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蘭線
杜蘭線
徠杜蘭線一直是阿富汗和巴基斯坦之間糾紛源,因此線的存在,嚴重阻礙了兩國之間的信任與合作。杜蘭線出台於1893年。1893年9月,在英國壓力之下,阿富汗接待了以英屬印度外務秘書杜蘭(SirHenryMortimerDurand)為首的代表團,11月12日,阿被迫接受了杜蘭協定,同意了英俄關於阿富汗東部邊界的安排和英國劃定的阿南部邊界。據稱當時英國向阿國王拉赫曼提交了以英文寫成的杜蘭協定,主要內容是劃定阿富汗和英屬印度之間的邊界。協定是否有效,一直受到爭議。阿自杜蘭協定出台以來,已經歷18屆政府,其中只有4屆政府接受該協定。
杜蘭線
英屬印度隨著1947年印度和巴基斯坦的獨立而不復存在,但根據國際法規則,杜蘭協定將被後續國家繼承。
杜蘭線劃定后,邊界地區多次爆發衝突。1897年6月爆發了什圖人反英大起義,歷時一年。英國雖鎮壓了起義,並派4萬多軍隊駐紮部落地區。1899年擔任英屬印度總督的寇松,撤走英軍,由當地部落武裝接管,並於1901年設置了西北邊省,劃分為英國人的直轄區和自由部落區,暫時緩和了部落地區的緊張。
1947年9月30日,阿富汗在聯合國大會對巴基斯坦加入聯合國投了反對票。
根據國際法,邊界的改變需經所有相關方的同意,單方面的行動無效。所以1949年阿富汗的LoyaJirga(GrandCouncil)宣布杜蘭線無效。因為這是單方面的宣布,所以無法實施。進而,杜蘭線與其它國際邊界一樣,並無有效期,杜蘭協定中也無此條款。因此,阿方認為杜蘭協定失效的說法未能得到相關方接受。
卑路支與英國關係
1839年,當英國軍隊通過卑路支進入阿富汗時,與卑路支爆發戰爭。衝突中,400卑路支人死亡,包括其領導人MehrabKhan,並俘虜了2000多人。在承認Mehrab獨生子繼任以後,卑路支Baloch1841年與英國簽署了第一個軍事條約,英軍撤出。
1854年5月14日,雙方簽署新的同盟、防務條約取代1841年的條約,同樣要求卑路支政權反對任何英國的敵人,與外國進行任何接觸都需經英國首肯,允許英國駐軍。
卑路支統治者1854年突破了1854年條約中的部分條款,卑英外交關係於1874年中斷。兩年後,雙方對條約作了部分修改,允許英國政府調解卑路支部落之間的糾紛,租用奎塔谷地為軍事駐地,英屬印度再次取得監督權。
1890年至1891年,為嚇阻普什圖人的進犯,英國人實施了一系列軍事行動,並佔領了Zhobvalley。不久,英又在FortSandeman設立軍營,擴大了控制區域。
1893年,卑路支政權與英國之間的分歧擴大,英國即支持卑路支統治者的兒子取代父親。1899年,卑路支將Nushki和Niabat永久性租給了英國管理,英國因此確保了對奎塔與Taftan之間通道的控制,直到英屬印度1947年解體。
卑路支問題
1947年8月11日,英國將卑路支的管理權交回,卑統治者立即宣布獨立。據《紐約時報》1947年8月12日報道:"根據協議,巴基斯坦承認卡拉特為獨立主權State,地位有別於IndianStates。新德里聲明稱,卡拉特作為卑路支斯坦的穆斯林State,與巴基斯坦達成協議擁有交通、商務自由流通權利,將就防務、外交和交通問題進行談判。"第二天,該報還刊發了將卑路支斯坦列為完全獨立國家的世界地圖。
根據印度1947年的獨立法案,英國政府時期簽署的所有條約和協定自1947年8月15日終止。同日,Khan在卡拉特舉行的集會上正式宣布卑路支斯坦完全獨立,並宣布8月15日為獨立日。9月,國會確認了卑路支的獨立。
巴基斯坦在勸說無效的情況,1948年4月15日收復卑路支。
杜蘭協定的合法性問題
英國統治印度期間,從未佔領過卑路支斯坦,儘管雙方簽過條約和協定,但未涉及劃界問題。
1893年由英屬印度和阿富汗達成的杜蘭協定劃分了阿富汗、卑路支和英屬印度三方之間的邊界。因英視卑路支為英屬印度一部分,所以並未參與杜蘭線協定。
為保徠證杜蘭線的合法性,英國隨後向阿富汗幾屆政府重新確認了這一協定,包括AmirAbdurRahmanKhan.KingHabibullah(1901-19),阿曼努拉(1919-29),納迪爾沙阿(1929-1933),查希爾沙阿(1933-1973)。其中包括1919年的"拉瓦爾品地協議"和1921年阿富汗政府與英屬印度之間簽署的喀布爾協定,都接受杜蘭線。
英國結束對印殖民統治后,阿富汗部落地區發生多起事件,阿總理即單方面宣布杜蘭協定無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