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海戰役

定海戰役

定海戰役分為第一次定海之戰與第二次定海之戰

第一次定海之戰發生於清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7月5日,是第一次鴉片戰爭初期,英國遠征軍為攻打定海與清軍發生的一場戰役。這場戰事最終以定海陷落英軍獲勝而告終,定海總兵張朝發,知縣姚懷祥等先後殉職。定海之戰為鴉片戰爭期間英軍攻佔的第一座城池,也是近代史上西方軍隊第一次佔領中國領土的戰鬥。

第二次定海之戰,發生於1841年9月26日。是英國擴大第一次鴉片戰爭階段,英國東方遠征軍第二次北上舟山群島與清軍發生的一場激烈的戰鬥。最終這起戰事最終以清軍失利告終,總兵王錫朋、鄭國鴻葛雲飛等先後在戰鬥中先後陣亡。

介紹


清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英國發動了鴉片戰爭,6月7日攻陷定海,知縣姚懷祥等殉職。1841年3月,定海總兵葛雲飛,壽春總兵王錫朋,處州總兵鄭國鴻率兵3000進駐定海,英軍退出。10月1日,英兵約四五千人餘人①大舉進犯定海,兵分三路,作為主力的左路進攻竹山門,中路炮轟震遠炮城作為牽制,右路攻佔大五奎山島,並建立野戰炮陣。在正面巨艦的炮轟牽制下,左路主力在曉峰嶺以西登岸,千餘敵軍遂兵分兩路,一路進攻曉峰嶺,王錫鵬戰死;一路進攻竹山,鄭國鴻戰死,右路軍向東進攻,由於清軍側面在鴉片戰爭中始終沒有堅固的防禦措施,使得英軍輕易突破,葛雲飛力戰而死,英軍右路軍得以攻佔東港浦。隨後英軍全軍攻向縣城,縣城守兵潰散,至此勝負已定。英軍損失微小,僅死2人,傷27人。②
此戰英軍戰術依舊是正面戰艦轟擊,側面陸軍抄襲,屢試不爽。這場戰役反映了清軍將領不懂得近代軍事,對西方軍事的巨大進步所知甚少,除了敵人船堅炮利以外就一無所知了。或有錯誤認識,比如清軍上下總以為英陸軍無能(腿部無法屈伸),而主要防範所謂的“漢奸”(實際上是當地無業貧困人員)③,而對英軍的登陸作戰防守不周,以致“百戰百敗”。三總兵英勇犧牲,清軍也的確做了頑強的抵抗,這雖然值得稱頌,但從另一個角度看,這卻是一個巨大的警告:近代戰爭再也不能如古代戰爭一樣單憑所謂兩軍交戰勇者勝了,近代戰爭的勝利因素要包含工業、社會制度、軍事思想等全方面的進步,光憑一時的勇氣和必死之心是不可能取得勝利的。然而清軍理解到這一層面畢竟太慢太晚,國恥仍然會繼續。
在曉峰嶺山崗上,還可以見到古炮台遺址。
註:
①《天朝的崩潰》:“…稱英軍兩萬、三萬的說法,見於《中西紀事》和《王剛節公家傳》,但此二者材料來源不明,疑為聽訛,且清朝官員屢有推卸戰敗之責之行。”據《天朝的崩潰》一書所述,英軍從廈門出發時,留下了500人駐守,而全軍4、5千人北上。
②英國文獻《鴉片戰爭》、《在華戰役記》所載不一,但總歸僅數人死,數十人傷而已,無大傷亡。
③《天朝的崩潰》:“鴉片戰爭中,清軍主帥屢屢大談漢奸助敵,但英國文獻對此卻極少記錄,至多不過雇中國人做苦力,實令人困惑。此問題的解決仍待智者高手。但我以為,此說流傳甚廣很可能因為清朝上下俱以為英軍不善陸戰,而將登陸之敵人想象成漢奸之故。”

地位


有學者認為,定海是英軍早就蓄意侵犯的目標,定海戰役是英國侵略者第一次以武力侵佔中國領土的大規模戰爭,也是清朝封建統治者在我國近代史上第一次喪師失地的敗仗。有學者認為,1840年7月5日,英軍大舉入侵定海,是鴉片戰爭爆發后一次較大規模的戰鬥。從某種意義上說,定海保衛戰應該是鴉片戰爭的重要戰場,但定海之戰是否標誌著鴉片戰爭的正式爆發以及它在鴉片戰爭中的確切地位,還有待於進一步的考證研究。一些學者指出,舟山發現的英軍合葬墓碑刻表明死者有416人。而此前有史料記載,鎮江戰役是鴉片戰爭中戰鬥最為激烈、雙方傷亡最慘重的一次,英軍共死37人、傷128人、失蹤3人。如果能確認英軍在定海戰役中死亡416人是事實,那就應該重新認識定海戰役在鴉片戰爭中的歷史地位,但這還需要尋找更多的物證。
與會者還以更寬廣的視野對定海戰役與鴉片戰爭的相關問題作了分析。一些學者認為,定海作為鴉片戰爭的戰場有其特殊地理位置的原因——這裡既是國防前線,又有中外交往特別是貿易往來的傳統;探討定海在鴉片戰爭中的地位,應深入研究舟山以及附近寧波地區對外交往的歷史。一些學者通過分析鴉片戰爭時期“鬼子”與“漢奸”等名詞的含義以及鴉片戰爭給中國社會帶來的變化,提出應深入研究鴉片戰爭時期定海人民的愛國主義精神。一些學者認為,在定海戰役中殉國的定海知縣姚懷祥是鴉片戰爭期間殉國的文官中較為重要的一位,應積極挖掘這方面的史料,對其作出正確評價。

血染豐碑


汪浙成
半山翠竹半山松,七分留岸陸,三分插海中,竹山門雄赳赳聳峙在舟山的定海城南。
竹山門是祖國東方的一座海上大門。那三總兵紀念塔,就是你門樓上高聳入雲的旗杆。你面對浩淼太平洋,身後綿延著富庶的錦繡江南,像偉岸的哨兵扼守在東海通往大陸的黃金水道上;
竹山門,是我軍民抗擊侵略者的一座血染的大門。一個半世紀前鴉片戰爭關鍵性的一仗——第二次定海戰役,就發生在這裡!
守衛定海的清軍將領葛雲飛,戰爭爆發前夕,正請假在蕭山老家守制。得知軍情,即赴前線。行前,他在父親留給他的兩把佩刀上,一把刻“昭勇”,一把刻“成忠”,表示牢記父親的教誨,奮勇殺敵,為國盡忠。他母親還為他親手染黑孝麻服,語重心長地叮嚀再三:“國之忠臣,即家之孝子!”葛雲飛就這樣穿著母親染黑的孝服,帶著父親的兩把佩刀,馬不停蹄地星夜馳往定海。
葛雲飛任定海總兵期間,深入海島,踏勘地形,提出對英軍入侵必須早作準備。他深諳清軍水師的脆弱,前次英軍侵犯定海,敵我雙方在海上炮戰僅對抗了短暫的九分鐘,我水師便全線潰敗,不得已只好將海上防務移至陸上,以岸防為主。然而,定海僅有的幾處岸防設施,英軍佔領時全被焚為廢墟。葛雲飛多次飛書鎮海大營撥款修復,無奈軍費不足,他只好又上書朝廷,請求預支自己三年俸銀,捐作防務經費。他還親自參加修炮台,築土城,與守兵一起抬土搬石,沒等全部竣工,英軍便再度侵犯定海,在竹山門前燃起了戰火。
第二次定海戰役從1841年9月26日至10月1日,經歷了6天6夜。前五日,英軍每次進攻都鎩羽而歸。清軍在武器裝備和軍事技術處於劣勢的情況下,仍能眾志成城,同仇敵愾,與葛雲飛和他兩位協防壽春總兵王錫朋和處州總兵鄭國鴻帶兵有方分不開。戰前,葛雲飛為鼓舞士氣,率將士陣前誓師。土城上龍旗獵獵,葛雲飛戰袍外套著孝服,站在隊前對天盟誓:“城亡與亡,誓死不離定海半步!”上千條粗礪的嗓音,聲震海山,響遏行雲,匯成一句話:
“城亡與亡,誓死不離定海半步!”
戰爭打響那幾天,正遇定海連日颱風,大雨滂沱,將士們甲衣濕透,仍意氣風發在雨中嚴陣以待。葛雲飛和大家一樣,徹夜不眠地在泥淖中巡邏查哨;海上被英軍封鎖,餉給不時,每人每天只有半斤乾糧充饑。葛雲飛與大家一樣忍飢守城。9月29日那天,是農曆八月十五中秋節,英軍炮擊剛一停落,定海民眾便自發上火線來慰問。提籃挑擔的送飯隊伍綿延數里,還特地熬了參湯給葛雲飛喝,但他堅拒不受。百姓和士兵見葛總兵孝服上全是泥水,臉頰瘦削,眼睛布滿血絲,紛紛圍上來勸飲。葛雲飛感動得熱淚盈眶。“公等隨我守城,忍飢殺賊,我何忍一人獨飲乎?”將參湯倒入旁邊小河裡,與眾將士一起用手捧喝。
作為守衛海島的指揮官,葛雲飛十分清楚火炮的重要作用。為了提高命中率,每戰親自操炮。第一天與英軍在竹山門前接仗,他見英艦氣焰囂張,怒不可遏,迎頭一炮,將敵首艦大桅轟為兩截,砸死英軍十餘人,敵艦慌忙調轉船頭逃去。夜裡海上起霧,葛雲飛料知英軍必來偷襲,便守在炮位旁。凌晨3時,他聽見霧中隱隱傳來船頭遇風的吃水聲,估計敵人已進入炮火的殺傷距離,立即發炮射擊。敵艦彈藥艙中彈爆炸,大火衝天,英軍紛紛跳水逃命,傷死無數。
然而葛雲飛也清醒地意識到,這種局面難以持久。倘若鎮海大營的援軍不及時趕到,後果便不堪設想了。
第六天颱風過去,雨住風停。英軍從廈門調來兵力,竹山門外艦艇增至30艘,並調整了兵力部署。拂曉時分,英軍在大霧掩護下兵分三路:一路正面佯攻土城,牽制葛雲飛;一路攻打鄭國鴻扼守的竹山門;第三路乃是進攻重點,迂迴包抄王錫朋駐守的曉峰嶺,奪取定海制高點,使部署在土城上的正面火炮失去作用。天剛放亮,十裏海疆,頓時炮聲震天,戰雲飛涌,殺聲四起。葛雲飛一面在城頭沉著督戰,一面傳令竹山門、曉峰嶺兩處加緊防守,拼力截殺。
中午時,他發覺各處炮聲終於漸漸稀落下去,意識到凶多吉少。俄頃,哨探接連來報,方知陣地都已失守。派去大營求援的信使,這時竟又兩手空空回來了。他感到是最後關頭,決定以死報國。這時,佔領竹山門的英軍山洪般朝土城涌下來,葛雲飛急令炮手開炮,可城上炮位都是面向大海固定住的。炮手奮力搬扳仍紋絲不動。情急之下,葛雲飛上前掇抱炮身,猛一發力,竟將這大鐵疙瘩轉了個向,隨即便操炮發射,一直打到炮身紅透,無法再打。這時英軍已沖至跟前,大炮用不上了,他縱身跳上城頭,一聲大喝:
“好漢子,快跟我殺賊去!”
城上僅有的二百名守軍,各持快刀,發一聲“殺!”像陣旋風跟著葛雲飛,勇猛地沖入十倍於自己的敵群!
竹山門下展開了一場驚天動地的廝殺。刀光劍影,兵刃相擊,錚錚然響成一片。沖在最前面的葛雲飛見迎面上來個手舉綠旗的英軍頭目,喝一聲“逆賊終污吾刀!”手起刀落,連人帶旗杆一劈兩斷。由於用力過猛,快刀斷成兩截,忙從腰間抽出兩把佩刀,揮舞著一路殺將過去,莫人敢近,一直殺上竹山門,從崖上縱身跳下一英軍小頭目,手舉長刀,照著他臉劈來。葛雲飛舉刀一撥,長刀從右邊呼的劈過,削去他半張臉,竟渾然不覺。小頭目見葛雲飛剩著半個血淋淋的面孔,仍豪氣不減,揮刀直取自己,驚駭得都傻愣了。這時斜刺里躥出一扛抬炮的敵兵,對著他背上放了一炮。鐵質實心的炮彈從後背射進,前胸穿出,留下個碗盞大的血洞,頓時血涌如注。圍上來的英軍用長槍瘋狂朝他身上亂戳。葛雲飛前後左右身中40餘槍,渾身血染,仍倚崖屹立在竹山門上,鬚髮怒張,一目如炬,雙手高擎著兩把佩刀,彷彿繼續在抗擊著侵略軍!
血戰六晝夜的定海戰役就這樣悲壯地失敗了。這是鴉片戰爭中敵我雙方參戰人數最多、規模最大、交火時間最長、傷亡人數也最慘重的一次戰役。葛雲飛、王錫朋、鄭國鴻三總兵同日殉國,麾下5800名守軍無一變節投降。將士捐軀,忠魂昭昭。至今竹山門上,仍然到處是一座座陣亡的無名將士合葬墓。
這一仗深深打痛了所有中國心。康乾盛世的天朝中國,從此開始了屈辱的挨打歷史。這一仗也打開了中國人的眼睛,從此將目光投向世界,踏上追尋強國富民的探求之路。
竹山門啊,你是聳立在我國近代史上一座血染豐碑!

不屈定海


葉辛
舟山群島是祖國最大的群島,明代就叫舟山。
到了清朝,只因康熙皇帝覺得,舟山的地形像一艘船在海洋中漂浮著,似有輕舟蕩漾、搖擺不定之感,於是就下詔改“舟山”為“定海山”,賜名定海縣
定海歷史悠久,民風淳樸。千百年來,勤勞樸直的舟山人在這裡繁衍生息,安居樂業。正如流傳至今的歌謠所說:“農家結屋傍城濠,沿街聽賣碗兒糕。”街頭巷尾朗朗的童謠,更把這一幅風情畫描繪得形象生動:“正月放鷂子,二月剝瓜子,三月清明抬轎子,四月種田插秧子,五月吃粽子,六月熱天扇扇子……”呈現出一派安寧祥和的生活景象。
舟山群島星羅棋布地散落在長江口東海之濱,地處中國沿海的中部,兼有政治、軍事、交通、商貿上的幾大優勢。在19世紀,對急欲向外擴張的英國來說,軍事上的戰略地位尤顯重要。他們認為舟山群島是廣州與北京的中段,接近幾條通航的大河河口,能給侵華遠征軍提供一個設立司令部的合適地點。故而,1700年開始,英國就一而再、再而三地向中國政府提出設立商館、讓給島嶼、開放舟山等地為通商口岸等等要求,表現出對舟山群島強烈的覬覦之心。
在他們的無理要求遭到清王朝斷然拒絕之後,1840年,英國政府發動鴉片戰爭,悍然下達佔領舟山群島的命令。從此,一場暴風雨降臨到定海人民的頭上。
這一年7月5日下午2時,英國侵略軍首先向定海道頭髮動炮擊。定海總兵張朝發率水師2000餘人迎戰失利,壯烈犧牲。縣令姚懷祥率領軍民在城內繼續頑強抵抗。終因寡不敵眾,次日凌晨定海東門被裝備精良的英軍攻陷,姚懷祥退到北門,滿懷“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一腔悲憤,在定海城北投梵宮池殉國。這就是鴉片戰爭中的第一次定海之戰。
英軍進入定海城以後,定海人民奮起反抗,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拋擲磚石,污染水源,堅壁清野。英軍得不到新鮮食物和清潔的飲用水,官兵中疫病流行,從7月到12月短短半年時間,總共4000人的佔領軍中,患病的竟多達5000多人次,死亡448人。
1840年9月16日,正值秋天,英陸軍上尉安突德在定海城西北青嶺嶴上測量地形,偷繪地圖,被定海鹽倉青嶺村村民包祖才發現。包祖才鳴鑼喊來鄉親,並同其弟包阿四等一起,將安突德活捉。鄉親們興高采烈,把安突德押送到清軍大營。這個俘虜成為以後中英談判的重要條件之一。
1841年2月23日,定海鎮總兵葛雲飛、壽春鎮總兵王錫朋、處州鎮總兵鄭國鴻,率官兵3000,擺開陣勢,前去收復失地。7個多月來,英軍日夜驚恐不安,如今見三總兵的部隊聲勢浩大,而己方卻戰線過長,兵力不足,只得於1841年2月25日撤出定海城。
可是,舟山對於英國侵略者來說,實在太重要了,他們豈肯輕易放棄。1841年9月26日,英軍又集中了29艘艦艇,4000多侵略軍,向定海城氣勢洶洶地撲來。
三總兵率清軍5800餘人,齊心協力,與侵略軍浴血奮戰了整整六天六夜。這六天六夜啊,槍炮聲、廝殺聲伴隨著沉悶的雷聲響個不停,傾盆大雨晝夜狂泄,狂風咆哮著搖撼每一戶人家的門窗,定海古城的街巷裡發出聲聲嗚鳴,平地積水淹過膝蓋。舟山人民眼見得定海守軍吃飯都困難,紛紛冒著生命危險,把飯菜送到前線,同守軍並肩作戰。
六晝夜血戰,身先士卒的三總兵葛雲飛、王錫朋、鄭國鴻同日壯烈殉國,所率5000多將士,也將英雄的熱血灑在疆場上,充分地昭示著中國人民不可侮、中華疆土不可侵的浩然正氣和偉大的民族精神。
風雨泣英烈,草木悲壯士。
定海城第二次被英軍侵佔。不屈的舟山人民紛紛揭竿而起,前仆後繼,開展保家衛國的鬥爭。1842年6月7日,定海縣36嶴的老百姓齊集神廟,訂立盟誓,發布了2000字長的《定海縣人民告白》,號召全體舟山人民行動起來:齊心抗擊英軍。各地群眾紛紛組成船勇、舵勇、槍勇、水勇,在城裡、在海上、在郊外,阻擊英軍,伺機殺敵。英國侵略軍士氣一天比一天低落,處境一天比一天被動,日子一天比一天難熬。最後,英軍又一次被迫退出定海。
160多年過去了,經受過歷史暴風雨吹打的定海城,依然屹立在東海前沿。今天,我們可以告慰先人的是,舊中國有海無防、軍無戰力的歷史,已經一去不復返了。在當年浸透烈士鮮血的山嶺上,建起了三忠祠和鴉片戰爭紀念館,以紀念先烈,永昭後世。
今天的定海,江山似錦,風景如畫。
不屈的定海在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