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部山古建築群

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戶部山古建築群,位於江蘇省徐州市雲龍區項王路狀元街交叉口,始建於明朝天啟四年(1624年)。

戶部山古建築群古建築因山就勢,參差錯落,構思巧妙,建築形式以傳統四合院為主,既有北方四合院的規整劃一,又有南方民居的曲折秀美。牆體多用青石與青磚,梁架用材碩大,雕樑畫棟,琢刻精細,風格獨特。戶部山古建築群是蘇北乃至蘇魯豫皖接壤地區少有的一處古民居建築群,古建築反映了古城徐州明清數百年的建築風貌。

2006年5月25日,戶部山古建築群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06年起,徐州市開始保護修復崔家大院。

歷史沿革


明清兩代,為避黃泛,地方官紳富賈不惜重金在戶部山周圍擇地建宅,中等富戶也爭相效仿。
明末至民國初年,戶部山周圍高宅大院密布,民居鱗次櫛比。
民國初年,戶部山部分建築進行大修和擴建。
“文化大革命”后,崔家大院逐漸成為多姓居住的大雜院。
20世紀90年代拆遷改造前,崔家大院除上院房屋保存較好外。客屋院用作辦事處辦公房。下院許多房屋都被拆除改造。房屋上裝飾性的建築構件更在“文化大革命”期間被破壞殆盡。
2000年4月,徐州市政府利用余家大院和霍家大院建成了徐州民俗博物館。
戶部山古建築群
戶部山古建築群
2006年起,徐州市開始保護修復崔家大院。

建築特色


戶部山古建築群既有北方四合院的規整劃一,又有南方民居的曲折秀美。牆體多用青石與青磚,梁架用材碩大,雕樑畫棟,琢刻精細,並有“里生外熟”的建築方式。所謂“里生外熟”是指壘砌的牆體分為兩層,外層為磚砌的清水牆,內層為土坯,這種建造方式既降低了造價,又能起到很好的保溫作用,使房間內冬暖夏涼。戶部山古民居的屋脊也具有不同於南北方的中性美,線條即不像北方那樣平鋪直敘,上翹的弧度也沒有南方建築那麼誇張。
戶部山古建築作為依山而建的民居,“鴛鴦樓”的建築形式成了戶部山古民居的一大創舉,由於戶部山古民居多依山而建,為充分利用地形地勢,減少工程量,在落差較大的地方,建造了這種獨特的鴛鴦樓。這種樓分為兩層,上下疊壓,底層牆體部分利用了原有山體,樓內天梯,樓上樓下的門朝向相反。
戶部山古建築群
戶部山古建築群

主要景觀


綜述

戶部山古建築群
戶部山古建築群
戶部山古建築群保存較完整的古民居院落11處500餘間,包括崔燾翰林府、李蟠狀元府、鄭家大院、翟家大院、余家大院、李家大樓、魏家園、閆家院、劉家院、老鹽店等。

李蟠狀元府

戶部山古建築群李蟠狀元府
戶部山古建築群李蟠狀元府
李蟠狀元府位於江蘇省徐州市雲龍區勞動巷20號。原狀元府有四進院落,佔地面積6700平方米,坐北朝南。大門前原有兩根旗杆和兩個圓形石鼓,大門上立有兩塊“狀元及第”匾,正廳懸掛“鰲頭獨步”匾。宅內廳、堂、樓、閣、廂房、后花同一應具有,房屋300餘間。現存中路三進,依次為大門、過廳、內影壁、客廳、靜廬。李蟠狀元府佔地面積4560平方米.建築面積1230平方米,主要建築靜廬,面闊三間10米,進深七檁6.2米,硬山頂。

崔家大院

戶部山崔家大院
戶部山崔家大院
崔家大院位於徐州市區戶部山西坡。是明清時期兩位翰林崔海和崔燾的宅第。因門前小廣場上矗立著兩個高大的旗杆。上面懸掛著大大的“崔”字。民間稱為崔旗杆。崔家大院為崔氏家族在徐州的聚居地。崔家大院下院和上院的前半部。東西長112米。南北寬44米。佔地5500餘平方米。建築面積2750平方米。有12個四合院。有單體房屋57座。有房屋156間。

價值意義


戶部山古建築群是蘇北乃至蘇魯豫皖接壤地區少有的一處古民居建築群,古建築反映了古城徐州明清數百年的建築風貌,其中崔燾翰林府大客廳是徐州地區僅存最能代表徐州區傳統工藝特色的磚木結構廳堂建築,具自很高的研究價值。

保護措施


戶部山古建築群
戶部山古建築群
2006年5月25日,戶部山古建築群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13年8月,徐州市文廣新局按照徐州市委、市政府關於做好戶部山古建築群保護和使用的工作部署,編製了《徐州市戶部山古建築使用方案》。

文化活動


明朝天啟四年(1624年),徐州戶部分司署主事張璇為避水患遷往戶部山上。戶部山因靠近城池,有錢有勢的官宦之家和富賈豪門紛至沓來,成為了富戶們爭相趨居之地,久之,在戶部山居住便成了富貴和身份地位的象徵,所以有“窮北關,富南關,有錢人住戶部山”的俗語。古時戶部山周圍是活躍的商業區和蘇魯豫皖交界地區最大的貨物集散地。

旅遊信息


地址:戶部山古建築群位於江蘇省徐州市雲龍區項王路狀元街交叉口。
交通:乘坐徐州公交14路,32路,33路,37路,46路下行,611路,63路,7路,7路附,91路,游3路到戶部山站下車。
門票:3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