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戀風塵

1987年侯孝賢執導電影

《戀戀風塵》是由侯孝賢執導,王晶文、辛樹芬李天祿等主演的劇情片。影片於1987年上映。該片根據吳念真的初戀經歷改編而成,講述了青梅竹馬的阿遠和阿雲,因阿遠入伍而漸行漸遠,最終阿雲和他人結婚的故事。

劇情簡介


戀戀風塵劇照
戀戀風塵劇照
故事的主角,是阿雲(辛樹芬飾)與阿遠(王晶文飾)這一對來自山鄉 的小情侶。他們倆自小青梅竹馬、兩小無猜,幾乎身邊所有人都認定他們將會連理相伴一生。兩人初中畢業后,先後離鄉背井,作伙在台北市謀生。之後阿遠入伍服了兵役,而阿雲卻在日復一日的守候中逐漸將這份感情疏遠。部隊里發生“兵變”,家鄉里的親人都在恐慌里祈望著他的音訊,然而阿雲卻不堪寂寞,最終移情別戀嫁給了每日幫他們倆送信的郵差。而電影的結束,男主角阿遠退伍返鄉之日,孤零零地尋望著眼中這逐漸陌生起來的一切,他走到田裡去探望正在照料蕃薯的阿公(李天祿飾),一邊聽著阿公嘮嘮叨叨這些年裡發生的一切周遭,一邊看著雲影在山頭移過,那一瞬,隨著成長的來臨、時光的轉變,記憶里一切的美好與憂傷,都似乎化為了如浮雲一般的泡影。

演員表


演員角色
王晶文謝文遠
辛樹芬江素雲
李天祿阿公
楊麗音阿英
梅芳阿琴
林揚爸爸
鄧安寧李班長

職員表

監製許新枝
導演侯孝賢
編劇朱天文、吳念真
攝影李屏賓
配樂陳明章、Ching Chun Hsu
剪輯廖慶松
發行International Film Circuit (USA) (theatrical、ICA Projects (1990) (UK)

角色介紹


  • 謝文遠

    謝文遠

    演員王晶文

    阿雲的青梅竹馬。之後阿遠入伍服兵役,與阿雲漸行漸遠,退伍后發現阿雲“兵變”已與他人結婚。

  • 江素雲

    江素雲

    演員辛樹芬

    阿遠的青梅竹馬。后因阿遠入伍服兵役,在時間和空間的拉鋸下,阿雲最終移情別戀嫁給了每日幫他們倆送信的郵差。

  • 阿公

    阿公

    演員李天祿

    阿遠的外公。種番薯。給阿遠的父親做拐杖。當阿遠退伍返鄉,和小輩兒嘮叨了這些年發生的事兒。

音樂原聲


曲目演唱
戀戀風塵劇照
戀戀風塵劇照
戀戀風塵陳明章
歲月的船陳明章
由失望到漠然陳明章
風的口哨陳明章
路有多長陳明章
雲的陰影陳明章
知道番薯落土發芽,才知是生命的歷程陳明章
陳明章
淡水騎車陳明章
有一天,想起了咁仔店陳明章
照片里的家陳明章
陳明章
牽你的手陳明章
雨水陳明章
無悔陳明章

幕後製作


• 大夏天,陳明章他們經常到九分《戀戀風塵》拍片現場抓感覺,好山好水、無情歲月的有情戀戀。侯孝賢拍片有
戀戀風塵劇照
戀戀風塵劇照
名的慢,他們的音樂構思也一樣的慢。
• 陳明章用600塊錢的吉他上實驗鄉土民謠,為原聲帶配樂。
• 四十分鐘長的《戀戀風塵》配隔七年,重新自喇叭中放出,經過眾多疑惑,最終製作團隊決定讓它成為一個紀錄,重新剪輯,把當年曾有過但未放進去的音樂構思補進去,做成《戀戀風塵》音樂紀錄。
• 從最初的構思,到分鏡頭,再到劇本,一直有阿雲連夜趕貼1096隻信封郵票的情節。而最後這一場的鏡頭,整個的給侯孝賢剪掉。

播出信息


發行上映

國家/地區上映/發行日期(細節)
戀戀風塵劇照
戀戀風塵劇照
中國台灣1986年
加拿大1987年9月13日
中國香港1987年10月15日
日本1989年11月11日
美國1999年9月4日
阿根廷2002年4月26日
希臘2005年11月21日

製作公司

製作公司ICA Projects
發行公司International Film Circuit

獲得獎項


榮譽

時間榮譽
1994年金曲獎

獎項

時間獎項簡稱獎項全稱獲獎人所獲獎項結果
1994年金曲獎 第五屆台灣金曲獎戀戀風塵最佳錄音獎獲獎
1994年第五屆台灣金曲獎戀戀風塵最佳演奏專輯獎
1994年第五屆台灣金曲獎 戀戀風塵最佳演奏專輯製作人獎
1987年南特影展 法國南特影展 戀戀風塵最佳配樂獎
1987年法國南特影展 李屏賓最佳攝影獎
1987年特利亞國際影展 葡萄牙特利亞國際影展 侯孝賢最佳導演獎

作品評價


《戀戀風塵》里出現了侯孝賢此前所有電影當中從未出現過的空鏡頭,這種看似台灣風光宣傳片的鏡頭實際上暗含
戀戀風塵劇照
戀戀風塵劇照
了侯孝賢對小津的崇敬和模仿。除了意境和某些鏡頭的模仿之外,影片題材仍然來自台灣本土好友吳念真貢獻出自己珍貴的回憶,徹底“暴露”了自己的過往。儘管故事情節簡單到用四個字就可以概括——“初戀告吹”,但侯孝賢卻把從沈從文那裡繼承來的鄉土氣息帶到了城市當中,讓一對戀人在陌生的環境當中重新適應彼此,其間既有苦澀,也有甜蜜,更多的則是醋意十足的“生活”。(北京青年報評)無論是《風櫃來的人》、《冬冬的假期》,還是《童年往事》、《戀戀風塵》,皆是以侯孝賢、朱家三姐妹、吳念真等台灣電影主將的回憶為藍本。一夥兒民國三、四十年生人“東拼西湊”而成的電影,曆數的皆是自傳性的日常小事,格局之小,甚可謂是第一人稱的“私歷史”,而與同一時期以文學改編和“國族寓言”式的宏大敘事噴涌而出的大陸第五代截然有別。(搜狐網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