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連性中耳炎

粘連性中耳炎

粘連性中耳炎是各種急、慢性中耳炎癒合不良引起的後遺症,屬於不太常見的耳鼻咽喉科良性病變。本病多從兒童期開始起病,兩耳同時受累者居多。各種原因導致中耳傳音結構之間及其與鼓室壁纖維化、粘連,使中耳傳音結構的功能遭到破壞,引發本病。主要癥狀為聽力減退,甚至全聾。患者常有耳閉塞感或悶脹感,耳鳴一般不重,偶有眩暈。治療重在積極預防和治療病因,防止纖維性粘連。粘連形成后,治療困難,主要治療包括藥物治療和手術治療。聽力下降嚴重的粘連性中耳炎需要手術治療。本病可導致聽力喪失,還可引起耳後骨膜下膿腫、迷路炎、乙狀竇血栓性靜脈炎、腦膿腫和腦膜炎等併發症。粘連形成后,治療困難,治療效果並不理想。

就診科室


● 耳鼻咽喉科

病因


● 粘連性中耳炎是既往中耳感染的後遺症。
● 化膿性中耳炎或分泌性中耳炎的病變程度足以損傷中耳黏膜時,可引起肉芽組織中的成纖維細胞產生新的纖維組織,或積液機化,這一過程可導致鼓室內壁黏膜與鼓膜粘連,甚至聽骨鏈粘連固定,使中耳傳音結構的功能遭到破壞,引發本病。

癥狀


● 粘連性中耳炎的臨床表現包括聽力減退、耳鳴,偶有眩暈。
● 典型癥狀
● ● 主要癥狀為聽力減退,多為傳導性,少數為混合性,甚至全聾。
● 其他癥狀
● ● 耳閉塞感或悶脹感
● ● 輕微耳鳴
● ● 眩暈

檢查


● 主要通過耳鏡檢查、聽力檢查、鼓室導抗圖、顳骨CT掃描等來確診粘連性中耳炎。
● 耳鏡檢查
● ● 可輔助診斷粘連性中耳炎。
● ● 鼓膜檢查可見鼓膜完整、內陷,可有不同程度增厚、混濁,萎縮或鈣化斑。鬆弛部袋狀內陷。重者鼓膜與鼓岬黏膜融合、上皮化。
● 聽力檢查
● ● 輔助診斷粘連性中耳炎。
● ● 顯示傳導性或混合性聽力損失。
● 鼓室導抗圖
● ● 輔助診斷粘連性中耳炎。
● 顳骨CT掃描
● ● 輔助診斷粘連性中耳炎。
● ● 鼓室空間消失,乳突鼓室可存在密度增高影。

診斷


● 粘連性中耳炎一般根據病史、癥狀、體徵結合相關檢查結果做出綜合診斷。
● 病史
● ● 有中耳炎病史。
● 癥狀
● ● 不同程度的聽力下降;可伴有耳鳴、眩暈等。
● 相關檢查結果
● ● 耳鏡檢查
● ● 鼓膜完整、內陷,可有不同程度增厚、混濁,萎縮或鈣化斑。鬆弛部袋狀內陷。重者鼓膜與鼓岬黏膜融合、上皮化。
● ● 聽力檢查
● ● 傳導性或混合性聽力損失。
● ● 顳骨CT掃描
● ● 鼓室空間消失,乳突鼓室可存在密度增高影。

鑒別診斷


● 粘連性中耳炎需與耳硬化症、外耳道炎及癤腫和急性鼓膜炎鑒別。醫生通過耳鏡檢查、聽力檢查、影像學檢查等,可以進行診斷和鑒別診斷。
● 如果出現聽力下降,甚至伴有耳鳴和眩暈時,不可自行用藥,應及時就醫。

治療


● 粘連性中耳炎治療重在積極預防和治療病因,防止纖維性粘連。主要治療包括藥物治療和手術治療。
● 藥物治療
● ● 急性化膿性中耳炎時,抗生素的劑量要充足,用藥時間於癥狀消退後不得少於5日。
● 手術治療
● ● 聽力下降嚴重的粘連性中耳炎需要手術治療。
● ● 分泌性中耳炎應及時作咽鼓管吹張、鼓膜穿刺或鼓膜切開,排出中耳積液,必要時可以留置通氣管。
● 其他治療
● ● 聽骨鏈廣泛固定時可配戴助聽器。

危害


● 本病可導致聽力喪失,還可引起耳後骨膜下膿腫、迷路炎、乙狀竇血栓性靜脈炎、腦膿腫和腦膜炎等併發症。

預后


● 粘連性中耳炎治療難度大,如能在粘連性中耳炎發病早期給予及時而有效的治療,就可以防止病情進一步發展,避免聽力喪失。

預防


● 養成健康生活習慣
● ● 早睡早起,勤鍛煉,健康清淡飲食,保持良好生活習慣。
● 養成正確的醫療習慣
● ● 遵照耳鼻喉科專科醫師的指導與治療,絕不可自作主張,認為癥狀減除而自行停葯,中止治療。
● ● 感冒尤其是有鼻塞時,切勿輕視,要及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