漿細胞白血病
漿細胞白血病
漿細胞白血病是一種罕見的白血病,是漿細胞惡性增生,外周血漿細胞比例超過20%或者漿細胞計數大於2.0×10⁹/L。漿細胞白血病可分為原發性漿細胞白血病和繼發性漿細胞白血病,繼發性多由晚期多發性骨髓瘤進展而來。漿細胞白血病患者一般情況較差,伴有多器官功能受損。臨床上患者可有發熱、乏力、出血、脾大、骨痛、腎功能不全等表現。漿細胞白血病主要通過化療、免疫靶向治療和造血幹細胞移植等方法治療。本病總體預后不良。
● 血液科。
● 漿細胞白血病是一種起源於漿細胞的惡性克隆性疾病。
● 患者大多有多發性骨髓瘤病史,也有少數原發性漿細胞白血病。
● 可能致病因素有接觸電離輻射X線、化學致癌物等,如苯製劑;也有遺傳因素。
● 漿細胞白血病可有發熱、乏力、出血、嚴重貧血、骨痛等著表現,體格檢查可有脾大、淋巴結腫大、胸腔積液等。
● 確診漿細胞白血病需要進行血常規、骨髓塗片細胞學檢查及流式細胞儀免疫分型、基因檢查、染色體檢查等。
● 可以計數外周血中漿細胞的比例及絕對值,觀察細胞形態。
● 骨髓增生異常活躍,表現為瀰漫性異常漿細胞浸潤,正常造血受抑。
● 可發現免疫表型異常的漿細胞,部分存在染色體異常,部分患者有相關基因異常。
● 醫生根據典型臨床表現和骨髓塗片細胞學檢查結果及免疫學、細胞遺傳學、分子生物檢查結果診斷本病。
● 常見臨床表現有乏力、出血、發熱、脾大、骨痛等。
● 外周血漿細胞比例超過20%或者漿細胞計數大於2.0×10⁹/L,細胞形態異常。
● 骨髓塗片細胞學檢查顯示骨髓增生明顯或極度活躍,表現為瀰漫性異常漿細胞浸潤,正常造血功能受抑。
● 免疫表現異常,有CD38、CD138陽性,有輕鏈限制性。部分有染色體及相關基因表達異常。
● 本病需要與多發性骨髓瘤、反應性漿細胞增多症、華氏巨球蛋白血症、濾泡淋巴瘤Ⅳ期骨髓侵犯等疾病進行鑒別。
● 還需與急性白血病、病毒感染等鑒別。
● 醫生通過血常規、骨髓細胞學、染色體及基因檢查、免疫學檢查等可以進行診斷和鑒別診斷。
● 漿細胞白血病治療以藥物治療為主。
● 可參照多發性骨髓瘤的治療方案治療,如硼替佐米、來那度胺、地塞米松等;還可使用其他藥物聯合化療。
● 可嘗試CD38單克隆抗體治療,有一定的療效。
● 有條件的患者可嘗試造血幹細胞移植和新葯臨床試驗。
● 治療期間要嚴格在醫師指導下正確服藥。
● 正常造血功能受抑、衰竭,患者出現貧血、出血、感染等表現。
● 異常漿細胞侵犯全身組織器官,造成重要臟器受損,嚴重者危及生命。
● 預后較差,治癒率低。
● 盡量不接觸致癌物質。
● 積極治療多發性骨髓瘤等漿細胞疾病,避免疾病進展到漿細胞白血病階段。
● [1] 張之南,郝玉書,趙永強。血液病學:下冊。第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