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骨風
馬兜鈴科、馬兜鈴屬植物
尋骨風(學名:Aristolochiamollissima Hance)是馬兜鈴科、馬兜鈴屬木質藤本植物。根細長,圓柱形。葉片紙質,卵形、卵狀心形,頂端鈍圓至短尖,基部心形,基部兩側裂片廣展,邊全緣,葉柄密被白色長綿毛。花單生於葉腋,花梗直立或近頂端向下彎,中部或中部以下有小苞片;小苞片卵形或長卵形,無柄,頂端短尖,兩面被毛與葉相同;花被管中部急遽彎曲,檐部盤狀,圓形,裂片平展,闊三角形,近等大,頂端短尖或鈍;喉部近圓形,紫色;花藥長圓形,子房圓柱形,蒴果長圓狀或橢圓狀倒卵形,4-6月開花,8-10月結果。
該種全株藥用,性平、味苦,有祛風濕,通經絡和止痛的功能,治療胃痛、筋骨痛等。
木質藤本;根細長,圓柱形;嫩枝密被灰白色長綿毛,老枝無毛,干后常有縱槽紋,暗褐色。葉紙質,卵形、卵狀心形,長3.5-10厘米,寬2.5-8厘米,頂端鈍圓至短尖,基部心形,基部兩側裂片廣展,灣缺深1-2厘米,邊全緣,上面被糙伏毛,下面密被灰色或白色長綿毛,基出脈5-7條,側脈每邊3-4條;葉柄長2-5厘米,密被白色長綿毛。
花單生於葉腋,花梗長1.5-3厘米,直立或近頂端向下彎,中部或中部以下有小苞片;小苞片卵形或長卵形,長5-15毫米,寬3-10毫米,無柄,頂端短尖,兩面被毛與葉相同;花被管中部急遽彎曲,下部長1-1.5厘米,直徑3-6毫米,彎曲處至檐部較下部短而狹,外面密生白色長綿毛,內面無毛;檐部盤狀,圓形,直徑2-2.5厘米,內面無毛或稍被微柔毛,淺黃色,並有紫色網紋,外面密生白色長綿毛,邊緣淺3裂,裂片平展,闊三角形,近等大,頂端短尖或鈍;喉部近圓形,直徑2-3毫米,稍呈領狀突起,紫色;花藥長圓形,成對貼生於合蕊柱近基部,並與其裂片對生;子房圓柱形,長約8毫米,密被白色長綿毛;合蕊柱頂端3裂;裂片頂端鈍圓,邊緣向下延伸,並具乳實狀突起。
蒴果長圓狀或橢圓狀倒卵形,長3-5厘米,直徑1.5-2厘米,具6條呈波狀或扭曲的棱或翅,暗褐色,密被細綿毛或毛常脫落而變無毛,成熟時自頂端向下6瓣開裂;種子卵狀三角形,長約4毫米,寬約3毫米,背面平凸狀,具皺紋和隆起的邊緣,腹面凹入,中間具膜質種脊。花期4-6月,果期8-10月。
該種生於低山草叢、山坡灌叢及路旁。
分佈於中國陝西南部、山西、山東、河南南部、安徽、湖北、貴州、湖南、江西、浙江和江蘇。生於海拔100-850米的山坡、草叢、溝邊和路旁等處。模式標本采自上海市附近。
藥用:全株藥用,性平、味苦,有祛風濕,通經絡和止痛的功能,治療胃痛、筋骨痛等。
尋骨風
【功能主治】祛風除濕,活血通絡;止痛。主風濕痹痛;肢體麻木;筋骨拘攣;脘腹疼痛;跌打傷痛;外傷出血;乳癰及多種化膿性感染、腹痛,瘧疾。
《飲片新參》:散風痹,通絡,治骨節痛。
《南京民間藥草》:全草浸酒服,治筋骨痛及肚痛。
《江西民間草藥》:治瘧疾,風濕關節痛。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0-20克;或浸酒。
【注意事項】
《飲片新參》:陰虛內熱者忌用。
不宜大量或長期服用,腎病患者忌用。
【貯藏】置乾燥通風處。
化學成份
根莖含有尿囊素(allantoin),馬兜鈴內酯(aristolactone),綿毛馬兜鈴內酯(mollislactone),β-谷甾醇(β-sitosterol),馬兜鈴酸(aristolochicacid)A,9-乙氧基馬兜鈴內醯胺(9-ethoxyaristololactam)和9-乙氧基馬兜鈴內酯(9-ethoxyaristo-lactone)。莖葉含馬兜鈴酸(aristolochicacid)A和D,香草酸(vanillicacid),馬兜鈴內醯胺(aristololactam),6-甲氧基馬兜鈴內醯胺(6-methoxyaristololactam),棕櫚酮(palmitoe),正三十醇(n-triacontanol),β-谷甾醇(β-sitosterol),胡蘿蔔甙(daucosterol)和硬脂酸(stearicac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