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的工作
一天的工作
《一天的工作》是2013年由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魯迅。
《一天的工作》收錄了畢力涅克的《苦蓬》、綏甫林娜的《肥料》、略悉珂的《鐵的靜寂》、聶維洛夫的《我要活》、瑪拉式庚的《工人》、綏拉菲摩維支的《人文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和《岔道夫》、孚爾瑪諾夫的《革命的英雄們》、唆羅訶夫的《父親》、班菲洛夫和伊連珂夫合寫的《枯煤,人們和耐火磚》等作品十篇。其中綏拉菲摩維支的兩篇為文尹(楊之華)譯。這些作品都以蘇聯十月革命和國內戰爭為背景,描寫了當時蘇聯社會各階層的鬥爭、工作、生活狀態。魯迅的翻譯強調忠實原文,以“硬譯”風格聞名。我國國內大革命后,在民眾中普遍產生了一種“政治焦慮”,而魯迅對蘇聯進步書籍的譯介,給廣大民眾提供了一個排解和釋放這種焦慮的渠道。
《人文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是魯迅先生精選慎譯*足代表蘇聯的短篇小說。《豎琴》選的是十篇同路人的作品,這裡是幾篇蘇聯無產者作家的小說。讀《豎琴》的人,一定不要錯過這部書。
蘇聯的無產作家,是十月革命以後,即努力於創作的,一九一八年,無產者教化團就印行了無產者小說家和詩人的叢書。二十年夏,又開了作家的大會。而最初的文學者的大結合,則是名為‘鍛冶廠’的集團。
但這一集團的作者,是往往負著深的傳統的影響的,因此就少有獨創性,到新經濟政策施行后,誤以為革命近於失敗,折了幻想的翅子,幾乎不能歌唱了。首先對他們宣戰的,是‘那巴斯圖’(意云:在前哨)派的批評家,英古羅夫說:‘對於我們的今日,他們在怠工,理由是因為我們的今日,沒有十月那時的燦爛。他們……不願意走下英雄底阿靈比亞來。
這太平常了。這不是他們的事。’一九二二年十二月,無產者作家的一團在‘青年衛軍’的編輯室里集合,決議另組一個‘十月團’,‘鍛冶廠’和‘青年衛軍’的團員,離開舊社,加入者不少,這是‘鍛冶廠’分裂的開端。‘十月團’的主張,如烈烈威支說,是‘內亂已經結束,“暴風雨和襲擊”的時代過去了。而灰色的暴風雨的時代又已到來,在無聊的幔下,暗暗地準備著新的“暴風雨”和新的“襲擊”。’所以抒情詩須用敘事詩和小說來替代;抒情詩也‘應該是血,是肉,給我們看活人的心緒和感情,不要表示柏拉圖一流的歡喜了。’但‘青年衛軍’的主張,卻原與‘十月團’有些相近的。
革命直后的無產者文學,誠然也以詩歌為最多,內容和技術,傑出的都很少。有才能的革命者,還在血戰的渦中,文壇幾乎全被較為閑散的‘同路人’所獨佔。然而還是步步和社會的實現一同進行,漸從抽象的,主觀的而到了具體的,實在的描寫,紀念碑的長篇大作,陸續發表出來,如里培進斯基的‘一周間’,綏拉菲摩維支的‘鐵流’,革拉特珂夫的‘士敏土’,就都是一九二三至二四年中的大收穫,且已移植到中國,為我們所熟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