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屏仁

曾任西路軍第五軍參謀長

李屏仁(1908~1937),於1908年出生於楊洲鄉大財主李丹墀家。

幼時在家念私塾,15歲到武寧縣城“鳳凰堂”深造。1929年李屏仁進入馮玉祥創辦的西北陸軍軍官學校第一期工兵隊學習,此間結識了劉振亞、李青雲等共產黨員和一些思想進步的青年,對中國共產黨有了一定了解。1930年畢業后,編入國民黨第二十六路軍。1935年10月,調任軍團作戰科科長。不久,又調任軍團參謀長。1936年11月,任西路軍第五軍參謀長。在指揮永昌戰鬥時身負重傷,后在西路軍野戰醫院治療。

1937年3月,西路軍失敗后,同一些戰友被困於祁連山密林中。18日,因傷口嚴重潰爛,不幸以身殉職。

人物生平


少年時在家讀私塾,后赴南昌求學。
1929年考入由馮玉祥創辦的西北陸軍軍官學校工兵隊學習,1930年畢業后編入國民革命軍第二十六路軍,后改為“中國工農紅軍第五軍團”。
1931年,在宜黃加入中國共產黨。12月,參加寧都起義,後任中國工農紅軍第五軍團連長、營長、軍團教導隊隊長等職。並在瑞金葉坪,受到了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主席毛澤東、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朱德的接見。
1933年10月,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利。在宜黃戰鬥中,一連被數倍於己的敵軍重重包圍。突圍時,李屏仁的小腿骨不幸被敵人彈片打斷。
1934年夏,調任紅五軍團教導隊任隊長。10月,隨軍長征,任紅五軍團司令部作戰科科長。11月調任為三十七團團長,率部隨中央紅軍長征,先後參加保衛中央革命根據地的第四、五次反“圍剿”戰鬥。
1935年1月,遵義會議后率領三十七團取得遵義和婁山關大捷。8月,率部擔任左路軍前衛。10月,調任軍團作戰科科長,不久,又調任軍團參謀長。11月,隨西路軍渡過黃河進行西征。
1936年10月25日,紅五軍、九軍、三十軍組成紅西路軍西渡黃河,李屏仁隨軍西征。在戰鬥中李屏仁光榮負傷,在缺醫少葯的情況下,傷口嚴重潰爛。
1937年3月18日,因饑寒交迫,傷勢極度惡化,以身殉職,終年29歲。他的遺體由戰友謝良用雪掩埋在祁連山上。

後世紀念


1987年5月,即李屏仁犧牲50周年之際,家鄉中共江西武寧縣委、武寧縣人民政府隆重舉行了“紀念李屏仁烈士犧牲50周年”活動,並將他一生的光輝事迹收編進《武寧縣誌》,同時在他的出生地楊洲鄉樹起了李屏仁烈士紀念碑,以照後人。當年任紅五軍團一三一團團長,李屏仁入黨介紹人之一,解放後任民政部副部長的袁血卒特為他題詞,讚揚李屏仁的革命功績。題詞是:“靜如泰山,動如猛虎,和藹可親,生活簡樸,英勇殺敵,何謂險阻,長征路上,永垂千古!李屏仁同志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