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縉雲仙都風景名勝區的結果 展開

縉雲仙都風景名勝區

國家5A級景區

縉雲仙都風景名勝區位於浙江省麗水市縉雲縣境內,著名景點有芙蓉峽、鼎湖峰等。

歷史沿革


仙都,古稱縉雲山。相傳是黃帝升天之地,仙人薈萃之都;是以峰岩奇絕、山水神秀為特色,融田園風光與人文史跡為一體的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首批國家4A級旅遊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區內九曲練溪,十里畫廊,山清水秀,雲霞輝映,景色秀美,素有"黃山之奇、華山之險、桂林之秀"的美譽。歷代文人墨客、達官顯貴足跡遍布,留下無數珍貴的文化。
仙都,位於浙江省麗水市縉雲縣境內,是一處以峰岩奇絕、山水神秀為景觀特色,融田園風光與人文史跡為一體,以觀光、避暑休閑和開展科學文化活動為一體的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亦是一個山明水秀、景物優美、氣候宜人的遊覽勝地。境內九曲練溪,十里畫廊,山水飄逸,雲霧繚繞。
2017年11月,仙都風景區獲評“2017年度中國十大品質休閑基地”。
2020年1月8日,被評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

歷史由來

縉雲仙都風景名勝區(5張)相傳在唐天寶年間有許多繽紛彩雲迴旋於此山,山谷樂聲震天,山林增輝。當時有刺史苗奉倩上報玄宗。玄宗聽后驚嘆地說:“這是仙人薈萃之都也!”並親自寫下“仙都”二字。仙都的盛名由此傳到今天。仙都景色美在天然,奇峰異石,千姿百態;她有桂林山水之秀又有雁盪奇峰怪石之神韻。

地理環境


仙都位於浙江省麗水市縉雲縣內,縉雲縣土地總面積1503平方公里,南北長60公里,東西長55公里。處於浙江中南旅遊線中心,位於上海經濟區內。有金溫鐵路、金麗溫高速公路、縉椒高速公路和330國道通過,距麗水38公里、金華84公里、溫州165公里、杭州265公里、寧波278公里、上海466公里,交通便捷。風景區內各景區、景點的聯繫,大多利用縣級或鄉級公路。

主要景觀


鼎湖峰
鼎湖峰景點是整個風景名勝區的核心。鼎湖峰,又稱“天柱峰”,它東靠步虛山,西臨練溪水,狀如春筍拔地而起,直插雲霄,高約160餘米,人們嘗謂“天下第一峰”。峰頂有小湖,湖周蒼松翠柏掩映。相傳軒轅黃帝曾置爐於峰頂煉丹,丹成黃帝跨赤龍升天時,丹鼎墜落而積水成湖,故名鼎湖。雨後鼎湖也是別具一格的美景。鼎湖至今無路可攀登,僅有葯農架繩索飛渡峰頂採藥。白居易有詩云:“黃帝旌旗去不回,片雲孤石獨崔嵬。有時風激鼎湖浪,散作晴天雨點來”。鼎湖峰旁依偎著一小石峰,俗稱“小石筍”,酷似慈母撫嬌兒,又名“童子峰”,意境絕妙。緊靠鼎湖峰的步虛山,山上多奇石,山腰多石洞,人們沿山谷中蜿蜒的盤道,可上山巔,上有一亭憑欄可近觀鼎湖峰,遠眺仙都山光水色。自鼎湖峰向北溯練溪行,約5華里許即到仙都盡頭的芙蓉峽,入峽谷就能見到峭壁上的摩崖石刻“鐵城”。每字3米見方,氣勢雄渾。因峽石呈鐵色,又名“鐵門峽”,全長約數十米,兩面陡壁聳峙,儼如一條通天夾弄,遊人到此,會頓然感到深谷清幽,心情靜寂。谷內還有“鐵城書院”的遺址,芙蓉峽還包括紫芝塢、舞獸岩、回回岩、芙蓉嶂、仙掌岩、卓錫峰諸景。
倪翁洞
又名初陽谷,位於鼎湖峰西練溪邊初陽山上,相傳老子學生,越國大夫范蠡的老師計倪,嫉俗遁世,隱居於此而得名。洞中留有唐、宋、元、明、清、民國和現代文人摩崖石刻達60多處,是仙都風景區摩崖石刻最集中的地方,現已被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其中倪翁洞中的“倪翁洞”三個篆字,是由時任縉雲縣令、著名小篆書法大家李陽冰所題。此外,還有米篩洞、問漁亭、仙女照鏡、老鼠偷油、獨峰書院等景觀。
小赤壁
小赤壁,倪翁洞向東過溪,絕壁陡峭,東西橫亘長數里,石壁下部呈赭紅色,猶如焰火燒過,故稱小赤壁。懸崖中有一天然棧道,長數百米,稱龍耕路,練溪的對面就是小赤壁,這裡有一座如屏的石山,顏色赭赤,故名。沿著山腰的懸崖峭壁,橫嵌著一條長達六七十米的天然石廊,俗稱“白蛇路”。相傳當年劉秀遇難,追兵將至,突然一條鱗光閃爍的蛟龍飛速從岩壁間穿過。開出路來使他脫險。故又稱“龍耕岩”。這裡有虎跡岩、八仙亭、“晨炊玉甑”和仙榜岩等景觀,前面還有許多鱗峋的怪石散落在練溪水中,形成溪中有島,島中有水,似島非島,似湖非湖的小蓬萊。
芙蓉峽
從鼎湖峰沿好溪上行三四公里,渡溪入山谷,兩側峭壁通體漆黑,整座山體猶如鋼鐵鑄成的石城堡。越往裡走,峭壁愈高,山谷愈窄。最狹處,中裂如門,僅容一人穿過,大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故叫鐵門峽。電影《阿詩瑪》中,阿黑張弓射穿山崖的鏡頭就取於此。入內又是一洞天,四周高崖圍立,中間綠草成茵,叫紫芝塢,相傳是東海八仙飲山泉嘗紫芝之處。塢內有屋基一座,是明代四位高人結廬隱居的遺址。
姑婦岩
出縣城東行3公里,就見山巒起伏,有高低兩石屹立山巔,這就是仙都勝景“姑婦岩”,也叫“婆媳岩”。姑岩略低,面朝北,酷像佝僂僵坐的老婆婆。不論從哪個方向觀看,無不維妙維肖。婦岩與姑岩對峙,象有身軀而無頭首的年輕媳婦,似穿連裙長服.婷婷玉立。同時在姑婦岩隔水的山巔又可看到另外兩塊岩石相偎挺立的名“仙釋岩”,俗稱“舅轎岩”。民間流傳著關於這幾塊岩石的動人傳說。觀賞姑婦岩,以下洋村的石橋為最逼真。姑婦岩往東,練溪的對面就是小赤壁,這裡有一座如屏的石山,顏色赭赤,故名。沿著山腰的懸崖峭壁,橫嵌著一條長達六七十米的天然石廊,俗稱“白蛇路”。相傳當年劉秀遇難,追兵將至,突然一條鱗光閃爍的蛟龍飛速從岩壁間穿過。開出路來使他脫險。故又稱“龍耕岩”。這裡有虎跡岩、八仙亭、“晨炊玉甑”和仙榜岩等景觀,前面還有許多鱗峋的怪石散落在練溪水中,形成溪中有島,島中有水,似島非島,似湖非湖的小蓬萊。小赤壁的西北面為倪翁洞,有3個石洞並連,玲瓏剔透。山洞口有座造型獨特的獨角亭。附近一塊形似蓮瓣、四面臨水的巨石上還有一座以魚為裝飾的重檐八角亭——問漁亭。其西側有獨峰書院,是宋代理學家朱熹講學的地方,現存院落為清代同治十二年(1873年)重建。
獨峰書院
獨峰書院:獨峰書院在倪翁洞景區內,位於好山山麓,面臨好溪,宋代理學家朱熹講學的紀念地。
元《仙都志》等書載:獨峰書院在練金溪西,正對獨峰。宋淳熙壬寅(1182),晦庵朱先生持常平節上疏劾台守(唐仲友)未報,八月二十二日巡禮到縉雲縣,倘徉於仙都山,以伺朝旨,有:於此藏修,之語。同時,作《追和徐氏山居韻》七絕一首:“出岫孤雲意自閑,不妨王事任連環。解鞍盤礴忘歸去,碧澗修筠似故山。”朱熹離開后,他的學生建讀書堂於仙都岩。寶慶三年(1228),在青田進士葉嗣昌提議下,人們在鼎湖峰對面的伏虎岩下創建禮殿,作為講貫之所,以示紀念。咸淳丁卯(1267)縉雲進士戶部尚書潛說友撥款擴建,名為獨峰書院。同治十二年(1873),縉雲知縣何乃容改址在好山腳下的“晦庵先生彌節於此”之處重建。獨峰書院,建築風格屬晚清,佔地1200平方米,核心部分為三間三進,左右廂房二十間,南北對稱,由卷洞圓門和小門相連。其間花園、天井、圍廊渾然一體。院內有欏木石楠、銀杏、桂樹、山茶、金錢松、芭蕉等名花名木。院內展覽以紀念朱熹為中心,並陳列仙都自然風光,人文歷史,文學藝術作品,以及仙都恐龍化石圖片,供遊客觀賞、品味。
初陽山
亦名旭山,顧名思義,早上陽光最早可照到而得名,它在好山之前,青塘之東。山上一亭,名“初陽”。亭上有聯:“七嬌登碧嶺披雲對鏡施粉黛,王老浴初陽海水忘旭醉蓬萊。”山中有初陽谷、斗山洞天,山下有君子石,青蓮石、半壁池、曲泉、洄瀨橋、雪霞嶺、問漁亭、獨角亭、三角亭等。明人文似韓有詩曰:“初陽洞是神仙窟,何事軒轅去不還。為道獨峰將鼎化,卻疑五老欲髯攀。許詢懷隱尋支遁,韓愈探奇入華山。拂石題名記來路,桃源無不在人間。”
雲英谷
雲英谷:好山、群玉山、初陽山三山之交,四壁峻絕,中多幽谷,相傳古有仙女雲英居此修鍊,故名雲英谷。雲英,是我國古代一個著名女仙名。宋《太平廣記》:山西聞喜裴航,唐長慶年間中秀才。游鄂諸(武昌),同舟遇樊夫人(漢上虞令樊綱妻)。曾答以詩,有“一飲瓊漿百感生,玄霜搗盡見雲英”之句。後來裴航經過陝西蘭橋時,見道旁一老嫗在織麻,含渴示漿。嫗呼雲英,捧一甌漿出。航飲之,真玉液也。航見雲英姿容絕也,欲娶之。嫗謂昨有神仙醫我靈藥一刀圭,須玉杵臼,搗葯百日,方娶雲英。而後夫妻俱仙去。雲英,雲翹妹也。玉杵臼,玉石製成的搗葯工具。玄霜,丹藥之名。《漢武帝內傳》:“仙家上藥,玄霜絳雪”。明方學家龍膺以此為題材,作傳奇《蘭橋記》。龍膺,字君御,號一所,故蘇武陵人,萬曆進士,官到太常寺卿,有《九蓋集》。萬曆十六年(1588),龍膺官溫州府學教授,八月七日偕次子得霖遊仙都,宿前胡成世方家。後來楊之炯合裴航與崔護事作《玉杵記》。又雲姓,《姓苑》“縉雲氏之後。”縉雲氏,黃帝時夏官。清王誥有詩云:“雲英道士近何之,剩有青青石上芝。啼鳥和成仙樂部,落花綉作洞天碑。得由蒼嶺丁門仞,定挹元都南面儀。我愧自無羊尉骨,夢回七日害坐思。”谷中山嶺,又為謝公嶺,永初三年(422)康樂侯謝靈運赴永嘉太守任時,經此路而得名。

旅遊信息


最佳季節
4月-6月最佳。仙都以峰岩奇絕、山水神秀為特色,景色優美,全年美景皆可入畫,加之摩崖石刻眾多,各種書法琳琅滿目,可以來此寫生,收集素材,激發創作靈感,已被授予“中國攝影創作基地”。夏季這裡山青水秀,且是溪流漂流的最好時節,可盡享山中樂趣。景區中還設有纜車,可供遊客盡情遊覽山中美景。此外,每年農曆九月初九重陽節,仙都都將舉辦旅遊文化節。公祭軒轅黃帝、登山競技、攀岩比賽、飛渡表演、民間文藝表演等熱鬧非凡,打破山林中常有的寧靜,另有一番風味。
建議遊玩
1-2天
門票價格
聯票:100元(含五大點)景交車20元
開放時間
07:30~17:30

交通信息

麗水到縉雲的巴士班次頻繁,縉雲汽車站開往景區的公交車約半小時一班,全程5元左右,分段計價。芙蓉峽返回的末班車在17:30左右。
縉雲縣高鐵站、縉雲縣汽車客運中心均有接駁公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