院,副教授、教授。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研究方向
(1)鍊鋼高效冶鍊及節能技術:包括電弧爐冶鍊節電技術、電弧爐鍊鋼集束供氧技術、電弧爐鍊鋼成本控制技術,轉爐鍊鋼高效用氧工藝優化及終點工藝控制、固體粉劑噴射技術。
(2)特殊鋼冶鍊工藝及質量控制:高端金屬熔煉技術、特鋼潔凈鋼技術,新型易切削鋼及非調質鋼等特殊鋼品種生產工藝,大型鑄鍛件的潔凈鋼冶鍊及鑄造技術。
(3)冶金節能及環保技術:二氧化碳在鋼鐵冶金中的資源化應用,冶金資源開發及粉塵處理工藝,新型低氮化物排放燃燒技術研究等。
(4)提出並開發的新一代電弧爐冶鍊技術—“電弧爐鍊鋼複合吹煉技術”。項目入選中國金屬學會“冶金與新材料產學研協調創新平台”重點推廣項目,《世界金屬導報》“2015年世界鋼鐵工業十大技術要聞”。
(5)電爐及轉爐鍊鋼工藝及高效節能技術、特殊鋼冶鍊工藝及質量控制、噴射冶金及資源綜合利用。
先後主持過國家“973”重大基礎項目、國家自然科學重點基金、國家863科技項目、國家科技支撐項目、北京市新材料攻關等項目。
主要貢獻
電爐鍊鋼手冊,冶金工業出版社,在二氧化碳在鍊鋼中的資源化利用、高端金屬熔煉、大型鑄鍛件等方面取得突破性研究進展,發表高水平論文100餘篇、。獲得相關發明專利30餘項。發表專著多部,代表性論文論著有“電弧爐短流程鍊鋼設備與技術“,“現代電爐鍊鋼生產技術手冊”、“鍊鋼過程典型案例分析”。先後主持過國家“973”重大基礎項目、國家自然科學重點基金、國家863科技項目、國家科技支撐項目、北京市新材料攻關項目等。發表論文100餘篇,獲得相關專利30餘項。十二五國家支撐項目:二氧化碳在鍊鋼的資源化利用工業示範。十二五國家重大儀器專項:集束射流氣動熱力耦合環境模擬試驗艙建設項目。十二五國家支撐項目:綠色節能環保鍊鋼電弧爐關鍵技術及裝備研發。2013年國家自然科學重點基金項目:二氧化碳應用於鍊鋼的基礎研究。2014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電弧爐鍊鋼過程集束射流的熔池攪拌研究。北京市項目:高氮不鏽鋼的製備及研究。主要廠協項目:萊鋼特鋼潔凈鋼系統工藝研究,承鋼轉爐噴粉提釩工藝研究等。

教學成就

徠主講課程
鋼鐵冶金Ⅱ,鋼鐵冶金概論,冶金自動檢測及過程式控制制,現代鋼鐵冶金。

社會活動


中國金屬學會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金屬學會特殊鋼分會副主任,中國金屬學會特鋼冶鍊學術委員會主任,中國金屬學會鍊鋼分會委員,中國電工技術學會委員,全國專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

獲得榮譽


時間獎項全稱獲獎作品
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2016年全國科技先進工作者稱號
先後分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國家冶金科技進步一、二等獎、國家教育部科技進步一、二等獎、技術發明二等獎、專利發明二等獎、山東省及天津市科技進步二等獎等十餘項獎勵“電弧爐鍊鋼複合吹煉技術及應用“、“高釩高耐磨合金及複合技術的開發應用”
2017年5月
全國創新爭先獎
2020年11月3日“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冶金材料技術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