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錐蟲病
非洲錐蟲病
非洲錐蟲病是布氏錐蟲經舌蠅(俗稱采采蠅)叮咬而傳播的人獸共患寄生蟲病人獸共患寄生蟲病。非洲錐蟲病為原發性,起源於布氏錐蟲經舌蠅(俗稱采采蠅),經過其叮咬而傳播,非洲東部、西部、中部的地區發病率高。非洲錐蟲病可發生於機體的多個部位,以心臟和神經最為常見。臨床主要表現為皮疹、發熱、頭痛、關節痛、肢體痛等。非洲錐蟲病主要的治療方法是藥物治療。腦脊液無異常者經治療預后良好。腦脊液明顯異常者預后不良。非洲錐蟲病如果發生神經損傷,可引起共濟失調、震顫、痙攣、嗜睡。
● 感染科
● 非洲錐蟲病為布氏錐蟲感染導致的原蟲感染病。
● 傳播媒介為布氏錐蟲經舌蠅(俗稱采采蠅),經過其叮咬而傳播。
● 非洲東部、西部、中部的地區發病率高。
● 非洲錐蟲病可發生於機體的多個部位,以心臟和神經最為常見。
● 皮膚腫脹、發熱、頭痛、關節痛、肢體痛等為主要臨床癥狀。
● 非洲錐蟲病如果發生神經損傷,可引起共濟失調、震顫、痙攣、嗜睡。
● 確診非洲錐蟲病需要進行病原檢查、血清學診斷。
● 病原學檢查:可採用塗片檢查法,取血液塗片染色鏡檢。當血中蟲數多時,錐鞭毛體以細長型為主,血中蟲數因宿主免疫反應減少時,則以粗短型居多。也可取淋巴液、腦脊液、骨髓穿刺液、淋巴結穿刺物等作塗片檢查。
● 血清學診斷:常用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LISA)、間接熒光抗體試驗和間接血凝試驗等方法,實驗結果陽性。
● 醫生根據典型的臨床表現和病原檢查結果診斷本病。
● 非洲錐蟲病可發生於機體的多個部位,以心臟和神經最為常見。
● 皮疹、發熱、頭痛、關節痛、肢體痛、睡眠紊亂、行為異常等為主要臨床癥狀。
● 血液塗片染色鏡檢。當血中蟲數多時,錐鞭毛體以細長型為主,血中蟲數因宿主免疫反應減少時,則以粗短型居多。也可取淋巴液、腦脊液、骨髓穿刺液、淋巴結穿刺物等作塗片檢查可見錐蟲。
● 本病需要與蜂窩織炎、瘧疾、傷寒、回歸熱等疾病進行鑒別。
● 如果出現嗜睡、共濟失調等癥狀,應及時到醫院就診。
● 醫生通過病原檢查、血清學診斷學檢查等可以進行診斷和鑒別診斷。
● 非洲錐蟲病治療以藥物治療為主,如伴有感染應同時使用抗生素等藥物治療。
● 使用抗生素等藥物控制感染。舒拉明對本病早期療效良好。
● 非洲錐蟲病如果發生神經損傷,可引起行為異常、共濟失調、震顫、痙攣、嗜睡、身體逐漸衰弱。
● 非洲錐蟲病經過藥物治療,腦脊液無異常者經治療預后良好。腦脊液明顯異常者預后不良。
● 加強管理家畜。
● 消滅舌蠅(采采蠅),清除灌木林,噴灑殺蟲劑等措施。
● 注意個人衛生,保持清潔。
● [1] 李蘭娟,任紅。傳染病學.8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3.
● [2] 魏來,李太生。內科學:感染科分冊。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