嗅神經母細胞瘤

嗅神經母細胞瘤

嗅神經母細胞瘤是一種少見的鼻部惡性腫瘤。起源於鼻腔頂端嗅上皮細胞的惡性神經外胚層腫瘤。多發於鼻腔上部,局部呈浸潤性生長,破壞周圍組織。可發生於任何年齡,其中有兩個發病高峰:10~20歲、50~60歲。男女發病概率無差異。常表現為鼻塞、鼻出血、頭痛、嗅覺缺失、流淚、眼球突出、視覺障礙、頸部腫塊等。本病惡性度高,死亡率高,易發生遠處轉移。可導致內分泌異常、顱內壓增高等併發症。一般需要手術、放療以及化療的綜合治療。總體預后不良。

就診科室


● 耳鼻咽喉科或五官科、神經外科或神經科、腫瘤科

病因


● 該疾病無明確病因及誘因。
● 可發生於任何年齡,其中有兩個發病高峰:10~20歲、50~60歲。

癥狀


● 嗅神經母細胞瘤早期癥狀不明顯,腫瘤增大后出現鼻部癥狀,以及腫瘤侵犯其他部位時的癥狀。
● 典型癥狀
● ● 單側鼻塞、反覆鼻出血。
● 其他癥狀
● ● 頭痛、嘔吐、溢淚、嗅覺喪失、眼球凸出、視力障礙、頸部腫塊。

檢查


● CT和核磁檢查可明確腫瘤的範圍及侵犯鄰近組織的情況。
● 組織病理檢查可以明確腫瘤的類型、起源。

診斷


● 主要依靠臨床特點以及影像學檢查、病理檢查綜合判斷。

臨床特點

● 主要表現為單側鼻塞、反覆鼻出血、頭痛、溢淚、嗅覺喪失、眼球凸出等。極少數患者出現內分泌異常,主要為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和庫欣綜合征。
● 病變以鼻腔內生長為主,可見位於鼻頂、上鼻甲或鼻中隔後上方息肉樣腫物,部分腫物呈結節狀,質地偏脆,觸之易出血。
● 腫瘤易向周圍浸潤、呈破壞性或膨脹性生長,就診時病變常已累及篩竇,並可侵犯上頜竇、眼眶、視神經、顱底及顱內腦組織。
● 頸部淋巴結轉移較多見,就診時4%~16%的患者伴有頸部淋巴結轉移。

影像檢查

● CT顯示病變較局限時,腫瘤密度均勻。病變較大時,出現小點狀壞死、鈣化、骨化,導緻密度不均。
● 核磁顯示病變形態不規則,T1加權成像上呈低等混合信號,T2 加權成像上呈不均勻高信號。

病理檢查

● 病理顯示典型的高密度、大小一致、核圓深染的腫瘤細胞構成,瘤細胞排列成小葉可見霍默-賴特菊形團。

分型


● 多數嗅神經母細胞瘤組織學上呈現3種類型:
● 副節瘤樣型。
● 普通型神經母細胞瘤樣型。
● 有腺樣“嗅菊形團”結構的神經母細胞瘤樣型。

分期


● 分為三期:
● Ⅰ期:腫瘤局限於鼻腔。
● Ⅱ期:鼻腔腫瘤侵犯鼻竇。
● Ⅲ期:超出鼻腔或鼻竇,侵犯眼眶顱內,並有頸部及遠處器官轉移。

鑒別診斷


● 嗅神經母細胞瘤的組織病理表現為小圓形細胞,所以需要和鼻腔鼻竇其他小圓形細胞腫瘤相鑒別,主要包括:胚胎性橫紋肌肉瘤、腺泡型橫紋肌肉瘤、惡性黑色素瘤、鼻腔鼻竇未分化癌等。

治療


● 手術
● ● 早期病變,範圍局限,可以考慮手術切除。
● 放射治療
● ● 對於無法手術、術后殘存患者,可考慮局部放療。
● 化療
● ● 對於就診時無手術條件的部分患者,如化療后腫瘤縮小,可以再次評估手術可行性。對已經發生淋巴結轉移甚至遠處轉移的患者,應以全身化療為主。

危害


● 常發生遠處肺和骨的遠處轉移。
● 嗅覺喪失、視力障礙給患者的生活帶來極大的不便,身心都受到巨大的影響。
● 內分泌常、顱內壓增高等一系列嚴重併發症。

轉移性


● 嗅神經母細胞瘤通過血液、淋巴、直接浸潤途徑向其他組織轉移,頸部淋巴結轉移、肺、骨轉移最常見。

預后


● 整體預后不良。部分早期患者經有效治療后,預后尚可。晚期以及轉移患者,預后差。

預防


● 改變不良生活習慣,包括戒煙酒、清淡飲食、積極鍛煉、保持心情愉快。
● 減少致癌物質的接觸,包括金屬、粉塵、石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