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條詞條名為防線的結果 展開
- 詞語解釋
- 2011年國產電視劇
- 足球比賽術語
- 李蕙敏演唱的歌曲
防線
足球比賽術語
足球比賽術語中,隊中防守人員所採用的一系列站位以及戰術,是隊伍保證對方不進球的核心依靠。
在戰爭中如此,在足球比賽中同樣如此。因之,一個條理清晰的教練員在布置比賽打法時往往也是從防守講起。
在足球比賽中,攻防相互作用的起點在於由攻轉守的霎那,即進攻失誤失去控球權后的部署。此時前鋒、前衛、後衛三條防線設在哪裡,這是一個隊整體攻防戰術的核心問題。
第十屆世界盃賽時的荷蘭隊進攻失誤后三條線一齊壓上,層層逼搶,這樣才能不斷對對方球門施加壓力,造成壓住對手連續進攻的局面。可以說,荷蘭隊的總體型攻勢足球是建立在這種壓出防守的基礎之上的。
第十二屆世界盃賽時的義大利隊進攻失球后三條線迅速回收至本方半場,這樣他們才能(也只能)以快速反擊發動進攻。
反之,如果採用壓出防守(即通常所說的"緊逼打法"、"逼出去打"),由於將對方壓縮至門前,就很難打出快速反擊;如果採用收縮防守,也就很難壓住對手連續進攻。因此我們說:一個隊總體的進攻戰術是視其總體的防守戰術而定的,脫離了防守戰術,任何一種進攻戰術都是空談。
從另一個角度講,一個隊的進攻戰術還要視對手的防守戰術而定。如果對方採用收縮防守,則我方就不宜打反擊,而只能在陣地進攻中想辦法;如果對方壓出來,則我方打快速反擊就是正確的途徑。因此,一個隊的防守戰術不但決定了本方的進攻戰術,也制約了對方的進攻戰術。從這一意義看,說它是考慮攻防問題的起點是合乎情理的。
總體的防守戰術是根據本方防守能力(個人和集體的防守能力)與對方進攻能力的對比而制定的。對於交戰中一般情況下我方可能在何場區搶下對方的球應有一個大致的估計。賽前,教練員應據此制定防守戰術,明確三條線的位置和任務。比賽中場上隊員則應根據實際情況對教練部署中的不當之處進行修正,靈活機動地採取對策。這種能力有賴於全隊較高的戰術意識水平和對雙方實力對比及場上形勢的正確估計和判斷。
除了三條防線的正確部署外,一個隊防守的整體性還體現在能否全隊協調一致地正確掌握防守節奏。
防守從大的方面講有兩種方式:一種以延緩對方進攻速度,為本方建立穩固防線爭取時間為主要目的;一種以搶下對方控制的球繼而發動進攻為主要目的。前者是消極防守,力求保險,防守重心在後,只要不被對方打身後或運球突破即達目的;後者是積極防守,有冒險性,防守重心在前,既可能奪取控球權,也有可能被對方突破。兩種方法各有利弊,關鍵在於適時地運用。
有些同志總以為消極防守是不好的,是貶義詞,這是一種偏見。國外有人說防守本身就是一種"帶有消極目的的作戰形式"。因此,只要運用合理,消極防守就是必要的,是不容忽視的防守方式。
一般在對方局部人數優於我方時,或我方防線未穩,尚有隱患而缺少保護時,應採用退讓、封堵為主的消極防守;而在我方局部人數優於對方,防線已較穩固,背後有人保護時,或在對方已直接威脅球門的情況下,則應以爭搶斷鏟為主,作積極的防守。
我們所說的掌握防守節奏主要就是指在正確的時間、正確的地點選擇正確的防守方式,並迅速合理地變換防守方式,或者是消極防守--退卻和等待,或者是積極防守--拼搶和緊逼。
防守節奏有個人和整體之分。個人的節奏視其行動的消極或積極便可明顯看出,而整體的節奏則不那麼容易體現,因為任何防守都不可能同時全搶或全收,而總是有逼有收。
那麼,是否可以因此而否認整體防守節奏的存在,或否認其存在的必要性呢?不可。相反,我們應當深入地認識它並找出其規律性,有意識地將其運用於訓練競賽的實踐之中。
整體防守節奏可以從全隊防守的目的上體現出來,即全隊趨向於搶下對方的球還是趨向於延緩對方推進。
當前大部分隊在與實力相當或強於本方的隊比賽時不採用壓迫對方在前場連續拼搶的打法,因為這會大量消耗體力,並導致後防的空虛給對手以快速反擊的機會。所以他們失球后往往是先以封堵為主,且戰且退,待回至本方半場組織好防線后再開始作積極的拼搶。也就是說,只要不想壓著對方打或不被對方壓著打,全隊防守往往就是從消極防守開始(當然不排除某些個人或某一局部作積極防守),到一定的時候,隨著守方在有球區投入逼搶的人員突破一定數量(防線收縮越緊,越容易作到這一點),全隊的防守就突然發生了質變,由消極變為積極了。
在比賽中守方要想從整體的消極防守主動地轉化為積極防守,必須具備以下幾個條件:
1、在有球區域有足夠數量的人員。
2、在有球人附近所有可能接應他的攻方隊員均有專人負責,或至少沒有漏人現象。
3、有球人的技術能力不明顯高於守方隊員,即他很少可能連過幾人突破。
4、在有球區域的後面守方有一條完整的防線提供保護,攻方向異側轉移傳球的路線也被封死。
當面對有一定水平的對手時,在以上四條中任何一條不具備的情況下全隊主動轉入積極防守都將冒一定風險,而如在有二條不具備的情況下主動轉入積極防守都將是非常危險的。
當然,如果對方已直接威脅球門或有較大可能突破時,守方就必須作積極的防守。不過這已經不是主動掌握防守節奏,而是迫不得已的行動了。
那麼,有沒有由積極防守轉化為消積防守的情況呢?有。相對來說這種情況的出現較少。因為它首先意味著積極防守的失敗,而由於水平較高的隊在全隊投入積極防守時總是有一定把握的,因此出現失敗的次數較少。大部分積極防守是以成功而告終,而失敗的那一小部分則往往導致防線被突破,球門受到威脅,此時再轉入消極的防守已是迫不得已的被動行動了。所以我們說全隊積極的防守既有較大的成功可能,又帶有較大的冒險性。攻守雙方決戰的時刻,守方在採用積極防守時必須慎重,一旦失敗再轉入消極防守是比較危險的。在轉換防守節奏的問題上,由積極防守向消極防守的轉化不是我們研究的重點。
我們研究防守節奏的重點是由消極防守向積極防守的轉化,這種轉化越突然效果就越好,也就是說防守節奏變化越鮮明越好。戰術的基本要求是出其不意,兵貴神速。將兵力一個一個地投入搶截,對方在精神上早已有所準備,也便於各個擊破,而突然集結兵力同時壓迫對方則往往會使其張惶失措,無法應付。
這種突然改變全隊防守節奏的能力必須經過長期的磨鍊。要想在千變萬化的賽場上正確地掌握時機,全隊協調地行動,還有賴於防守意識、搶截技術和體力的高度發展。其中尤為重要的是全隊的防守意識。
不少教練都感到,技術好練,意識難練,因此他們愛抓進攻而不愛抓(或不知如何抓)防守。這就是我們不少隊整體防守能力提高較慢的緣由。比賽中往往單兵作戰,一盤散沙。有時一人槍了,其他人"看戲";有時不該伸腳卻盲目出擊,導致一人被過全線危急;也有時全隊防線已組織好,應當積極搶截,但離球近者卻無動於衷。總之是沒有形成一個協調的行動的整體,因而也就看不出有什麼防守節奏。
要想全隊一致地控制防守節奏,守方全體對雙方隊員的行動意圖,對雙方每個人之間的實力對比就必須有統一的認識,對本方在何種情況下應取何種對策也應有統一的認識,只有這樣才能有一致行動的基礎,才能有"共同語言",這就是我們常說的默契。
"共同語言"建立在對防守基本原則的深刻理解和對雙方情況的深入了解這一基礎之上的。沒有"共同語言",就沒有全隊的協調行動,就很難正確掌握防守節奏。
應當承認,我們過去對防守的研究是很不夠的,這對我國足球運動水平尤其是戰術水平的提高殊為不利。值得高興的是,現在越來越多的同志已經認識到防守問題的重要性決不亞於進攻,並正在開始重視研究這一問題。可以預言,中國足球的突破很可能從防守的突破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