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8條詞條名為光之翼的結果 展開
光之翼
1978年法國導演蘇萊曼·西塞執導電影
《光》是一部由蘇萊曼·西塞執導,Issiaka Kane、Aoua Sangare等參演的奇幻片,於1987年9月13日上映。
該片講述了尼拉納因為被強權的父親索瑪追殺而逃亡的故事。
尼拉納雖然才經歷了一段短短的生活里程,卻渴望獲得本族 世代相傳的遺產中如何克服困難、駕馭險途的神秘力量。但他的父親卻不願意讓他出頭露面,並且想要殺死他。母親救了兒子,並把他送往遠方。通過一段艱苦的路途,年輕人開始體驗到了如何戰勝他父親的至為重要的經驗和力量。
角色 | 演員 |
尼拉納 | Issiaka Kane |
Attou, la jeune femme Peul | Aoua Sangare |
索瑪/蒂吉 | Niamanto Sanogo |
Rouma Boll, le roi Peul | Balla Moussa Keita |
Mah, la mere | Soumba Traore |
Bofing, l'oncle | Ismaila Sarr |
Le petit garcon d'Attou | Youssouf Tenin Cissé |
Le chef de Komo | Koke Sangare |
製作人 | 蘇萊曼·西塞 |
導演 | 蘇萊曼·西塞 |
副導演(助理) | Seydou Diallo |
編劇 | 蘇萊曼·西塞 |
攝影 | Jean-Noël Ferragut、Jean-Michel Humeau |
配樂 | Salif Keita、Michel Portal |
剪輯 | Dounamba Coulibaly、Andrée Davanture、Jenny Frenck、Seipati Keita、Nathalie Goepfert、Marie-Catherine Miqueau、Seipati N'Xumalo |
造型設計 | Kossa Mody Keita |
服裝設計 | Kossa Mody Keita |
(以上資料來源)
光之翼[1978年法國導演蘇萊曼·西塞執導電影] | 尼拉納 演員 Issiaka Kane 索瑪的兒子,他擁有的與生俱來的魔法力量對科摩的霸權造成了威脅,因此招致了親生父親的追殺,只能一路逃亡尋找叔叔的庇護,慢慢的,他發現自己身上有著強大且正義的力量。 |
光之翼[1978年法國導演蘇萊曼·西塞執導電影] | 索瑪 演員 Niamanto Sanogo 尼拉納的父親,他是科摩祖先分支中的男巫,但是濫用自己的權利試圖控制一切,因為兒子對自己產生了威脅,一路上不斷地乞求各路神靈——叢林之神、沼澤之神、水神等殺死親生兒子。 |
光之翼[1978年法國導演蘇萊曼·西塞執導電影] | 蒂吉 演員 Niamanto Sanogo 一個盲人,是索瑪的雙胞胎弟弟,蒂吉的父親為了不讓他知道科摩的秘密學到知識,而用克拉的翅膀的光芒刺瞎了他的雙眼,蒂吉從此瞎著眼睛到處流亡,最終他庇護了逃亡來找到他的侄子。 |
光之翼[1978年法國導演蘇萊曼·西塞執導電影] | 母親 演員 - 尼拉納的母親,索瑪的妻子,她在丈夫想要殺死自己的兒子的時候,為了保護自己的孩子把他送到了遠方,並給他留下了“克拉的神眼”,這也成為尼拉納最終戰勝索瑪的關鍵性物品。 |
(以上資料來源)
時間 | 頒獎禮/電影節 | 獎項 | 獲獎主體 | 備註 |
1987年 | 第4屆 戛納電影節 | 主競賽單元-評審團獎 | 《光》 | 獲獎 |
天主教人道獎-特別提及 | 蘇萊曼·西塞 | |||
主競賽單元-金棕櫚獎 | 《光》 | 提名 | ||
1989年 | 美國獨立精神獎 | 電影類-最佳外語片 | 《光》 | 提名 |
(以上資料來源)
製作公司
Les Films du Carrosse(法國) | Westdeutscher Rundfunk (WDR)(德國) |
Midas | Ministère de la Culture de la Republique Française(法國) |
Centre National de la Cinématographie (CNC)(法國) | French Ministry of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
UTA | Atriascop Paris(法國) |
Burkina Faso Ministry of Life and Culture | French Ministry of Foriegn Affairs(法國) |
Les Films Cissé | Mali Government |
上映信息
國家/地區 | 上映/發行日期 | 國家/地區 | 上映/發行日期 |
加拿大多倫多電影節 | 1987年9月13日 | 葡萄牙 | 1989年1月27日 |
美國紐約電影節 | 1987年10月8日 | 西德柏林國際電影節 | 1988年2月19日 |
美國有限上映 | 1989年4月14日 | 芬蘭 | 1991年11月8日 |
布吉納法索 | 2007年2月28日 |
(以上資料來源)
《光》的故事可能有些讓西方國家的觀眾摸不著頭腦,但是它深刻探討了非洲人的精神世界、非洲的哲學和神話寓言。不論在電影方面,還是在文化保護方面都具有非凡的意義(時光網評)。
《光》是一部魔幻現實的電影,在片中,父親對兒子的壓發揮到極致。片中的情節是顯明的魔幻敘事,虛化的時空強化了電影的抽象性,故事情節本身成為一種暗示與象徵,可以理解成傳統對現代的禁錮、扼殺,也可以理解成傳統文化的惰性、疾痼,各種魔幻元素也都具有鮮明的象徵含義與寓言色彩。索瑪是一種邪惡的象徵,而對立面的兒子是一種新生力量的能指想象與寄寓;貫穿全片的一些宗教性事象、儀式性場景加強了這種寓言色彩。這些都使作品的魔幻敘事指向象徵、寓言;以至影片中的人物形象及人物關係設計,父親與母親構成相互撕扯的兩股力量,前者的角色功能是破壞者,後者充當的是幫助者、保護者。而父親與叔父的雙胞胎設計也不無暗示,可看作是父親——傳統的一體兩面,叔叔作為保護、支持尼納拉的父親的對立面而存在,包含了導演對傳統的思辨性把握。而且叔叔作為盲人的形象設計與其特別的身世處理和故事將作品的含義空間拓開,將作品的寓意延伸,指向傳統這個鏈條上更遠的一端,叔叔的命運與尼納拉的命運相呼應,而父親與祖父相襯,形成命運鏈上的輪迴。與此相對應,影片還將此寓意向另一端延伸:在這個鏈條上的、指向未來的孩子,孩子的形象顯然負載了、寄託了與希望與未來有關的寓意(《非洲研究》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