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妃池
國家5A級旅遊景區
貴妃池,是海棠湯的俗稱,因供楊貴妃沐浴而得此雅稱。其東西長3.6米,南北寬2.9米,深1.2米。池內平面呈一朵盛開的海棠花,是徠唐明皇作為愛情的禮物賜給楊貴妃的。
貴妃池,是海棠湯的俗稱,因供楊貴妃沐浴而得此雅稱。池內平面呈一朵盛開的海棠花,是唐明皇作為愛情的禮物賜給楊貴妃的。湯池是上下兩層台式結構的,池中有專供楊貴妃沐浴用的長條石,上刻有“楊”字。池中間還有一進水口,出土時有一漢白玉雕刻的底座,底座上接蓮花噴頭,下接陶水管與總水源相通,溫泉水從蓮花噴頭四散噴出,水霧四起,飛珠走玉,貴妃嬌體如置雲霧之中。站在池邊,誦起白居易《長恨歌》中的詩句,當知詩人韻句何等入神。
楊貴妃之美因華清溫泉水滑洗去凝脂更嫵媚,更迷人,李楊的風流愛情也自春寒賜浴拉開了序幕,而到“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而達到極盛。
妃池又名芙蓉池,這是仿造唐代楊貴妃的澡塘而修建的一座二層台式建築,上層面積為10.44平方米,下層為6.55平方
米,分別用16塊券石和8塊券石砌成大小壘套的橢圓形的海棠花形狀。
池底中央有蓮花噴水頭,寓意為花蕊。唐代詩人白居易對楊貴妃出浴,有過這樣精彩的描繪:“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
古今中外名人雅士對華清溫泉給予極高評價,留下美妙讚詞,白居易的《》成為千古絕唱,漢代大科學家張衡在驪山《》中寫道:“覽中域之珍聖兮,無斯水之神錄”,認為全國最神靈的溫泉非此莫屬。蘇東坡在《游湯泉》詩後記中說:“……惟驪山當往來之衢,華堂玉雕,獨為勝絕”。給驪山溫泉以最高的評價,也給人們留下了無限遐思。
傳說當年安祿山為討好唐明皇,從范陽(今北京一帶)運來白玉,由能工巧匠雕成魚龍雁花草鑲嵌池中。池建成后,唐明皇急試入浴,腳踏進池中,攪動了池水,但見魚躍雁舞,花草浮動,樑柱上的石龍也似乎張牙舞爪地向他撲來,嚇得暈倒池邊。
第二天就急令工匠將這些石刻打掉磨光,只留下石雕蓮花。據《》上記載,原進水口裝有蓮花噴水頭,加上池內栩栩如生的魚龍花鳥雕,御魚塘設計建造十分講究,可惜這些石刻藝術今天再也看不到了。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楊玉環,有羞花閉月之貌。“只有天在上,更無山與齊”。“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竟迷得入宮的第二天早晨,唐明皇在寢宮“飛霜殿”就和她睡得很晚才起來,而且從此再不一早起來處理朝政。
貴妃池由一高一低兩個相連的溫池構成,兩個溫池水流獨立循環,水質清澈透明。相傳,在清湯泉行宮時這裡是貴妃沐浴的地方,慈禧太后就曾多次幸臨此池,故名曰“貴妃池”。貴妃池坐落在一個獨立的院落內,位處瑪瑙浴和火龍浴的旁邊。當你蒸完桑拿大漢淋漓的時候,浸泡溫泉不僅能緩解疲勞,清爽周身,而且對保養皮膚也有相當的好處。
評價
名女人的命運總是令人同情的。熟讀白居易詩篇官場失意的林則徐有一次路過陝西,專程前往馬嵬坡楊玉環的墓前憑弔,感嘆世事滄桑,紅顏薄命,為貴妃鳴不平,特意賦詩一首:
六軍何事駐征驂,
妾徠為君王死亦甘.
拋卻娥眉安將士,
人間從此重生男.
作為""之一,與同被男人們利用的美女西施貂蟬等相比,"英年早逝"不得善終的楊玉環的命運最慘。對"裙帶宰相"楊國忠的仇恨與報復被兵變者無情的地嫁到她身上,令人扼腕嘆惜。不過,美人貴妃為養顏頤壽長吃嶺南新鮮荔枝時想到過那些忠心耿耿活活累死還蒙在鼓裡曾為其日夜兼程快馬加鞭送美食的"驛站公務員"么?背著李隆基與陰謀家安祿山飲酒嘻嬉鬧乎所以行不軌之事;當老將哥舒翰統領人馬在潼關拒敵反賊一時不能得手你不懂軍事幹嗎向唐玄宗屢進讒言命唐軍"主動出擊"招致大敗使君臣倉惶出逃,想到過後來不可避免的報應么?因為貴妃不賢,使昔日的文化人編寫的名劇久演不衰,劇中的楊玉環兄妹被迫為李白研墨打扇,令台下觀眾開心一時。可見,寵幸與拋棄其實離得很近,與"紅顏"的作為大有關係,現代美女們也應深思.
雖說,楊貴妃與她周圍愛她害她的男人們早已一起化為糞土。雖說帝王之家從來沒有過真正的愛情。雖說貴妃池和貴妃墓並不寂寞,今天還在每日每時為陝西人民的旅遊事業默默地增加著收入,但滄桑巨變,像刮颶風,在貴妃池前留連,想起大唐
朝天寶年間,這裡曾經蜂飛蝶舞,風雲人物們盡情表演過的所有的悲喜故事,遊人的思緒,也就遠遠地去了.
西安臨潼華清池是中國著名的皇家園林之一,其唐御湯遺址是我國目前所發現的唯一一組皇家御用湯池遺址,湯池遺址中最有名的就是楊貴妃的御用湯池“海棠湯”。近日,西安市民宮先生髮現,原來的“海棠湯”不知何故被改名為“貴妃池”了,他認為改名后的含義不妥當。
■市民改為“貴妃池”缺少文化內涵
宮先生是一位熱愛古文化遺產的人,對我省許多古遺址的保護一直很關注。他說:“近日我去華清池,發現‘海棠湯’的名字改成‘貴妃池’了,使其原有的文化內涵蕩然無存。”
他認為:“海棠湯”是唐時的名稱,其中“湯”在古代專指溫泉,用在這裡,體現了此處溫泉資源豐富,也體現了大唐皇室對此處溫泉資源的開發利用。而改為“貴妃池”,從字面理解丟失了原本的含義。其二,取名“海棠”體現了
人們對美的嚮往,包含了人們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文化;而“貴妃”二字與之相比就有些媚俗,這樣一改,大唐文化的大氣也失掉了。
■華清池“貴妃池”可加深遊客印象
華清池唐御湯遺址發現於1982年,包括海棠湯、蓮花湯、星辰湯、太子湯、尚食湯等五組湯池。因白居易《長恨歌》中描寫楊貴妃“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的故事而聞名天下,每年吸引無數遊客來這裡領略體驗大唐盛世時的沐浴文化。
西北大學文博學院教授楊希義主要從事隋唐史的研究。他介紹,(清)乾露臨潼縣誌》中有這樣一段:“芙蓉湯,一名海棠湯。在蓮花池西,沉埋已久,人無知者,近修築始出,石砌如海棠花,俗呼為楊妃賜浴池。”可見,民間早有“貴妃池”的俗稱。
而據《華清池志》記載,曾鑲嵌在“楊妃池”門楣上的長0.71米,寬0.23米的刻有“楊妃池”字樣的石刻,書寫時間已無可考,可以說明其年代的久遠。唐代之後五代時期的徐寅在《》中也有“貴妃池裡玉蓮衰”的詩句。
楊希義說,從史料來看,“貴妃池”並不是現代人發明的名稱。“海棠湯”可能會使有些遊客忽視其原本的含義,改名為“貴妃池”或許更容易讓參觀者將遺址與那段歷史聯繫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