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沙漠

澳大利亞最大的沙漠

澳大利亞沙漠是澳大利亞最大的沙漠,世界第四大沙漠,其由大沙沙漠、維多利亞沙漠、吉布森沙漠、辛普森沙漠四部分組成。

澳大利亞沙漠位於澳大利亞的西南部,面積約155萬平方公里。這裡雨水稀少,乾旱異常。夏季的最高溫度可達50攝氏度。因為沒有高大樹木的阻擋,狂風終日從這片沙漠上空咆哮而過。風是這裡唯一的聲音。任何人都會以為這是一片死亡之域,但在1973年,澳大利亞一個叫夫蘭納里的植物學家在騎摩托車旅行時發現,這片沙漠中竟有大約3600多種植物繁榮共生。如果按單位面積計算,物種多樣性要遠遠超過南美洲的熱帶雨林。因此,發現者稱這裡為沙漠花園。生長在這裡的植物對水和養料的需求少得可憐。

物種特點


澳大利亞沙漠
澳大利亞沙漠
發現者稱這裡為沙漠花園。
夫蘭納里發現,生長在這裡的植物對自己非常苛刻,對水和養料的需求少得可憐,幾乎是別處植物的十分之一。
同時,這裡所有植物的葉子都不是綠色的,而是帶著各種鮮艷的顏色。更奇特的是,這些花朵都能分泌超乎想像的大量花蜜。
夫蘭納里對這些植物進行了30年深入研究,才發現其中的奧秘:這裡的土壤成分主要是沒有養分的石英,只有對水分和營養需求極少的植物,才能生存;昆蟲和鳥類在這裡非常稀少,幾乎沒有潛在的授粉者。
植物的生存繁衍主要靠傳播花粉。在這種條件下,植物必須開出最大最艷麗的花朵,分泌最多的花蜜,才能吸引極少潛在的授粉者的注意。

形成原因


澳大利亞沙漠
澳大利亞沙漠
澳大利亞是世界上唯一佔有一個大陸的國家,雖四面環海,但氣候非常乾燥,荒漠、半荒漠面積達340萬平方公里,約佔總面積的44%,成為各大洲中乾旱面積比例最大的一洲。其主要原因是:
(1)南回歸線橫貫大陸中部,大部分地區終年受到副熱帶高氣壓控制,因氣流下沉不易降水。
(2)澳大利亞大陸輪廓比較完整,無大的海灣深入內陸,而且大陸又是東西寬、南北窄,擴大了回歸高壓帶控制的面積。(3)地形上高大的山地大分水嶺緊*東部太平洋沿岸,縮小了東南信風和東澳大利亞暖流的影響範圍,使多雨區局限於東部太平洋沿岸,而廣大內陸和西部地區降水稀少。
澳大利亞沙漠
澳大利亞沙漠
(4)廣大的中部和西部地區,地勢平坦,不起抬升作用。西部印度洋沿岸盛吹離陸風,沿岸又有西澳大利亞寒流經過,有降溫減濕作用。所以使澳大利亞沙漠面積特別廣大,而且直達西海岸。

特色景點


外形特徵

澳大利亞沙漠艾爾斯岩
澳大利亞沙漠艾爾斯岩
艾爾斯岩(AYERSROCK)是領略北領地之神秘的首選地,這個地區的得名源於一塊叫做Uluru的石頭。這塊石頭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整塊不可分割的單體巨石。由於被土著人賦予了圖騰的含義,被當地人譽為象徵澳大利亞的心臟。
據說距今已有5億年歷史。長3.62公里,寬2公里,高348米,岩面上鐫刻著無數平行的直線紋路,形狀像兩端略圓的長麵包。岩石色澤赭紅,光溜溜的表面在太陽下閃著光芒,在空寂無物的廣袤沙漠上突兀挺拔,直刺蒼穹,既雄偉壯觀又神秘莫測。
巨石最神奇之處是會變色。凌晨5時,熹微的晨光穿過遠處的天際,安靜的沙漠是那麼神秘。陽光慢慢從東方拋來明亮的光線,沙漠彷彿蘇醒過來了。
巨石的赭紅漸漸變成殷紅、嫣紅、直至金黃,叫人目眩神迷。黃昏之時,騎著駱駝眺望落日餘暉中的巨石成為許多遊客趨之若鶩的項目。而當沙漠下起大雨,據說巨石會變成黑色,向人們訴說著它的神秘和威嚴。

形成緣由

艾爾斯巨石
艾爾斯巨石
艾爾斯巨石底面呈橢圓形,形狀有些像兩端略圓的長麵包。長3.6寬約2千米,高348圍周長約8.8岩石成分為礫石,含鐵量高,其表面因被氧化而發紅,整體呈紅色,因此又被稱作紅石。突兀在廣袤的沙漠上,艾爾斯巨石如巨獸卧地,又如飽經風霜的老人,在此雄偉地聳立了幾億年。
由於地殼運動,巨石所在的阿瑪迪斯盆地(AmadeusBasin)向上推擠形成大片岩石,而大約到了3年前,又一次神奇的地殼運動將這座巨大的石山推出了海面。經過億萬年來的風雨滄桑,大片砂岩已被風化為沙礫,只有這塊巨石憑著它特有的硬度抵抗住了風剝雨蝕,且整體沒有裂縫和斷隙,成為地貌學上所說的“蝕余石”。
但長期的風化侵蝕,使其頂部圓滑光亮,並在四周陡崖上形成了一些自上而下的寬窄不一的溝槽和淺坑。因此,每當暴雨傾盆,在巨石的各個側面上飛瀑傾瀉,蔚為壯觀。

變色緣由

土著人稱這座石山為“烏盧魯”,意思是“見面集會的地方”。西方人稱之為“艾爾斯石”,它的得名可追溯到1873名叫克里斯蒂·高斯的歐洲地質測量員到此勘探,意外地發現了這一世界奇迹,由於他來自南澳大利亞,故以當時南澳大利亞總理亨利·艾爾斯的名字命名這座石山。
更迷人的是,艾爾斯石彷彿是大自然中一個愛漂亮的模特,隨著早晚和天氣的改變而“換穿各種顏色的新衣”。
當太陽從沙漠的邊際冉冉升起時,巨石“披上淺紅色的盛裝”,鮮艷奪目、壯麗無比;到中午,則“穿上橙色的外衣”;當夕陽西下時,巨石則奼紫嫣紅,在蔚藍的天空下猶如熊熊的火焰在燃燒;至夜幕降臨時,它又匆匆“換”上黃褐色的“夜禮服”,風姿綽約地回歸大地母親的懷抱。關於艾爾斯石變色的緣由眾說紛紜,而地質學家認為,這與它的成分有關。
艾爾斯石實際上是岩性堅硬、結構緻密的石英砂岩,岩石表面的氧化物在一天陽光的不同角度照射下,就會不斷地改變顏色。因此,艾爾斯石被稱為“五彩獨石山”而平添了無限的神奇。雨中的艾爾斯石氣象萬千,飛沙走石、暴雨狂飆的景象甚為壯觀。
待到風過雨停,石上又瀑布奔流、水汽迷濛,又好似一位披著銀色面紗的少女;向陽一面的幾道若隱若現的彩虹,有如頭上的光環,顯得溫柔多姿。雨水在岩隙里形成了許多水坑,而流到地上的雨水,澆灌周圍的藍灰檀香木、紅桉樹、金合歡叢以及沙漠橡樹、沙丘草等植物,使艾爾斯石突顯勃勃生機。

工程


澳大利亞沙漠
澳大利亞沙漠
澳大利亞西澳大利亞州總理傑夫·蓋洛普近日宣布,澳大利亞決定斥資20億澳元(1澳元約合6.5元人民幣),開鑿一條蜿蜒3700公里的世界最長人工運河,把北部金伯利高原上的河水引入該州首府珀斯,以消除那裡130萬人缺水喝的困境。除了長度世界第一外,該運河最惹人關注的還在於它是一條橫貫沙漠的人工大運河。
金伯利高原地區的水資源極為豐富,不但能滿足珀斯的用水需要,甚至能解決澳大利亞全國的水資源短缺問題。相比之下,南部的珀斯用水形勢則不容樂觀。在過去7年裡,珀斯的城市水資源擁有量下降了2/3。
根據氣象部門預測,澳大利亞西南部地區在未來幾年內降雨量還將逐年減少。這意味著珀斯的水資源將更加緊缺。迫於水資源日益短缺的嚴峻形勢,西澳大利亞州政府不得不想出北水南調的主意。
徠其實,關於鑿河調水的問題在澳大利亞並非第一次提出。早在1898年,英國殖民當局就提出挖掘運河,向西部沙漠里的金礦輸水,以促進金礦的發展。但由於成本太高和環境等原因,一項項調水計劃最終都被束之高閣。在環境問題令人憂慮的今天,重新提出異地調水自然遭到環保主義者的抨擊。
有環保組織指出,金伯利高原地區的生態環境十分脆弱。從高原河流往珀斯調水是以破壞生態環境為代價的,這是不可接受的。澳大利亞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下屬的水及社會研究中心主任布萊爾·南卡羅女士也認為,開鑿運河對金伯利高原地區的生態環境有極大威脅。
她說,高原地區的河水流入大海是自然現象,是那裡環境的需要。但如果把水輸送到珀斯,今後金伯利高原的環境就不會像人們所看到的那樣了。
澳大利亞水資源遊說組織主席厄尼·布里奇卻不這麼看。他認為,北水南調絲毫不會破壞金伯利高原地區的生態環境,關鍵是如何以最佳辦法把水調到珀斯。布里奇還為州政府鑿河引水支了幾招:一是開挖運河;二是鋪設輸水管道;三是雙管齊下,運河和管道相結合。
然而,金伯利高原調水計劃談何容易。鑿河也好,鋪管也罷,距離長達3000多公里不說,而且還要穿越環境惡劣的大沙沙漠和吉布森沙漠。這些地帶常年乾旱,蒸發量大,滲漏嚴重。如果真能讓水流出高原,進入珀斯,實可謂人類的又一創舉。

體育賽事


第30屆澳大利亞“芬克沙漠越野賽”日前順利結束,由一對父子駕駛的賽車最終獲得了冠軍;摩托車組的冠軍則被達爾文市的警官賈森-希爾奪得。

賽車組

芬克沙漠越野賽
芬克沙漠越野賽
這項澳大利亞傳統賽事吸引了全澳大利亞的越野愛好者,世界許多國家的媒體也前來採訪報道。比賽起點為澳大利亞中部城鎮埃力斯-斯普林斯,終點為埃普杜拉土著聚居區,全長460多公里。“芬克沙漠越野賽”也吸引了大批的觀眾,據稱約有12000名觀眾觀看本項賽事。汽車組中,本年度的冠軍被來自維多利亞的夏農父子獲得,而在2004年他們獲得了第二名。他們的成績為3小時55分09秒,而去年冠軍的成績為4小時2分06秒。由馬克和邁克爾駕駛的賽車落後3分24秒排在第二位。

摩托車組

摩托車組中,來自達爾文市的警官賈森-希爾駕駛著他的本田賽車以4小時16分31秒的成績奪冠,他在第一天的比賽中獲得第五名,直到離終點7公里時才確立起領先優勢。原本以為冠軍會在查朴曼和布魯克斯之間產生,但賈森-希爾卻異軍突起,兩人分別取得第二和第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