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萍

原上海歌劇院女高音

王海萍是江蘇常熟人。她自小聰明、好動,特別酷愛唱歌。

成長經歷


王海萍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的舊照
王海萍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的舊照
王海萍有男孩一樣的性格、氣質,又有著女孩特有的敏感、細膩。雖然沒有老師,但她跟著無線電學啊,唱啊,終於在年幼時就亮出了甜美的歌喉。媽媽是上海一家工廠里的技術員,起初希望女兒能接自己的班,學技術,後來,她從小海萍富有樂感的舉動,看出了女兒需要在音樂方面加以培養,於是她成了王海萍唱歌愛好的最有力的支持者。為了培養女兒成材,媽媽冒著嚴寒陪女兒去老師家上課;她鼓勵女兒參加學校的文藝宣傳隊,去市內參加合唱、兩重唱、獨唱的演出;整整幾年的星期天,媽媽幾乎全是在女兒的歌聲中度過的。女兒大了,練聲需要鋼琴,媽媽籌了款特為女兒買了一架鋼琴。為了不影響女兒的學業,媽媽每天晚上總要親自布置女兒的家庭作業,等完成後,才讓王海萍去唱歌。

從藝之路


一九七三年,十六歲的王海萍考入了上海合唱團。一年之後,她又考入了上海歌劇院附屬歌劇班。一九七七年,王海萍從上海歌劇院歌劇班畢業,分配在該院歌劇團當演員。在學館時,孫栗老師早說王海萍的音色美,樂感好,是塊唱歌劇的料。現在,她就要上舞台,第一次扮演歌劇《多布傑》的主要角龜芭莎,這多麼令人忐忑不安啊!媽媽鼓勵她:“不要慌,要沉著。”並很早就來到劇場,觀看她的演出。當王海萍邁出了成功的第一步,並相繼在歌劇《貨郎與小姐》、《草原之歌》中扮演了小姐喬赫拉、儂錯加時,媽媽又提醒她:“要理解和深入角色,演出人物的個性和光彩。”當王海萍準備由西洋傳統唱法改為通俗歌曲唱法時,媽媽又要女兒“不忘為聽眾服務”,“留心從民歌中廣取博採”,“好學不倦”。在媽媽的鼓勵下,王海萍到外地演出或有外地的一些劇團來滬演出,她總是不失時機地向著名的歌唱演員學習。如:她同蔣大為探討流行歌曲的風格問題時,就覺得應強調本國民族化的音樂,掌握歌曲的基調;她還向鄭緒嵐學習聲樂的發聲法;向朱明瑛學習在演唱時插上一些舞蹈動作的“載歌載舞”風格……。她說:“學的東西越豐富,對演唱越有好處,表演也越有深度,在台上的表現力才會越強。”此後,一條寬闊的道路在王海萍的面前鋪展。接連在舞台上演出、參加新秀獨唱音樂會、為電台和唱片廠錄製新歌……隨著歌聲,她的名字也漸漸傳揚開來。一九八四年四月,在上海舉行的《星期廣播音樂會》青年演員歌唱比賽中,王海萍在六萬張選票中遙遙領先,終於獲得了“通俗唱法一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