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環境學報

生態環境學報

《生態環境學報》創刊於1992年,是由廣東省科學技術協會主管、廣東省生態環境與土壤研究所和廣東省土壤學會主辦的學術期刊。

據2019年2月《生態環境學報》官網顯示,《生態環境學報》第六屆編輯委員會共有顧問4人、編委54人。

據2019年2月18日中國知網顯示,《生態環境學報》出版文獻共6353篇、總被下載285997次、總被引77298次;(2018版)複合影響因子為2.211、(2018版)綜合影響因子為1.532 。據2019年2月18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生態環境學報》載文量為3791篇,基金論文量為3182篇,被引量為77298、下載量為285997,2015年影響因子為0.88 。

辦刊歷史


1992年,《熱帶亞熱帶土壤科學》創刊。
1993年,該刊刊期確定為季刊。
1999年,該刊更名為《土壤與環境》。
2003年,該刊更名為《生態環境》。
2005年,該刊刊期變更為雙月刊。
2009年,該刊更名為《生態環境學報》。
2010年,該刊刊期變更為月刊。
2014年12月,該刊成為中國原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第一批認定學術期刊。
2017年,該刊正式開通微信平台公眾號。

辦刊條件


欄目方向

《生態環境學報》主要刊登中國國內外生態學和環境科學具有明顯創新性和重要意義的原創性研究論文、重大調查研究報告,少量刊登對這兩個學科的重大前沿問題具有獨到見解和理論建樹的綜述文章和觀點類文章。
《生態環境學報》主要讀者對象為從事生態學、環境科學、資源保護、地理學、農業科學、林學等領域的科技人員、教師、學生和各級管理者。
《生態環境學報》主要設有研究論文、研究簡報、專論與綜述、問題討論、研究簡報、專題論述、院士論壇、科研總結、信息資源等欄目。

人員編製

據2019年2月《生態環境學報》官網顯示,《生態環境學報》第六屆編輯委員會共有顧問4人、編委54人。
《生態環境學報》第六屆編輯委員會名單
職務名錄
顧問中國工程院院士:李文華;中國科學院院士:趙其國鄭度、朱兆良
編委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勇、張福鎖;中國科學院院士:崔鵬、方精雲、傅伯傑、陶澍、徐義剛
蔡運龍蔡祖聰曹一平陳懷滿陳同斌陳少謹
傅聲雷高廷耀耿安松龔子同郭治興胡洪營
黃寧生黃巧雲金相燦孔垂華李定強李芳柏
李永濤李占斌劉鵬陸雅海駱世明駱永明
潘根興潘開文彭少麟仇榮亮任海沈善敏
史學正萬洪富王克林王連生吳啟堂吳志峰
肖輝林謝海輝徐建明葉文虎張甘霖趙景柱
鍾繼洪周國逸周健民周順桂朱永官 ----

辦刊成果


出版發行

據2019年2月18日中國知網顯示,《生態環境學報》出版文獻共6353篇。
據2019年2月18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生態環境學報》載文量為3791篇,基金論文量為3182篇。

影響因子

據2019年2月18日中國知網顯示,《生態環境學報》總被下載285997次、總被引77298次;(2018版)複合影響因子為2.211、(2018版)綜合影響因子為1.532。
據2019年2月18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生態環境學報》被引量為77298、下載量為285997;據2015年中國期刊引證報告(擴刊版)數據顯示,《生態環境學報》影響因子為0.88,在全部統計源期刊(6735種)中排第343名,在環境科學與安全科學類(77種)中排第10名。
據中國知網中國科學文獻計量評價研究中心2017年9月發布的《中國學術期刊影響因子年報(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2017版)》顯示,《生態環境學報》2016年總被引頻次為14222、影響因子為2.391,他引影響因子2.194;5年影響因子為2.956,他引5年影響因子2.817,在72種中國環境科學技術類期刊中排第4位。影響力指數(CI)之學科排序為4/72,基金論文比為0.99,2016年在中國知網的Web全篇下載量為30.15×10次。
據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2017年10月發布的《中國科技核心期刊指標檢索報告(核心板)》顯示,《生態環境學報》2016年的核心影響因子為1.343、核心總被引頻次為5246次,核心他引率0.94。影響因子、被引頻次在生態學類7種核心期刊中分別排第3和第4位,在2008種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中分別排第133位和第57位。核心綜合評價總分在生態學類中排第3位。

收錄情況

《生態環境學報》是RCCSE中國核心學術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CSCD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2017-2018年度)(含擴展版)來源期刊、北京大學《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2004年版、2008年版、2011年版、2014年版、2017年版)》來源期刊,被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資料庫(JST)、中國核心期刊(遴選)資料庫收錄。

榮譽表彰

《生態環境學報》曾被評為廣東省優秀期刊、中國國際影響力優秀學術期刊、第4屆中國精品科技期刊,獲得過全國優秀農業期刊一等獎、廣東省優秀科技期刊一等獎、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規範優秀期刊獎。

文化傳統


• 投稿指南
該刊論文要求研究的問題具有重要意義。文章要求精練,每篇研究論文、綜述一般不超過8頁碼;圖表只附最必要的,除必要的說明文字之外,圖與表不要重複。使用規範簡化字。每篇文章附上中、英文摘要及關鍵詞;研究論文中的摘要應包括研究的問題、過程和方法、結果和結論。綜述文章的摘要應包括論述的問題、重要進展和作者的新觀點、新認識、研究展望。
插圖用電腦製圖;圖中文字應簡明。圖幅及圖文框不宜太大。表格採用三線表,必要時可加輔助橫線;取消豎線。來稿有較高的標準化和規範化水平,包括正確使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及其符號,正確使用名詞術語和正確著錄參考文獻等方面。來稿請在末頁附上第一作者簡介(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別、民族、職稱、學位、研究方向)、固定電話和行動電話號碼、電子信箱、工作單位、詳細通信地址、郵政編碼及傳真號碼;註明項目來源和編號。稿由該刊編委會審定,勿一稿多投。

現任領導


《生態環境學報》第六屆編輯委員會領導
職務姓名
主編李芳柏、陶澍(中國科學院院士)
常務副主編肖輝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