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宥

聞宥

聞宥(1901—1985年)字在宥,號野鶴。江蘇婁縣(今屬上海市松江縣)泗涇鎮人。民國2年(1913年)小學畢業后,因家庭困難到上海申報館工作,同時,先後在中學、私立震旦大學進修。後轉入商務印書館編輯部工作,併兼任私立持志等大學教員。在此期間,曾加入南社為社員,為前期創造社社員。擅長詩詞、書法,部分作品曾結集出版。

人物生平


民國18年(1929年)起,歷任廣州台灣中山大學文史科副教授、教授兼預科教員;青島國立青島大學中文系教授;北平私立燕京大學中文系副教授;兼國立北平大學女子文理學院講師;青島國立山東大學中文系教授;成都國立四川大學中文系教授;昆明國立雲南大學中文系教授、主任,兼國立西南聯合大學名譽講師;成都私立華西協合大學中文系教授兼主任;中國文化研究所所長,博物館館長,兼國立四川大學歷史系教授。1952年院系調整后,再任四川大學中文系教授,兼西南民族學院教授。1955年起調中央民族學院任教授,直到逝世。是法國遠東博古學院通訊院士,聯邦德國德意志東方文學會會員,土耳其國際東方研究會會員。

個人作品


生平學術論著甚豐,考古文物方面的有:《古銅鼓圖錄》(1953年初版,1955年再版)和《四川漢代畫像選集》(1955年初版,1957年再版)等。對古銅鼓的研究,他是國內首創者。《古銅鼓圖錄》一書發表后,在國內掀起一股熱潮,在國外也得到民主德國民族學博物館及美國芝加哥費爾德博物館等的高度重視。在此之前,1953年,他在成都還寫過《四川大學歷史博物館所藏古銅鼓考》,僅印百部,沒有對外發行。
語言方面的論著共數十篇,其中主要有《論字喃之組織及其與漢字之關涉》(《燕京學報》,1933年),《論爨文叢刻兼論羅文之起源》(《圖書季刊》,1936年),《倮羅譯語考》(《華西協和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集刊》,1940年),《民家語中同義學之研究》(《華西協合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集刊》,1940年),《摩些象形文之初步研究》(《歷史語言研究所人類學集刊》,1941年),《川西羌語之初步分析》(《華西協合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集刊》,1941年),《黑鹿釋名》(《民族語文》,1979年),《論所謂南語》(《民族語文》,1981年),《漢語鴨鷗鴛三詞的層次》(《中央民族學院學報》,1982年),《扶留考》(《中華文史論叢》,1983年)等。

個人其它信息


在民族語文方面,字喃、彝文和羌語的研究,都是由他開創的。他對於一般所謂的印度支那語或漢藏語有獨到見解,認為這個語族是可疑的,必須根據文獻重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