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糧人
2006年安建執導電視劇
《天地糧人》由李幼斌,張志忠,張小磊主演,安建執導的電視劇。
該劇是一部貼近生活、關注民生的現實主義作品,由李幼斌、張志忠等實力明星傾情演繹。講述了進入娛樂時尚論壇 故事講述了一代有良知的“糧食人”的故事。兩位男主角高遠和曲正平分別由素有“警察專業戶”之稱的李幼斌和張志忠扮演。談及這部戲時,李幼斌直言:“演戲不應該從事件出發,而是從人物的感受出發。表演不是競技,而是對角色、社會、問題理解的過程。”而一貫以“硬漢”形象示人的張志忠,此次在《天地糧人》中扮演曲正平。電視劇於2006年首播。
![《天地糧人》劇照](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7/1/m712e0a1ebf60275a7ff4cb5a728a583b.jpg)
《天地糧人》劇照
談及這部戲時,李幼斌直言:“演戲不應該從事件出發,而是從人物的感受 出發。張志忠此次在《天地糧人》中扮演曲正平,由於政見上的迥異,使得他與好友高遠分道揚鑣,成為勢不兩立的對手。具有豐富表演經歷的他,將掙扎於情感和利慾之間,將人物性格刻畫得逼真動人。
這是一部以糧食行業為背景,深切關注“糧食安全”及“三農”問題同時,熱情謳歌“糧食人”對社會的高度責任感和無私奉獻精神的長篇電視連續劇。
主人公高遠和曲正平、方潔三人的少年時期是在“三年困難時期”中度過的,以糧食為紐帶,農民後代的高遠和縣委書記兒子的曲正平結下了生死之交;同樣以糧食為紐帶,高遠也和農業專家之女方潔之間產生了朦朦朧朧的感情。一晃近四十年過去,曲正平已是主管農業和糧食的副省長,方潔也已是省糧檢所高級工程師——和高遠離婚有七年了。這天,與前妻葉玟離婚後不久的曲正平,正準備和方潔公開由少年友情演變而來的愛情關係時,遠在北京的高遠以新任糧食廳長身份突然回來出現在了他們面前……故事就這樣正式開始了。
![《天地糧人》劇照](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4/9/m4967fb72fa7d940aea7459ac48b216e3.jpg)
《天地糧人》劇照
由於常延濱省長的堅定支持,糧食廳以辦公室主任孫莉為代表的廣大幹部群眾的積極擁護,高遠終於排除了曲正平以及河稷糧食局局長李永寶等人的阻力,將全省範圍的清查工作鋪開了。而曲正平為掩蓋問題轉移矛盾,又執意在夏收開始時將“糧食購銷市場化”的試點放在了河稷,結果以梅子為代表的個體糧商藉機攪得國營糧站差點關門不算,又正好趕上一場大雨,遍地都出現了“上芽麥”,不光商品糧出現了巨大缺口,由於農民早已不存糧連農民自己解決當年吃糧都成了問題了!面對如此嚴峻的糧食安全形勢,高遠一方面組織從外省緊急調糧,一方面又開始想辦法為農民解決上芽麥。然而恰在此時,曲正平在李永寶暗示下意識到那座空庫的資金跟自己前妻有關,清查進行下去會影響到自己的官位,於是便矛盾地也是痛苦地趁常延濱省長出國考察之際對高遠下了殺手,利用上芽麥一事找借口暫停了高遠的廳長職務……這個時候高遠也是矛盾的,他想到了憤而辭職調回北京,然而面對跟自己血脈相連、正一籌莫展著的農民,面對有可能引發一場“糧荒”的形勢,他還是意識到了自己身上的責任,於是做出了一個選擇,那就是將個人的名利拋之腦後,在糧食廳及糧食行業的廣大職工們堅定不移的支持下,繼續為避免一場糧荒而努力著。其實這個時候不光高遠,許多人連梅子都做出了自己正確的人生選擇,包括方潔也做出了自己的情感選擇——從此曲正平已在她的心中沒了位置。
![《天地糧人》劇照](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6/8/m684485019612876a34444a4d4facf522.jpg)
《天地糧人》劇照
可悲的是曲正平,他置糧食安全的嚴峻形勢於不顧,這個時候了為了營造個人政績又錯誤地在河稷搞起了“果蔬代糧”試點,要用犧牲糧食生產來引導這個貧困省的農民們致富奔小康。結果,河稷很快就出現了“無糧戶、無糧村、無糧鄉”的所謂“三無”樣板,再結果就是不存糧的農民跑到了河稷城裡搶購糧食,終於引發了一場本可避免的“糧荒”……
最後,在高遠等等人的努力下“糧荒”平息了,在省委郝書記、省府常省長的全力支持下被曲正平打斷的清查工作也又一次全面鋪開了,曲正平似乎對自己的錯誤也有所認識主動就提出了引咎辭職,一直利用曲正平達到自己目的的李永寶也受到應有的制裁……不過,劇情似乎並沒有完全結束,高遠當眾的一番話似乎還在久久迴響並引發著人們的思考:糧票糧店的取消並不意味著對我們而言“吃糧”已不再是問題,我們在象高遠那樣愛惜糧食的同時,全社會都應該對糧食安全以及直接對此發生著重大影響的“三農”問題,引起高度重視!當然了令人欣慰的是,這個問題現在已經開始受到高度重視了。
演員 | 角色 |
李幼斌 | 高遠 |
梁辰 | 高遠(少年) |
張志忠 | 曲正平 |
劉弈農 | 曲正平(少年) |
張小磊 | 方潔 |
張懿婧 | 方潔(少年) |
李宏偉 | 丁志剛 |
曹珂 | 丁志剛(少年) |
龐敏 | 葉玟 |
鄧英 | 梅子 |
武洪 | 賈宏才 |
霍青 | 周文斌 |
常景如 | 孫莉 |
楚童 | 林楓 |
馬書良 | 胡有德 |
翟小興 | 牛小兵 |
路輝 | 朱有福 |
張仙衡 | 常延濱 |
王領弟 | 何順發 |
雍和平 | 董書才 |
於鳳蘭 | 董妻 |
劉培青 | 楊越 |
鮑鮑 | 曹珊珊 |
王岩柏 | 王瑞 |
劉創 | 司機小陳 |
董國華 | 女(老)審計員 |
劉文濤 | 女(小)審計員 |
李宗全 | 財會處長 |
張瑞卿 | 女糧管員 |
史啟發 | 老職工 |
李笑納 | 大疤瘌 |
吳旗 | 高誠安 |
董子武 | 曲成貴 |
侯永生 | 武鳴泉 |
孫波 | 劉會計 |
王和平 | 公安局長 |
李晨琛 | 劉三貴 |
李佳 | 小惠 |
王奕 | 曲靜 |
李高遠 | 曲鹿 |
李澤南 | 高亮 |
李伯園 | 何苦 |
張雙利 | 村民甲 |
桑春生 | 村民乙 |
張宏 | 大漢甲 |
出品人 | 朱彤、史耀武、張文、明振江 |
製作人 | 程玲 |
監製 | 汪國輝、張曉東、賈克義、安瀾、龐敏、馬崇智、武星 |
導演 | 安建、馮自立(執行導演) |
副導演(助理) | 李宗全、陳勵、王和平、張宏 |
編劇 | 張華峰 |
攝影 | 朱定忠、喬雪飛、陳彬、張選民、鄭佳銘 |
剪輯 | 常石、李鐵昌 |
道具 | 馬德英、魏榮華 |
美術設計 | 吳國賓、何長命 |
服裝設計 | 連璉、魯慶農 |
燈光 | 趙衛東 |
錄音 | 楊勤 |
劇務 | 郭俊祥、安冬梅 |
場記 | 駱眉伶 |
布景師 | 陳德喜 |
角色介紹
高遠
演員李幼斌 ;梁辰(少年)
省糧食廳長
曲正平
演員張志忠 ;劉弈農(少年)
主管農業和糧食的副省長
方潔
演員張小磊 ;張懿婧(少年)
省糧檢所高級工程師
片頭曲 | 作詞 | 作曲 | 演唱 | 演奏 |
《天地良心》 | 張宏森 | 趙方 | 滿文軍 | 中國愛樂樂團 |
幕後花絮
為了凸顯糧食的重要性,劇中有一個高遠吞下兩個丟進泔水桶的饅頭的鏡頭。實拍時,李幼斌當真就把這兩個臟饅頭幾大口吃了。提起這件事,李幼斌笑說:兩個臟饅頭當時用水沖了一下,可能是真餓了吧!我吃完也沒覺得有什麼。因為《天地糧人》是在山西拍攝完成的,當時正值七八月份的熱天氣,張志忠說:“當時站在柏油路上,皮鞋都能烤化了。”而李幼斌證實:攝製組每兩天就有一個中暑的,他自己和其他工作人員幾乎都虛脫過。
編劇張華峰在動手寫這個劇本之前,曾下基層進行了深入採訪。他發現當年造成三年困難時期的“人禍”現在仍然存在。他最大的希望就是觀眾在看了該劇后,能對糧食問題有更深層次的認識,更希望年輕人能夠體會到糧食的珍貴並落實到行動上,比如出去吃飯的時候,別把吃不了的食物都扔了。
《天地糧人》既涉及比較嚴肅的歷史問題,更深切關注了“糧食安全“及”三農“問題,是一部真正意義上貼近生活、關注民生的現實主義作品。本劇的主旨風格是嚴格現實主義的,它不誇張矯飾,也不迴避和淡化矛盾,貼近生活,力求尋找真實的人物狀態和故事氛圍。在視聽表達上,它不盲目追求視聽的技巧變化和花樣,更不允許以技巧上的聰明掩飾在故事表述過程中的真實與淳樸。而在故事的講述上,它有頭有尾又懸念迭起,在起伏的情節中讓觀眾感受到人物命運和性格的統一。(西安晚報評)
談及這部戲對他演技的影響,堪稱性格派的代表,此次他在《天地糧人》中扮演憑藉妻子娘家的高官背景,順利當上副省長的曲正平,然而政見上的迥異,使得他與好友高遠分道揚鑣,成為勢不兩立的敵人。《天地糧人》既熱情謳歌“糧食人”身上所獨具的高度社會責任感及特殊的民族精神,同時,又深刻揭示了“糧食安全”中潛伏的巨大社會隱患,勢必能激起人們更多的反思和觀眾的共鳴。武漢新石文化公司將於今日搶先推出該劇的音像製品。 (新浪新聞評)
《天地糧人》是我國第一部關注糧食安全、直面“糧食腐敗”問題的反腐大劇。該劇表現了新時代中有良知的“糧食人”是如何同腐敗行為作鬥爭的。突出特點是大場戲較多,有的不乏犀利,有的針鋒相對,但所有焦點都圍繞著“民以食為天”而大講“糧”心問題。兩位男主角高遠和曲正平的扮演者李幼斌和張志忠,過去都是以演“硬漢”角色著稱,此次,張志忠把掙扎於情感和利慾之間的曲正平刻畫得逼真動人,李幼斌則給人一種細膩、內斂的正義感。(天津日報評)
![天地糧人劇照](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4/b/m4bda69c7b461552926042f746897cf57.jpg)
天地糧人劇照
導演闡述
闡述
安導說:“首先應該感謝編劇和山西的糧食人,給我們全體劇組同仁提供了這樣一個題材,在稷王曾經教授稼穡之地的山西,來重溫關於糧食的故事,共同表達我們的憂患與焦慮。”《天地糧人》是一部真正意義上貼近生活、關注民生的現實主義作品。主旨風格是嚴格實主義的,不誇張矯飾,也不迴避和淡化,貼近生活,力求尋找真實的人物狀態和故事氛圍。在視聽表達上,要本本分分,老老實實,不追求視聽的技巧變化和花樣,更不允許用這種技巧的聰明掩飾故事表述過程中的真實與淳樸。遵循現實主義的原則,有頭有尾,清晰明了,把高遠等人的成長史講清講透,希望做命運與性格的統一,即我們應該看到高遠等人的命運是如何鑄造了他們的性格,而這種性格又是如何關照和反應了他們的命運。
我為“糧心”
許多事情的起因都很簡單,例如吃飯,在接觸這個劇本以前,我從沒有想過吃飯會成一個問題,尤其對人口眾多的中國來說,這個問題如此嚴重。四十歲以來如我輩的國人,即使未曾生長於溫柔富貴之鄉,但關於挨餓和溫飽的記憶,大抵正從淡漠走向遺忘,這是生產力的進步,是歷史與文明的前行。然而重要的是,對於後人,歷史要求我們總結經驗和接受教訓,否則列寧的話就會一而再再而三地得到應證,忘記了過去就意味著背叛。懲罰的悲劇可能重演。這不是危言聳聽,我們在接受先人優秀遺產的同時,千萬不要忘記,他們曾經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沉痛教訓,如神聖廟宇付出的暮鼓晨鐘,讓我們時時警醒挂念,銘刻於心。這就是為什麼本劇主人公高遠關於饅頭的故事,勾起我的不僅僅是眼淚,還有深思。這就是為什麼一幫雖然陌生但志同道合的朋友聚在一起克服相對困難的條件創作該劇的目的。
“糧”劇之難點
一是如何區分六十年代初的孩提時代的故事和現實時空的故事。這兩者在人物性格命運上存在著必然的聯繫。我們在基調上應加以明顯的區別,同時在兩個板塊之間的過渡,要做到差異明顯又舒服自然。這首先要求美工部門,在六十年代這個段落上,一定要不惜代價逼近真實,這不是簡單的服裝、道具問題,而是指整體氛圍和人物狀態,作為第一部把飢荒年代的情景搬進故事的影視劇,整體氛圍和人物狀態的失真將導致該劇的基礎不復存在,真實性便無從談起。儘管只涉及到兩集半的內容,但是我要求每一件道具,包括一本書、一張糧票,一幅標語和一隻碗、一把壺都要經得住特寫。關於現實時空,整體基調就相對明亮,強調畫面的乾淨簡潔。同時本劇農村戲佔了相當比重,要處理好現代都市與鄉村,省廳機關與農舍麥田的視聽差別,基本原則是追求極致,在表達都市時尚感的同時,也要充分地表達出鄉村的淳樸與野趣。
第二個難點在於表達的節奏,該劇的突出特點是大場戲較多,有的不乏犀利。但在視聽表達上如果處理不好,很容易造成節奏的拖沓,使故事變得冗長。除了後期編剪上場與場、情節與情節間的再編織重組外,在拍攝過程中,我們力求做到多角度多方位的短促鏡頭和合理高度相結合,儘可能減少在同一空間中持續時間較長所可能造成的視覺疲勞。此外,針對該劇中不少開會和吃飯的戲,有些在景上適當作出調整,有些則要針鋒相對,用戲去抓人,用所有可能的視聽手段,去關注和展示人物的性格魅力。
“糧”劇之演員
關於該劇的表演,我們強調人物性格和命運的成長史,力求做到自然完整,具體人物分析,將與演員直接交流。兩位男主角高遠和曲正平分別由素有“警察專業戶”之稱的李幼斌和張志忠扮演。在影視圈裡活躍了三十多年的李幼斌,憑藉日趨老練的演技,不僅在2000年長春電影節上稱帝,張志忠堪稱性格派的代表,具有豐富表演經歷的他,將掙扎於情感和利慾的人物性格刻畫得逼真動人。劇中又一位性格演員,則是憑電視劇《兒科醫生》中的“周小慧”一角,“飛天”成功的著名演員張小磊,她在劇中飾演省糧檢所高級工程師、高遠的前妻方潔。她細膩、含蓄的表演,清新、親切的形象,生活化的語言和表演方式,贏得不少觀眾的讚譽。我們呼喚記憶,呼喚有關飢荒的記憶,目的卻是為了明天。文藝創作沒功利我從來不信,如果說有了功利就是媚俗,那麼要分清所謂功利的指向,當功利與社會責任感相關聯,我以為是在拷問文藝工作者的良心。先賢有言,倉稟實而後知禮儀,衣食足而後知榮辱。民以食為天,這是天地“糧”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