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兔

兔科兔屬動物

東北兔(學名:Lepus mandshuricus),是兔科、兔屬的動物。東北兔體形中等,後肢較短,尾也短,冬毛背面一般為淺棕黑色,胸腹部的中央為純白色,但有淺灰色的毛基。

東北兔善於奔跑、跳躍,平時無固定的巢穴,多晚上出來活動,主要以樹皮、嫩枝和木本植物、草本植物為食,4月開始繁殖,每胎產仔3-6隻,一般棲息於海拔高度300-900m高的針葉闊葉混交林中,分佈於中國、俄羅斯聯邦。

形態特徵


東北兔
東北兔
東北兔體形中等,體長400-480毫米。後肢較短。耳向前折達不到鼻端。尾短,略長於後足長之半。
東北兔冬毛背面一般為淺棕黑色。頭、額部及眼間部毛色較深,為棕黑色。鼻端部分毛的黑尖較少,呈棕黃色。鼻之二側有兩個半園形的淡色小區,此區毛色近似污白毛,雜有少量黑毛。耳有黑尖,內側被淺色棕毛,但后緣有一小塊為棕黑色,耳外側前方與額部相似。後部與頸部背色一樣。頸部背面有一明顯的純淺棕色區域。背部及臀部的毛色與額部相似,為棕黑色,但愈向後方黑色毛尖愈長,因而黑色也較明顯。四肢的外側,頸部下方、腹面的兩側為淺棕黃色。下頦與胸腹部的中央為純白色,但有淺灰色的毛基。尾背方黑灰色,雜有少量棕色毛;腹毛污白色,有灰色的毛基。
東北兔頭骨較小,顱全長一般均小於90毫米,鼻骨較窄,額骨前部寬而微凹,後部隆起。眶后突的前枝極小。齶骨較長,其長度與後方翼骨間隙的寬接近相等。聽泡極小。
東北兔上頜門齒3對,前方1對較大,橫切面略成長方形,其前方內側有一深溝。齒根甚長,後方一對較小,為橢圓拄狀。第1上前臼齒較短小,其前方具有淺溝。第2-5齒的咀嚼面,由二條齒嵴組成,齒側嵴間有溝。最後一個臼齒為細橢圓柱狀。下頜門齒一對。第1下前臼齒其咀嚼面由三條嵴組成,在齒的內倒有兩條溝,外側的溝極不明顯。第2-5齒的結構與第1、2上臼齒同,但最後一個下臼齒要小的多。齒式=28。

棲息環境


東北兔主要棲息於海拔高度300-900m高的針葉闊葉混交林中,也見於林外平原地區的荒地草叢和河谷灌叢。在鬱閉度不大、光線充足而以闊葉林為主的混交林中也較常見。在純針葉林中未發現有東北兔,它也不到居民區活動。

生活習性


東北兔善於奔跑、跳躍,平時無固定的巢穴,僅在產仔時才有固定的住所,產崽時在凹地、灌叢、雜草叢中、倒木下面做巢穴。東北兔與草兔雪兔一樣,白天多棲居於灌木叢、雜草、倒木或樹根下,晚上出來活動覓食。
東北兔主要啃食木本植物的幼芽和草本植物的莖及葉和樹皮、嫩枝等,林下的灌叢和茂密的草本植物,為它們提供了良好的隱蔽環境和充足的食物條件。
東北兔主要天敵有狼、狐、貂、狳猁、豹貓、梟、鷹、隼等動物。

分佈範圍


東北兔
東北兔
分佈於中國、俄羅斯聯邦。
在中國分佈於內蒙古、黑龍江、吉林、遼寧等地。

生長繁殖


東北兔4月開始繁殖,5月產仔,孕期約一個月;每隻母兔產仔3-6隻,哺乳期的母兔,在覓食時常以雜草或土覆蓋洞口,除覓食外,均卧於穴內哺育幼兔,幼兔在1月齡時即可獨立生活。

亞種分化


單一物種,無亞種。

保護現狀


種群分佈不零散。暫無該種具體數量信息,種群發展趨勢也未知。東北兔面臨的主要威脅是森林的砍伐從而導致其棲息地的破壞。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08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3.1——無危(LC)。
2020年10月,國家林草局發布通知,明確對64種在養禁食野生動物分類管理。其中,對東北兔禁止以食用為目的的養殖活動,引導養殖戶在2020年12月底前停止養殖活動,並按有關規定完成處置工作。確需適量保留種源用於科學研究等非食用性目的的,要充分論證工作方案的可行性,並嚴格履行相關手續。

主要價值


東北兔毛皮質量不算太好,鞣製后可作帽子,保溫性能好。每年產量不大,捕獲后,多自已食用,味頗鮮美。每年可收購2-3萬張皮,但實際捕獲數要比這個數字大得多,應有計劃、有組織地合理利用這項資源。
東北兔也多啃咬樹皮,對林業有一定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