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圖資料庫
地圖資料庫
地圖資料庫,是各種製圖數據的集中存儲和統一管理的實體,是計算機輔助地圖製圖系統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各種製圖數據的集中存儲和統一管理的實體,是計算機輔助地圖製圖系統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地圖數據管理是地圖數據處理的核心問題,20世紀70年代以來,經歷了兩個發展階段:①文件系統階段。在此階段,地圖數據管理只能限制在文件系統水平上。文件的類型有序列文件、直接存取文件、關鍵字存取文件等。文件系統的弱點較多,如數據文件只能適用有限的幾個應用程序,管理功能弱、浪費空間、文件不易擴充、修改費時間。②資料庫系統階段。隨著計算機軟體提供了資料庫系統,以及計算機硬體提供了大容量的直接存取設備磁碟,地圖數據管理也隨之進入資料庫階段。
①具有複雜的數據模型,資料庫中的各種數據均按照特定的數據結構進行組織、存儲和管理;
②確保了數據的完全獨立;
③確保了數據共享的併發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④用戶可以直接與數據項打交道。
地圖數據包括各種製圖要素的空間位置數據和對應的專題屬性數據兩大類。前者可以歸納為點、線、面3種圖形特徵數據,其中線是最基本的,點可看成是具有一個坐標點的線,面是由線圍成的。它們之間的關係可以概括為弧段節點模型。每一個點、線、面圖形特徵的屬性數據都具有二維表特性。點特徵的二維表中包括點序號、用戶識別號以及其他對應的專題屬性數據項;線特徵的二維表中包括線序號、用戶識別號、起始節點號、終止節點號、線的長度以及對應的專題屬性數據項;面特徵的二維表中包括多邊形序號、用戶識別號、周長、面積以及其他對應的專題屬性數據項。地圖數據模型是複合型,稱為關說網路模型。在目前開發的可適用於地圖資料庫的管理系統中,通常以關係資料庫系統為內核,外套一個網狀資料庫,並有專門的介面實現兩種數據管理方式之間的聯繫和轉換。
①用戶需求調查和評價。確立建庫範圍和使用目標、查詢方式、資料庫大致規模和完成期限。
②資料搜集和評價。根據用戶要求進行廣泛的資料源調查、登記造冊、並進行質量評價,編製目標資料評價表,確定基本地圖,劃定研究範圍,估算數據量。
③環境準備。地圖資料庫必須依靠機助地圖製圖系統的支持,在確定的系統規模和數據量估算基礎上,準備必須的系統硬體和配套軟體。
④地圖資料庫概念設計。主要是確定地圖資料庫的要素層、圖形特徵層、分區和命名、文件索引結構,建立控制點文件,形成資料庫的基本框架。
⑤編寫數據字典。數據字典是描述數據的信息,每一種圖形特徵層都須有一個對應的數據字典,規定出該圖形特徵層的屬性表中每一數據項的名稱、數據類型、寬度(包括小數點後面位數)、別名等。
⑥資料編輯加工。無論是圖形資料還是數據資料,在入庫前都必須進行必要的編輯加工,尤其是圖形資料。
⑦數字化和編輯。實現圖形數字的轉換,並採用聯機編輯和離線編輯兩種方式反覆檢查、改正,最後產生凈化的數字文件,做好插入資料庫前的準備工作。屬性數據,可採用人機交互和批處理兩種方式分別入庫,最後完成屬性代碼表和圖形屬性表的聯結。
⑧插入資料庫。凈化的數字文件,需按照確定的資料庫框架插入規定的位置,全部文件插入后,資料庫才算建成。
⑨試運行。這是對資料庫進行實際測量和評價。如果發現問題,還必須返回核對原始資料,再組織重新入庫,以確保資料庫的數據質量。
⑩資料庫的運行和更新。地圖資料庫系統提供各種查詢方式和顯示方式,包括定位查詢、定性查詢、邏輯查詢等。查詢結果可以屏幕顯示,拷貝,也可以製表、列印,或採用繪圖儀輸出各種地圖。要及時地更新資料庫,以確保資料庫中數據的現勢性和可靠性。
地圖資料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