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11條詞條名為李國珍的結果 展開
李國珍
廣東海陸豐地區黨的早期主要領導人之一
李國珍(1902-1931),男,又名伯珍、谷珍。廣東海豐人。廣東海陸豐地區黨的早期主要領導人之一,一九三一年擔任中共福建省委常委職務時在廈門犧牲,年僅二十九歲。
一九零二年三月十一日,李國珍出生於廣東海豐縣城南湖邊一個小資產階級家庭。少年勤奮好學,喜歡體育、繪畫等。十五歲時參加“群進會”,開始受到社會鬥爭的熏陶。十七歲考入陳炯明在海豐開辦的陸軍軍官講習所,學科成績優良,結業後任粵軍見習排長。他目睹舊軍隊的腐敗、官場的醜態,任職不到三個月,就憤然棄職回家。不久,在海豐縣北笏鄉國民小學當教員。
一九二一年夏,李國珍參加彭湃“社會主義研究社”的活動,並在《新海豐》上發表《我的人生觀》、《可憐的女兒》《悼陳復》等作品。同年,李國珍幾經周折取得了留學日本公費生的資格。十一月初,他與林鐵史、黃鼎臣等到達東京,先後在東亞高等學校和成城學校補習日文、英文、數學。一九二二年,考入慶應大學醫科。一年以後,又考上東京第一高等學校。
一九二三年暑假李國珍回到家鄉,參加反對反動政府鎮壓海農會工作。一九二四年參與油印出版陳舜儀主辦的《新生》半月刊。一九二五年,參加迎接東征軍和組織農民自衛軍的工作,同年參加中國共產黨。先後擔任中共海豐地委宣傳部部長、《陸安日刊》(后改為《海豐日報》)和《工農周刊》主編、“新學生社”海豐分社負責人、海豐農民運動講習所教員和農民自衛軍教練、中共海豐縣委書記等職務。
在此期間他為黨起草文件,為報刊寫文章,到各種集會發表演說,親自編排戲劇演唱《醒國魂》、《紅娘訴苦》等粵曲。曾在《陸安日刊》上發表過許多署名專論和《一個車夫的自白》、《分贓與分忙》《“五一”感言》等小說和雜文。為了黨組織和革命隊伍建設的需要,李國珍執行地委指示首先公開共產黨員的身份,在十一月七日俄國十月革命八周年的大會上,代表中國共產黨組織發表演說,宣傳黨在當時的政治主張和實現共產主義的遠大目標,表示歡迎先進分子加入無產階級的先鋒隊——共產黨。此後,在與組織部長鄭志雲緊密配合下,使黨員隊伍有了較大的發展。僅海豐一縣,從第二次東徵到一九二六年冬,黨員人數就達到七百多人。
第二次東征后,彭湃主要在廣州和汕頭、梅縣等地開展工作,海陸豐地委實際上由鄭志雲和李國珍主持。一九二六年李國珍主持舉辦黨員幹部訓練班,並主講社會發展史和共產主義ABC等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大革命失敗后,李國珍參加南昌起義,在革命委員會保衛局擔任警衛科長,從南昌到潮汕的轉戰中,負責保衛領導機關的安全。
起義軍到達潮汕地區后,九月二十三日攻入潮州城,李國珍被任命為潮安縣公官局局長。與原在潮安做秘密工作的縣委書記林務農取得聯繫,開展清查反革命的工作。后在楓溪車站指揮反擊戰鬥中負傷。在群眾掩護下輾轉去日本治傷。
一九二八年乘船經上海、廈門回國,並通過黃鼎臣和惲代英取得了聯繫。一九二九年初,中央派陶鑄到福建工作時,同李國珍接上了關係。從此,李國珍在福建省委的直接領導下投入到黨的秘密工作和公開的教育活動中。
1930年初福建省委派李國珍到漳州任石溪中學校長,設立秘密工作點。同年二月二十五日,李國珍在福建省第二次黨代表會上被選為中共福建省委委員,後轉移至廈門郊區雲梯中學以教員為掩護,擔任福建省宣傳部部長。參與組織廈門劫獄暴動。
有一段時間,李國珍以夫人陳秀慧(烈士陳舜儀幼妹)的化名——陳弱芷的名義,在廈門西庵宮的巷子里租了一所房子,作為省委宣傳部的秘密機關,隱蔽開展黨的宣傳活動。
由於叛徒告密,一九三一年三月二十五日,高在廈門鼓浪嶼的福建省秘書處和宣傳部同時遭到敵人破壞。李國珍和省委組織部長兼秘書長楊實、廈門市委常委鄭裕德等八位同志被捕。被捕后,李國珍化名李仁發,在嚴刑與利誘兼施的審訊中,與敵人進行鬥爭。
經過三十多天的牢獄和刑訊的折磨,於四三十日深夜,李國珍和梁惠貞、鄭裕德、林樹根四位同志被反動派秘密殺害。八月一日,中共廈門中心市委出版的專刊頌揚了烈士們英勇鬥爭、慷慨就義的事迹。
其中關於李國珍的有這樣一段記載:……那天夜間二時,敵人以提審為名,將四位同志由獄中押出,便押上汽車開往禾山,沿途戒嚴,布滿軍警。
四同志在車上高唱國際歌,大喊革命口號,李國珍同志對車上押送的士兵作演說,聽者受了極大感動,甚至於流下淚來。在這樣悲壯淋漓、慷慨激昂的緊張氣氛中,終於衝破了夜裡的黑暗、沉寂、恐怖,暴露了國民黨軍閥的殘酷面孔,顯示了我們英勇戰士的犧牲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