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石

觀音石

徠觀音石是一座位於江西省東南部瑞金縣的山嶺,地處山歧村和石背村之間,山嶺都是由天然形成的像觀音形象的石頭構成,因此得名“觀音石”。

名字由來


觀音石
觀音石
不是一塊石頭,是一座山嶺,位於瑞金縣山歧村和石背村之間,屬於石背村。可是,樹木花草一長起來,被山歧村的老表砍個精光。山歧村是個大村大姓,而石背村村小姓小,無可奈何。

歷史沿革


一九三一年,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府在瑞金葉坪鄉老村成立后,號召群眾要綠化山嶺。山歧村主事人溫會林找到石背村主事人毛割禾慶說:“觀音石讓我們村來封禁,一定能長起許多樹木來,到時候樹木歸我們,我們給你們山價,怎麼樣?”毛割禾應正愁沒辦法來管山,便來個順水推舟,答應下來,訂立協約,畫押簽字。從此,觀音石樹木成林,樹蔭遮日。
到了第二年冬天,溫會林下令“開禁”允許山歧村老表上山砍樹枝、割茅草,解決群眾燒柴問題。毛割禾慶聽到消息,眼珠子一轉,找到溫會林說:“協約不公平,樹木應當兩村平分,你們如果不服,就請到中央政府去評理。”溫會林聽了氣得發抖。指責說:“豈有此理,自食其言,可惡可恨!”但細細一想,不免暗吃一驚,想當今中華蘇維埃中央政府主席毛澤東正是毛割禾慶的本家人,難怪毛割禾慶敢於撕毀協約。
打官徠司的日子到了,雙方領著狀子來中央政府找毛主席。毛主席接過狀子,又問了雙方的情況,想了一想,就慢慢地說開了:“人要信守協約,才能取信於人。政府辦事也要言必信,行必果,言行一致,才得到人民的擁護。共產黨最講信用,不講宗派哪一套的。”毛割禾慶聽了臉上一陣紅一陣白,溫會林聽得津津有味。正當這時候,秘書送來一份緊急公文,毛主席來不及聽他倆的表態,就退回辦公室去了。
一個月後,毛主席從前線回到葉坪,想起那場沒有了結的官司,便抽空騎馬去石背村。路過中央鑄幣廠時,看到毛割禾慶。毛主席問他為何來鑄幣廠,又問觀音石的情況怎樣了。毛割禾慶笑笑說:“嘿嘿,主席,多虧你教育了我,我真不該呀……”
原來,毛割禾慶打官司回村后,把毛主席的一席話轉告了全村老表,大家一致決定按協約辦事。溫會林回村后,也向全村老錶轉告了毛主席的一番話,大家決定劃出一部分山,讓石背村人來砍柴割草,解決他們的燒柴問題,同時決定除了各家燒柴外,把砍下的樹木燒成木炭,送到鑄幣廠,支援蘇區經濟建設。毛割禾應和溫會林也都進了鑄幣廠當工人。毛主席聽了也很感動,稱讚說:“蘇區人民多好啊!”毛主席臨走時還說:“觀音石的樹木砍了,你們兩個村還要共同把它綠化起來。”
五十年過去了,觀音石一片翠綠,山上栽滿了松木杉樹,山旁立著一塊護林協約牌。原來,解放后觀音石辦起了林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林場由兩名工人承包了。這兩名工人正是毛割禾應和溫會林的後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