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何賢的結果 展開
  • 當選為第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
  • 小行星

何賢

當選為第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

何賢,出生於1908年12月1日,廣東番禺人,企業家,曾任中國澳門中華總商會理事長、會長,中國澳門政府政務委員會、立法委員會華人代表。 1929年,何賢與在金融市場結識的好友何善衡、馬子登集資一萬元,開了一家真正的銀號,取名“匯隆”,21歲的何賢被推為銀號的經理。從40年代中期起,匯隆逐漸發展成頗具規模的企業集團。

1950年後,任澳門政府政務委員會、立法委員會華人代表,澳門東亞大學校董會主席,全國工商聯常委。 1983年12月6日,何賢在香港伊麗莎白醫院與世長辭,享年75歲。

個人經歷


早年經歷

何賢1908年12月1日生於廣州。他的故鄉是離廣州不遠的番禺石樓鎮岳溪鄉應塘村。
上世紀四十年的何賢
上世紀四十年的何賢
何賢13歲時,何澄溪的生意陷入困境,家境日蹙。何賢主動提出外出學做生意,獨立謀生,16歲的何賢就成了“福源”號糧油店的掌柜。
1929年,何賢與在金融市場結識的好友何善衡、馬子登集資一萬元,開了一家真正的銀號,取名“匯隆”,21歲的何賢被推為銀號的經理。

工作經歷

立足澳門
1956年1月,毛澤東和何賢交談
1956年1月,毛澤東和何賢交談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了全面的侵華戰爭。1938年10月,廣州淪陷。
到香港后,何賢依舊做貨幣買賣,輕車熟路,生意不錯。但好景不長,1941年底,太平洋戰爭爆發,香港淪陷,何賢又隨著大批難民撤到澳門。
由於諸多因素,澳門是二戰期間東亞地區唯一未被戰火波及的地方,也是發展最為迅速的地方。隨著廣州、香港的淪陷,移民使澳門的人口由十幾萬激增至三十萬
戰爭環境中大起大落的金融行情,似乎成了激活他生存命脈的源泉,他就在澳門金融界嶄露頭角,並且結識了現任澳門中華總商會會長、全國政協副主席的馬萬祺。很快何賢就使大豐成為同業中的翹楚。
隨著經濟實力的增強,何賢在大豐銀號由司理升為經理,在銀號中所佔股份的比例也逐年增加。1971年,當大豐銀號註冊為大豐銀行時,便主要由何賢控股了。
從40年代中期起,何賢又陸續開辦了印染廠、紙廠、火柴廠、石粉廠、酒店地產公司、公共汽車公司、自來水公司、石油公司等,形成了頗具規模的企業集團。

個人生活


何賢先後有五位夫人,育有六子七女。
何賢參加活動
何賢參加活動
1983年,何賢患了肺癌,赴美治療。
何賢最終沒能逃脫肺癌的魔掌。1983年12月6日,何賢在香港伊麗莎白醫院與世長辭,享年75歲。

社會活動


社會職務

是第四、五屆全國人大代表,第六屆全國人大常委,第二至四屆全國政協委員,第五屆全國政協常委。
何賢出席工商界活動
何賢出席工商界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