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女兒
1949年凌子風、翟強執導電影
《中華女兒》是東北電影製片廠攝製、凌子風、翟強執導的戰爭電影,由張錚、岳慎等主演,於1949年12月10日至16日在亞洲婦女大會獻映,1950年1月正式公映。
該片講述了“九·一八”事變后,東北淪陷,冷雲、胡秀之等抗聯女戰士為抵抗侵略者獻出寶貴生命的故事。
1936年秋,東北人民因不堪忍受日本帝國主義的殘暴統治,奮起反抗。他們紛紛投奔抗日聯軍,打擊日寇,一群從事不同勞動的婦女也因此走到了一起。女戰士胡秀之的丈夫被日本鬼子燒死,為了給親人和鄉親們報仇,她參加了抗日聯軍。胡秀之參加了消滅樓山鎮據點的戰鬥,在完成破路任務時負傷,她躲過了敵人的搜捕,堅持爬回了部隊營地。在夏季的密林里,她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女指導員冷雲的丈夫周小隊長接受了組織的任務,到敵占區做秘密工作,不幸被捕犧牲。消息傳來,冷雲雖然十分悲痛,但她仍然接受了炸毀敵人軍火列車的艱巨任務。女戰士們成功地炸毀了敵人的軍火列車,在完成任務回來的路上,突然發現大批敵人正在向抗聯大隊的營地行進,企圖偷襲,情況十分緊急。冷雲一面派人給大隊送信,讓大隊轉移;一面率領著幾個戰士們邊打邊走,將敵人引到了牡丹江邊。在槍林彈雨的激戰中,許多戰友都犧牲了。最後只剩下了冷雲、胡秀之等八個女戰士。冷雲犧牲后,胡秀之扔出了最後一顆手榴彈,女戰士們拼光了最後一顆子彈。在彈盡糧絕的情況下,她們砸碎了心愛的步槍,面對著像野獸一樣嚎叫敵人,義無反顧地跨進了滔滔的牡丹江水,視死如歸,英勇就義。
中華女兒劇照
演員表
角色名 | 演員名 | 配音 | 備註 |
---|---|---|---|
胡秀之 | 張錚 | ||
冷雲 | 岳慎 | 指導員 | |
安大姐 | 柏李 | ||
楊淑貞 | 秦布革 | ||
小王 | 周蘇菲 | ||
黃桂芬 | 薛雁 | ||
小金 | 孫月枝 | ||
小於 | 周瑩箴 | ||
張勇 | 於洋 | ||
王大隊長 | 翟強 | ||
陳小隊長 | 李超 | ||
周小隊長 | 金風 | ||
劉昌 | 王英 | ||
十家長 | 革永庄 | ||
偽警察 | 武愚 | ||
老鄉 | 杜德夫 | ||
抗聯戰士 | 劉武縣 | ||
抗聯戰士 | 李先覺 | ||
抗聯戰士 | 牛景純 | ||
抗聯戰士 | 岳忠華 | ||
抗聯戰士 | 劉晶昆 | ||
抗聯戰士 | 張有慧 | ||
抗聯戰士 | 關航 | ||
抗聯戰士 | 杜鳳霞 |
職員表
總導演 | 凌子風、翟強 |
---|---|
編劇 | 顏一煙 |
攝影 | 錢江 |
場記 | 武愚 |
角色介紹
胡秀之
演員張錚
普通農村婦女,在丈夫慘遭日寇殺害后,滿懷國恨家仇毅然參加抗聯,從一個封建小媳婦成長為一位女戰士,經過艱苦戰鬥鍛煉考驗,終於光榮加入中國共產黨。面對敵人,她表現得勇敢、視死如歸。
冷雲
演員 岳慎
抗聯的女指導員,知識分子出身 。她的丈夫周小隊長到敵占區做秘密工作,不幸被捕犧牲。消息傳來,她雖然十分悲痛,但仍然接受了炸毀敵人軍火列車的艱巨任務。在完成任務回來的路上,為阻止敵人進攻大隊營地,她帶著戰士們將敵人引到江邊,壯烈犧牲。
安大姐
演員柏李
抗聯女戰士。她本是朝鮮人,為了抗擊日本侵略者加入東北抗日聯軍,與中國同志們同甘共苦。她能歌善舞,穩重、溫和,很關心新戰士胡秀之,幫助秀之處理腳傷。
張勇
演員於洋
年輕的抗聯戰士,勇敢無畏,膽大心細,開朗活潑。在冷雲指導員帶領下,完成了多項艱巨任務。在最後的戰鬥中為掩護抗聯女戰士們撤退而英勇犧牲。
創作背景
該片的誕生源於中共中央宣傳部於1948年11月發出的《關於電影工作給東北局宣傳部的指示》。根據指示精神,東北電影製作廠加緊相關劇本的組織和拍攝工作,調遣人員進行“寫工農兵”的創作,其中的“兵”就是指東北抗日民主聯定罪。抗聯將領、時任松江省人民政府主席的馮仲雲建議東影用電影形式表現抗聯事迹。這一創作任務交給於敏和顏一煙,二人後來分別編寫了《趙一曼》和《中華女兒》 。
劇本創作
顏一煙一開始接到劇本創作任務時頗為意外,因為她剛調到東影,而且之前從未做過編劇。時任東影黨總支書記兼藝術處長的陳波則激勵她擔負起黨交給的任務。在陳的鼓勵下,顏一煙馬上趕赴東北各地搜集抗聯材料,歷時五個多月,涉足十多個城市,訪問了一百多位參加過抗聯的戰士。她還特意鑽過密林,體驗抗聯的游擊戰鬥生活。在採訪中,“八女投江”的故事最令顏一煙感動併產生創作衝動。
由於八位女英雄是普通指戰員,顏一煙在採訪時未能獲得關於她們生平的詳盡材料,只知道冷雲以前是佳木斯的小學教員,做過地下工作,與丈夫一起到了抗聯,胡秀之打仗英勇,八人中有兩位朝鮮同志,其中一人姓安。在創作劇本時,她根據所搜集的關於抗聯的眾多素材為女英雄們設計了身世和表現,但最後“投江”的情節是完全真實的。初稿完成後,她交給馮仲雲審查,特別問及八位烈士的生前事迹如此編寫是否妥當,得到了馮仲雲的肯定回答。劇本原名《抗聯的女兒》,經長春市委領導建議,改為《中華女兒》並交由凌子風執導。
劇本調整
接到拍攝任務后,凌子風先認真研究了劇本。他認為,劇本給每個人寫了一段身世,是平均主義的做法,等於沒有重心的八幕戲。於是,他提出修改劇本,選擇胡秀之作為代表人物著重刻畫。顏一煙起初不同意,但經過考量還是決定服從導演的意見。於是,由凌子風直接操刀修改劇本。他為胡秀之設計了剪去象徵“封建疙瘩”的舊式髮髻、第一次行軍禮手心向外等細節和負傷后強忍劇痛追趕隊伍的情節以展示其成長過程。
拍攝手法
進入實際拍攝時,凌子風確定以紀實手法和原生態風格加以表現,特意率領全體演職員開赴東北鏡泊湖地區的原始密林,深入抗聯當年戰鬥過的地方體驗生活,並完全運用當地實景進行拍攝,就連戰鬥場面也是真槍實彈。由於是第一次拍電影,凌子風沒有條條框框,比如全片近六百個鏡頭,僅全景就有二百七十個左右,佔了近一半,這在當時中國電影中極為罕見。他的做法招致了壓力,但他堅持了自己的主張。
中華女兒劇照
該片是顏一煙第一次創作電影劇本,而導演凌子風也是第一次執導電影。
該片是新中國建立后拍攝的第一部抗日題材影片和第一部獲國際獎的影片。
在拍攝該片過程中,扮演張勇的於洋曾兩次挂彩。第一次是拍攝張勇把炸藥放在橋垛子上點燃后翻身跳入江中的鏡頭時,由於外景地江水淺,攝製組在製片廠搭了七八米高的橋座,在下面挖了大坑,鋪上稻草、秫秸以保護演員,但因為天氣冷,稻草、秫秸凍得和地面一樣邦硬,於洋從十米高的地方跳到堅硬的坑底帶來巨大衝擊力,導致身子順勢蹲下,膝蓋撞到臉上,他馬上暈了過去。第二次是拍張勇用手榴彈與敵人同歸於盡的鏡頭時,為拍出真實效果,特效人員在於洋身邊埋了四兩黃色炸藥,結果爆炸時於洋被震得離地兩尺多高,不僅昏了過去,還滿臉是血。而於洋醒過來后第一句話卻是問鏡頭拍好了沒有。然而,為了突出八女投江的英雄形象,張勇犧牲的情節在最後審查時被剪掉了。
獲獎時間 | 獲獎獎項 | 獲獎方 | 備註 | |
---|---|---|---|---|
1950年 | 第五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 | 自由鬥爭獎 | 中華女兒 | 獲獎 |
1957年 | 文化部1949一1955年優秀影片獎 | 故事片二等獎 | 中華女兒 | 獲獎 |
1996年 | “新進杯”中國反法西斯戰爭優秀影片獎 | 中華女兒 | 獲獎 |
該片足以教育廣大的中國人,使他們認識到自己民族的真實面貌。在影片的攝製技術上也還是令人滿意的。該片對胡秀之的刻畫是比較完全的,但如果能更多地介紹介紹指導員和其他同志的身世,影片的效果還會更好一些。編導在反映敵後艱苦鬥爭生活方面費了許多苦心,那些鏡頭都是能引人入勝的,但可惜沒有被人物以及事件的紅線貫穿起來,顯得渙散、零碎。(中國電影藝術中心研究員、電影學術委員會委員鍾惦棐評)
該片是一部相當典型的現實主義影片。影片以普通農家女胡秀之成長為女英雄的事迹為主線,行雲流水般地描寫了抗聯女戰士英勇的鬥爭事迹。演員表演樸實自然,生活氣息極濃。畫面的構圖和光線處理都極為考究,就當時的設備和技術水平而言已屬十分不易。該片通過表演、表情和動,將人的心靈世界自然而然地烘托出來,特別是敘事中實拍參天大樹、湍急的瀑布和女戰士艱難行進等畫面,都給人留下了深刻難忘的印象,形成了強烈的視覺衝擊力。胡秀之入黨宣誓時淚流滿面的鏡裝潢,她挺身而出與戰友砸爛松支沖向江水等場面,曾使無數觀眾為之振奮、感動、淚流滿面。那種深沉悲壯的崇高美,導演凌子風從繪畫、雕塑中借鑒而來的突出的造型意識,都在自覺地強化著歷史現實中的英雄氣概,而且人物的塑造又那麼平易、樸實、毫不做作,這樣的創作理念和藝術構思是對新中國現實主義電影美學的一大貢獻。
中華女兒劇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