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軍

隸屬西北野戰軍建制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4軍是解放戰爭時期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一支野戰部隊,前身是西北野戰軍第4縱隊,隸屬西北野戰軍建制。

目錄

簡介


1947年9月21日,陝甘寧晉綏聯防軍決定,以所屬警備第1、第3旅和騎兵第6師(實為步兵師)共1.1萬餘人,在陝西省_邑(今旬邑)縣組成西北野戰軍第4縱隊。王世泰任司令員,張仲良任政治委員,閻揆要任副司令員兼參謀長,李宗貴任政治部主任。后孫超群任副司令員,朱輝照任副政治委員,張文舟任參謀長。縱隊組成后,即會同第2縱隊出擊黃龍山區,攻克白水、韓城、宜川等地。11月北上,向三邊挺進,連克寧條梁、安邊等地。12月轉至安塞縣華子坪、侯家河灣一帶進行新式整軍。
1948年2月,在宜川戰役中,參加瓦子街地區打援。4月中旬~5月中旬參加西府隴東戰役,先在扶風至青化鎮一線抗擊西援寶雞的國民黨軍裴昌會兵團和在鎮原縣以東屯子鎮地區接應第6縱隊教導旅突圍,而後擔負掩護西北野戰軍主力向東轉移的任務。5月下旬,第4縱隊轉至_邑縣土橋塬地區整訓。8~11月,先後參加澄_、荔北戰役和冬季戰役。1949年1月,陝甘寧晉綏聯防軍區所屬警備第4旅撥歸第4縱隊建制。2月1日,根據中央軍委1948年11月1日關於統一全軍編製及部隊番號的命令,西北野戰軍第4縱隊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4軍,隸屬第一野戰軍。王世泰任軍長(后張達志),張仲良任政治委員(后高錦純),孫超群任副軍長,朱輝照任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后李宗貴任政治部主任),張文舟任參謀長(后姚知一)。警備第1旅和騎兵第6師一部,警備第3旅、警備第4旅和騎兵第6師一部,依次改編成第10、第11、第12師,共1.9萬餘人。部隊整編后,先後參加西北春季戰役和陝中戰役。6月中旬,第4軍編入第2兵團,后在關頭、儀井、臨平及涇陽以北地區抗擊國民黨軍向西安的反撲。7月中旬參加扶_戰役,擔任截斷國民黨軍退路的任務,保障野戰軍主力聚殲其4個軍。接著乘勝西進,攻克蔡家坡、岐山、寶雞等城鎮。下旬由寶雞地區出發,向蘭州挺進。8月21日參加蘭州戰役,25日攻佔蘭州外圍沈家嶺、狗娃山,26日拂曉攻入蘭州城西關,對戰役的勝利起了重要作用。9月初,第12師留駐蘭州,擔負警備任務;軍主力西進河西走廊,19日進駐武威。10月,第4軍移駐臨洮、臨夏地區執行剿匪任務,並抽調部隊參加修築天(水)蘭(州)鐵路。1952年9月,第4軍番號撤銷,軍部改編為中央軍委城防高射炮兵學校,第10師師部改編為炮兵第10師師部,其部隊編入第11師,第12師改編為鐵路公安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