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緣箬鰨
黑緣箬鰨
黑緣箬鰨是隸屬於鰨科的海洋魚類,體長橢圓形,兩側皆被櫛鱗,側線被圓鱗,分佈於印度-西太平洋區,包括非洲東岸及日本至菲律賓海域。台灣南部海域有產。
學名
Synaptura marginata
by: 魚類生態進化研究室
命名者 Boulenger, 1900
棲息深度 1 - 30 公尺
中文名 黑緣箬鰨
有毒魚類 否
魚類 |
科中文名 鰨科
經濟性 是
科號科名 F501 Soleidae
食用魚類 否
中國大陸名 暗斑箬鰨
模式種產地 Algoa Bay, South Africa, 33°52'30"S, 25°47'30"E, 22 fms
觀賞魚類 否
俗名 龍舌、鰨沙、比目魚
世界分佈 印度至西太平洋
台灣分佈 南部
最大體長 50 cm
棲息環境 礁區、砂泥底、近海沿岸
同種異名 Synaptura barnardi, Synaptura ciliata
參考文獻 The Live Marine Resources of the Western Central Pacific, Vol.6(FAO, 2001);Fishes of Japan(Nakabo, 2002);Fishbase(2003)
典藏標本 ASIZP0054794 . ASIZP0055989 . FRIP21222 . FRIP21384 . NMMBP02297 .
英文俗名 Shallow-water sole; White-margined sole
瀕危狀態 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體長橢圓形,側扁;兩眼均位頭右側,眼間隔處有鱗片。吻短圓;口小,口裂弧形;僅盲側上下頜具細齒;齶骨無齒。前鼻管單一短小,僅達下眼之前緣。前鰓蓋骨邊緣被皮膜與鱗;鰓膜與峽部分離。兩側皆被櫛鱗,側線被圓鱗;背鰭與臀鰭鰭條大多分枝,與尾鰭相連,背鰭軟條數71-74,臀鰭軟條數56-67;胸鰭不分支。兩側均具胸鰭;尾鰭圓鈍。眼側體灰褐色,散布許多不明顯之雲狀灰黑色斑,奇鰭具黑緣,胸鰭黑褐色;盲側淡黃白色。
棲息於沿岸珊瑚礁區砂泥底質水域。以底棲性甲殼類為食。
分佈於印度-西太平洋區,包括非洲東岸及日本至菲律賓海域。台灣南部海域有產。
中大型魚類,通常以潛水捕獲,具經濟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