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陽路街道

南陽路街道

南陽路街道,隸屬於河南省鄭州市金水區,地處金水區西部,東起黃河北街與經八路街道相鄰,南至崗杜街與大石橋街道相鄰,西至二環道及朱屯與中原區桐柏路街道相鄰,北至紅專路及孟寨南街與南陽新村、文化路街道相鄰,總面積3.4平方千米。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前,南陽路街道境域為鄭縣縣府所在地;1961年10月,金水公社崗杜分社和鄭紡機分社合併成立南陽路街道。截至2011年末,南陽路街道城鎮常住人口有7.09萬人。截至2020年6月,南陽路街道下轄10個社區,街道辦事處駐北苑社區東三街16號。

2011年,南陽路街道財政總收入2.4億元,比2010年減少20%;實現工業增加值3.4億元,比2010年增長60%;出口創匯3075萬美元,比2010年增長150%。

建置沿革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前,為鄭縣縣府所在地。
1949年後,成立鄭州市三區崗杜街政府。
1955年,更名崗杜街道,
1958年3月,劃歸二七區管轄。
1960年4月,屬金水公社。
1961年10月,金水公社崗杜分社和鄭紡機分社合併成立南陽路街道。
1968年,成立南陽路革命領導小組。
1971年,成立南陽路革命委員會。
1979年,恢復南陽路街道。

行政區劃


截至2011年末,南陽路街道下轄北苑、亨利、豐樂、暉達、新同樂、花園、鄭紡機、福樂、陽光、西彩10個社區,崗杜、大孟砦2個行政村;設有280個居民小組,5個村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南陽路街道下轄10個社區:陽光社區、西彩社區、暉達社區、新同樂社區、豐樂社區、北苑社區、亨利社區、鄭紡機社區、福園社區、漢飛社區,街道辦事處駐北苑社區東三街16號。

地理環境


地形地貌

南陽路街道地勢西北高東南低。

人口


2010年,南陽路街道人口有71979人。
截至2011年末,南陽路街道城鎮常住人口有7.09萬人,另有流動人口11903人。總人口(含流動人口)中,男性42200人,佔50.8%;女性40800人,佔49.2%;14歲以下9586人,佔11.6%;15—64歲6.64萬人,佔80%;65歲以上6912人,佔8.4%;以漢族為主,達8.17萬人,佔98%;有回、滿、蒙古、土家、壯、維吾爾、苗、侗、哈尼、藏、白等14個少數民族,共2084人,佔2%。2011年,南陽路街道人口出生率9.2‰,人口死亡率5.4‰,人口自然增長率3.8‰,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24240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南陽路街道財政總收入2.4億元,比2010年減少20%,其中區級財政收入0.9億元,比2010年減少29%。

工業

截至2011年末,南陽路街道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家,職工500餘人;全年實現工業增加值3.4億元,比2010年增長60%。

商貿

2011年,南陽路街道出口創匯3075萬美元,比2010年增長150%,主要產品有紡織品、工藝檯布、鞋、羊皮、大豆分離蛋白、生薑、大蒜、脫水蔬菜、筆記本、鋁箔汽車配件、工程機械、配件、熒光棒等,銷往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俄羅斯、印度、希臘、波蘭、韓國等國家和地區;按貿易方式劃分,一般貿易出口2432萬美元,加工貿易出口643萬美元。

金融業

截至2011年末,南陽路街道有15家金融機構在境內設立了分理處,有證券公司營業部1家。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截至2011年末,南陽路街道有職業高中1所,在校學生468人,專任教師138人;初中1所,在校學生1271人,專任教師73人;小學4所,在校學生5059人,專任教師230人。南陽路街道主要學校有河南省經貿學校、鄭州市71中、金水區黃河路第二小學、金水區南陽路第一小學、金水區沙口路小學、金水區利智學校。

體育事業

截至2011年末,南陽路街道有體育健身場所24處,健身器材202件。

醫療衛生

截至2011年末,南陽路街道有社區醫療服務中心1個,醫療衛生服務站4個。

社會保障

2011年,南陽路街道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為223戶,人數421人,支出109.7萬元,比2010年增長3.4%,月人均補助220元,比2010年增長6.3%;城市醫療救助22人次,城市生活無著落人員救助3人次;國家優撫、補助各類優撫對象113人,撫恤事業費支出57萬元,比2010年增長39.2%。2011年,南陽路街道新增就業人員2420人,1216名下崗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593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人數498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1%;參加城鎮居民醫保1902人,比2010年末增加623人;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126人。
南陽路街道
南陽路街道

交通


南陽路街道主要交通幹線有黃河路、南陽路、海灘街、紅旗路、盂砦南街等。
南陽路街道
南陽路街道

歷史文化


地名由來

南陽路街道因境內有主幹道南陽路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