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痘

猴痘

猴痘是由猴痘病毒引起的一種罕見的、散發的動物傳播疾病。猴痘主要在動物中流行,偶爾也可以感染人類。主要感染15歲以下的人群,特別是10歲以下的兒童。中國目前未見猴痘病人。猴痘目前發病機制還不明確。臨床表現為發熱、乏力、頭痛、淋巴結腫大、皮疹、遺留瘢痕等。猴痘是自限性疾病,主要通過一般治療,有生命危險時,可以通過抗病毒藥物進行治療。猴痘出疹后常遺留瘢痕,影響外貌和美觀。猴痘是一種自限性疾病,大部分患者可痊癒。

就診科室


● 感染科

病因


● 猴痘是由猴痘病毒感染引起。
● 人類猴痘的傳染源主要是感染動物和猴痘患者,通過接觸或經口傳播,人群普遍易感。
● 主要感染15歲以下的人群,特別是10歲以下的兒童。

癥狀


● 患者有感染動物和猴痘患者接觸史,出現以下癥狀:

前驅期

● 發熱。
● 乏力。
● 頭痛。
● 淋巴結腫大。
● 全身不適。

出疹期

● 皮疹遍布全身。

結痂期

● 皰疹脫落,大多留有瘢痕。

檢查


● 確診猴痘需要做體格檢查、猴痘病毒分離培養。

體格檢查

● 皮膚出現皮疹,包括斑疹、丘疹、小水皰或膿皰。
● 發熱。

猴痘病毒分離培養

● 從皮損標本中分離出猴痘病毒。

診斷


● 醫生根據病史、臨床表現、體格檢查、猴痘病毒分離培養結果診斷本病。
● 有感染動物和猴痘患者接觸史。
● 出現發熱、乏力、頭痛、淋巴結腫大、皮疹、遺留瘢痕等癥狀。
● 體格檢查皮膚有斑疹、丘疹、小水皰或膿皰。
● 猴痘病毒分離培養出猴痘病毒。

鑒別診斷


● 本病需要與天花、水痘等疾病相鑒別。
● 出現發熱、乏力、頭痛、淋巴結腫大、出疹等癥狀,應及時到醫院就診。
● 醫生根據流行病學史、臨床表現、體格檢查、猴痘病毒分離培養診斷和鑒別診斷本病。

治療


● 猴痘是自限性疾病,主要通過一般治療,有生命危險時,可以通過抗病毒藥物進行治療。

一般治療

● 卧床休息,注意營養和水分補充。

藥物治療

● 繼發細菌感染時,可適當選用抗生素。
● 用西夫多韋抗病毒治療。
● 抗病毒治療有明顯的副作用,只允許用於有生命危險的患者。

危害


● 猴痘患者出疹后常遺留瘢痕,影響外貌和美觀。

預后


● 猴痘是自限性疾病,大部分患者可痊癒。

預防


● 嚴格隔離傳染源,感染動物嚴格處理。
● 預防接種疫苗。

病毒病例


2021年7月17日,美國近20年來出現首例猴痘病毒病例,目前該名患者已被送醫隔離。美國疾控中心於當地時間7月16日公布了該名患者的行程軌跡,患者為得克薩斯州居民,於7月8日從奈及利亞乘機飛往亞特蘭大,並在7月9日抵達達拉斯的機場。患者已被送醫隔離,身體情況穩定。美媒指出,這種由猴痘病毒引發的疾病曾於2003年在美國暴發,當時造成47人感染。猴痘病毒會通過飛沫等方式傳播,並會造成人傳人。

參考文獻


● [1] 劉永占,何文英,張大輝。農村人畜共患疾病防治。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2010.
● [2] 陳為民,唐利軍,高忠民。人畜共患病。武漢: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
● [3] 楊華明,易濱。現代醫學消毒學。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