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種

漢語詞語

龍徠種,漢語詞語,讀作lóng zhǒng,名詞,解釋為龍所傳種或指駿馬。

引證釋義


1、龍所傳種。
北周·庾信 《春賦》:“馬是天池之龍種,帶乃荊山之玉梁。”
2、指駿馬。
《魏書·吐谷渾傳》:“青海周回千餘里,海內有小山,每冬冰合后,以良馬置此山,至來春收之,馬皆有孕,所生得駒,號為龍種。”
徠宋·蘇軾 《韋偃》詩:“龍種尚與駑駘游,長秸短豆豈我羞。”
清·納蘭性德 《擬古詩》之二六:“天閑十萬匹,對此皆凡材。傾都看龍種,選日登燕台。”
3、比喻俊傑。
晉·習鑿齒 《襄陽耆舊傳·龍種來歸》:“龐煥去官還鄉,里人曰:‘我家池裡龍種來歸。’”
4、指帝王的子孫。
《隋書·房陵王勇傳》:“長寧王儼,勇長子也。誕乳之初,以報高祖,高祖曰:‘此即皇太孫,何乃生不得地?’ 雲定興奏曰:‘天生龍種,所以因雲而出。’時人以為敏對。”
唐·張說 《贈陳州刺史義陽王神道碑》:“王諱琮字某,文帝之孫,紀王之子,龍種異品,鳳毛秀色。”
清·葉廷琯 《吹網錄·明潞王畫蘭石刻》:“滄桑已換紅羊刼,龍種五王從此絕。”
5、竹的別名。
唐· 陳子昂 《與東方左史虯修竹篇》:“龍種生南嶽,孤翠郁亭亭。”

相關詞語


同音詞

朧腫、癃腫、躘踵、礱冢

近音詞

隆重、龍鍾、隆中、躘蹱、隴種、儱偅

開頭相同

龍虵、龍驤虎嘯、龍泥印、龍蛇之詩、龍文劍、龍蛇飛舞、龍腹竹、龍幡、龍具、龍韜、龍芽、龍窟、龍舞、龍釧、龍沙、龍涎、龍鶴、龍戰魚駭

結尾相同

避乖龍、攀龍、小龍、敦煌五龍、合龍、元龍、曼衍魚龍、盤龍、諾龍、三人一龍、句龍、附鳳攀龍、鴨嘴龍、匣龍、馬如游龍、木禺龍、白耳龍、水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