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德哥爾摩綜合征

一種心理疾病

斯德哥爾摩綜合征又稱斯德哥爾摩效應,又稱人質情結或人質綜合征。斯德哥爾摩綜合征是指被害者對於犯罪者產生情感,甚至反過來幫助犯罪者的一種情結。斯德哥爾摩綜合征表現為對所處境遇恐懼、害怕;但同情、幫助加害者。斯德哥爾摩綜合征最好的治療方法應該是找心理醫生進行心理治療。斯德哥爾摩綜合征影響患者正常生活及工作。斯德哥爾摩綜合征積極治療后,可改善癥狀。

就診科室


● 精神心理科

病因


● 具體因素尚未明確,可能被暴力侵害的人因為生命受到威脅,對施暴者產生依賴,甚至情感、崇拜等。

癥狀


● 斯德哥爾摩綜合征,通常以下四大曆程。
● 恐懼:因為突如其來的脅迫與威嚇導致現況改變。
● 害怕:籠罩在不安的環境中,身心皆受威脅。
● 同情:和挾持者長期相處體認到對方不得已行為,且並未受到“直接”傷害。
● 幫助:給予挾持者無形幫助如配合、不逃脫、安撫等;或有形幫助如協助逃脫、向法官說情、一起逃亡等。

檢查


● 斯德哥爾摩綜合征一般無特殊檢查。

診斷


● 據心理學者的研究,情感上會依賴他人且容易受感動的人,若遇到類似的狀況,很容易產生斯德哥爾摩綜合征,斯德哥爾摩綜合征,通常有下列幾項特徵:
● 人質必須有真正感到綁匪(加害者)威脅到自己的存活。
● 在遭挾持過程中,人質必須體認出綁匪(加害者)可能略施小惠的舉動。
● 除了綁匪的單一看法之外,人質必須與所有其他觀點隔離(通常得不到外界的訊息)。
● 人質必須相信,要脫逃是不可能的。

鑒別診斷


● 斯德哥爾摩綜合征較難與其他疾病混淆,如果有上述情況應及時就診。

治療


● 斯德哥爾摩綜合征最好的治療方法應該是找心理醫生進行心理治療。
● 醫生首先會幫助受害者認識自己,發展受害者的個人潛能。幫助受害者建立積極的心態,不輕易屈服於現實。
● 了解加害人的軟肋伺機發起自衛性反擊。建立限制加害人作惡的制度。

危害


● 斯德哥爾摩綜合征影響患者正常生活及工作。

預后


● 斯德哥爾摩綜合征積極治療后,可改善癥狀。

預防


● 積極地與家人朋友溝通,樹立健康的價值觀、人生觀、社會觀。

參考文獻


● [1] 許冬梅,楊芳宇。精神科護理學。第2版。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15.
● [2] 沈漁邨。精神病學。第5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