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四大文廟
南京夫子廟、北京孔廟、曲阜孔廟和吉林文廟
中國四大文廟分別是南京夫子廟、北京孔廟、曲阜孔廟和吉林文廟。
【主詞條:南京夫子廟】
南京夫子廟,又稱孔廟,位於南京市秦淮河北岸貢院街,南京夫子廟是中國四大文廟之一。六朝至明清時期,世家大族多聚於夫子廟一帶,素有“六朝金粉”之稱,為古代中國江南文化樞紐之地,不僅是明清時期南京的文教中心,同時也是居東南各省之冠的文教建築群。
南京夫子廟與上海城隍廟、蘇州玄妙觀和北京天橋為全國四大鬧市。但南京夫子廟歷史之悠久、古迹之眾多、文化之深厚、商業之繁榮,為各地所不及,千百年來名揚中外,舉世矚目。
夫子廟始建於宋景祐元年(1034年)。曾四毀五建,最後一次毀於1937年日寇的炮火中。從1985年修復後夫子廟已接待遊客一億多人,平時日人流量在10萬人次以上,節假日在30萬人次上。是中國著名的開放式5A級旅遊景區。
秦淮河是古老的南京文化淵源之地,而內秦淮河從東水頭至西水關全長4.2公里的沿河兩岸,從六朝起便是望族聚居之地,商賈雲集,文人薈萃,儒學鼎盛,素有“六朝金粉”之譽。
位於南京秦淮河畔的夫子廟,始建於東晉成帝司馬衍咸康三年(337年),根據王導提議“治國以培育人材為重”,立太學於秦淮河南岸。當年只有學宮,並未建孔廟。
孔廟是宋仁宗景祐元年(1034年)就東晉學宮擴建而成的。因為祭奉的是孔夫子,故又稱夫子廟。在學宮的前面建孔廟,目的是在於希望士子遵循先聖先賢之道,接受封建教化。
自六朝至明清,十里秦淮的繁華景象和特有的風貌,曾被歷代文人所謳歌。夫子廟位於秦淮河北岸,原是祀奉孔子的地方,始建於宋代景祐元年(1034年),是就東晉學宮舊址擴建而成。
南宋建炎年間遭兵火焚毀。
紹興九年(1139年)又重建,稱建康府學。
元朝改為集慶路學。
明初為國子學,將上元、江寧兩縣學併入,後為應天府學。
清代將府學遷至城北明國子監舊址,這裡便成為江寧、上元兩縣縣學。
清初府學遷原國子監,便將夫子廟原府學故地改為上元、江寧兩縣的縣學。
咸豐年間再次毀於兵火,同治八年(1869年)重建。
1937年,抗日戰爭時被日軍焚毀而嚴重損毀。
1984年,市、區人民政府為保護古都文化遺產,經有關專家科學論證和規劃,幾度撥專款,曆數年的精心維修和復建。在東起桃葉渡,西抵中華門1.8公里的秦淮河兩側,一批文物古迹和旅遊景點得到了恢復和建設,還興建了高低錯落、富有地方傳統特色的河廳河房、歌樓舞榭,以及商業街眾多的書肆、小吃店、茶館與酒樓,並在河上恢復了絕跡多年的“秦淮畫舫”。
1985年修復夫子廟古建築群,周圍茶肆、酒樓、店鋪等建築也都改建成明清風格,夫子廟建築群由孔廟、學宮、江南貢院薈萃而成,是秦淮風光的精華。臨河的貢院街一帶則為古色古香的旅遊文化商業街。同時按歷史上形成的廟會的格局,復建了東市場、西市場。這裡供應的傳統食品和風味小吃。.每年農曆正月初一至十八,舉行夫子廟燈會。
經過十多年的努力,先後投資10多個億,恢復建設了大成殿、明德堂、尊經閣、江南貢院、烏衣巷、王謝古居、吳敬梓故居等20多處、30多萬平方米古建築,亭、台、樓、閣、殿錯落有致,再現了明清江南街市風貌和古秦淮河廳、河房景觀,六朝、明清文化得到進一步挖掘和展示。形成了小商品、古玩字畫、花鳥魚蟲等一批特色鮮明的市場群,成為南京商業中心之一。
1991年被評為“全國旅遊勝地四十佳”,成為享譽海內外的旅遊勝地、文化長廊、美食中心、購物樂園。古時立學必祀奉孔子,其各地的孔廟,屬於國家祀典內容之一。所以孔廟的特點是廟附於學,和國學、府(州)縣學聯為一體。廟的位置或在學宮的前部,或偏於一側。
南京夫子廟是前廟後學的布局。孔廟、學宮與東側的貢院(通過考試來取士的考場)組成三大文教古建築群。古時候的孔廟有一定的布局形式。
一般前設照壁、欞星門和東西牌坊形成廟前廣場,欞星門前設以半圓形水池,稱為“泮池”。泮池是孔廟的特有形制,源自於周禮,而夫子廟鑿秦淮河為泮池,是唯一利用天名河道作為泮池的遺例。岸北為石欄,有“天下文樞”牌坊,遊人至此可憑欄小憩,瀏覽秦淮河風光。
夫子廟的大照壁位於秦淮河南岸,建於明萬曆三年(1575年),全長110米,為中國照壁之最。
泮池邊的石欄為明正德九年1514年所建,現也修飾完整。東有奎光閣,西有聚星亭,象徵文風昌盛;廟前廣場東西兩側立石柱,上書“文武大臣至此下馬”,以示對“至聖文宣王”的崇敬之意。廟門前有“天下文樞”柏木牌坊一座,牌坊後面為“欞星門”,系丈余高石牌坊,六柱三門,中門刻有“欞星門”三字篆文。三門之間嵌有牡丹磚刻浮雕,柱頭皆有雲雕,形即華表。這是帝王出巡朝聖祀孔的通道,非一般官員百姓所能出入的。平日用木柵欄封閉。
街東西舊有“道冠古今”、“德配天地”兩坊,民國以後被拆除。廣場左右原有“聚星”、“思樂”二亭。聚星亭重檐六角,夫子廟於1983年復建;思樂亭今移建於東市小廣場。
欞星門由三座單間石牌坊組成,石坊之間牆上嵌有牡丹圖案的浮雕,中間石坊橫楣刻有“欞星門”三個篆字,造型樸實無華。
入欞星門,東西兩側各有持敬門,中間為大成門,又稱戟門。在封建時代,每逢朔、望(農曆初一、十五)朝聖和春秋祭典,府縣官員、教諭、訓導學教官由大成門進,士子走持敬門,不得逾矩。下階為丹墀,東西並立三碑,東為元至順二年(1331年)封至聖夫人碑,西為四亞聖碑,再西為清康熙修學宮碑記。丹墀左右為兩廡,外有走廊通正殿。兩廡供奉孔門的七十二賢人牌位。
正中是為“大成殿”,外有露台,是春秋祭奠時舞樂之地,三面環以石欄,四角設有紫銅燎爐,燃桐油火炬,祭祀多在午夜子時,光如白晝。殿內正中供奉“大成至聖先師孔之位”,左右配享四亞聖——顏回、曾參、孟軻、孔汲。殿的東邊有小門通學宮。
明清時代的大成門為五間,兩側為耳房,供執事人等休息之用,中為三門,門內陳列戟,東設鼓,西置磬,每逢朔望朝聖和春秋祭典,府縣官員由大成門(中門)進,士子執事人等分走旁門。此門 與大殿同毀於日軍兵火。1986年新建的大成門面寬三間,門內正中有漢白玉屏風,上鐫刻“重修夫子廟記”,樹立四塊古碑,其中齊永明二年的“孔子問禮圖碑”是由南京市人民政府院內遷至此處的一塊重要的碑銘。
入大成門循甬道丹墀而上,便是夫子廟的主殿大成殿。現大殿是按清代同治八年(1869年)的建築為藍本修建的,取消了原孔廟的后牆,使之與學宮融為一體。大殿七間,高18米,重檐歇山頂。原殿內正中為“大成至聖先師孔子之神位”牌位,兩旁配享四亞聖。現殿內有孔子銅像,兩旁配有孔子十二弟子漢白玉像。殿前有寬敞的露台,四周繞以石欄板,它是古時祭祀舉行樂舞的地方。殿前兩側有廊廡相連,原是供奉孔門七十二賢人和歷代大儒,及存放祭器的地方。現改作碑廊,牆上鑲嵌陳列當今名流的書法碑石30多塊。
【主詞條:北京孔廟】
北京孔廟
大成門面闊五間,台基四周有白石護欄,前後三出陛。中陛有雕龍御路,黃琉璃筒瓦單檐廡殿頂,東西稍間內置鼓懸鐘各一,兩側放置清乾隆年間仿製的石鼓10枚。大成門左右各有一座角門通向中院,中院甬路兩旁有11座明清兩代的記功碑亭,還有一座磚砌焚帛爐和一口經清高宗賜名“硯水湖”的古井以及古樹“除奸柏”。大成殿是從前舉行祭孔典禮的地方,是孔廟的主體建築,面闊九間,進深五間,黃琉璃筒瓦重檐廡殿頂。前檐裝修為菱花格扇門窗,磚石台基四周出石護欄。崇聖祠在大成殿後,自成一座獨立的小四合院。南面為正門——崇聖門三間,北面正殿為崇聖祠五間,東西各有配廡三間。崇聖祠及崇聖門為綠琉璃筒瓦歇山頂,配廡為灰筒瓦硬山頂。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北京城內東城區國子監街。佔地2.2萬平方米。歷代多次重修,為元、明、清三代祭孔建築,又名“先師廟”。,殿前月台三出陛,殿內供奉孔子及“四配”、“十二哲”。殿前有600餘年樹齡的古柏一株,名“除奸柏”,亦名“觸奸柏”。有古井一口,清高宗賜名“硯水湖”。大成殿後有崇聖祠,自成院落,為祭祀孔子先祖之地。今闢為首都博物館,展出北京地區出土的歷代珍貴文物。
元大德六年(1302)建,大德十年建成。明永樂九年(1411)重建。宣德、嘉靖、萬曆年間分別修繕大殿,添建崇聖祠,清順治、雍正、乾隆時又重修,光緒三十二年(1906)升祭祀孔子為大祀,將正殿擴建。孔廟雖然經過歷代重修,但其結構基本上仍然保存元代風格。門內院落共有三進,中軸線上的建築從南向北依次為大成門、大成殿、崇聖門及崇聖祠。有元、明、清三代的進士題名碑198 塊,為研究中國古代科舉制度的重要文獻資料。孔廟從1928年起對外開放,供人遊覽。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后被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後為首都博物館。
北京安定門內有條國子監街,又名成賢街。這條街共有4座原汁原味的清代一間式彩繪木牌樓,是北京保留牌樓最多最完整的一條街。街道兩旁槐樹成行,濃蔭蔽日,槐花飄香。北京孔廟就坐落在這條街的東端。
孔廟是祭祀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世界文化名人孔子的廟宇,源遠流長。北京孔廟始建於元大德六年(公元1302年),元大德十年(公元1306年)建成,初具規模。明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建崇聖祠,用於供奉孔子五代先人。清光緒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擴建大成殿,孔廟始成今日的規模。整座孔廟分三進院落,佔地約22000平方米,採用了主體建築沿中軸線分佈,左右對稱的中國傳統建築布局。在700多年的漫長歷史中,這裡成為元、明、清三代統治者尊孔崇儒,宣揚教化,主興文脈的聖地,也成為眾多志在功名的讀書人頂禮膜拜的殿堂。這組比故宮還年代久遠的皇家古建築濃縮了千年儒家文化精髓,凝固了一段數百年的漫漫科舉之路。徜徉在古柏參天、石碑林立、崇基高堂的孔廟裡,遠離都市的喧鬧,觸摸歷史、文化的脈搏,以寧靜淡泊的心去感受中華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實在是件雅事。
先師門(又稱欞星門)是孔廟的大門,面闊三間,進深七檁,單檐歇山頂,基本上保留了元代的建築風格,先師門兩側連接廟宇的外圍牆,猶如一座城門。進入先師門,迎面看到的便是大成門。大成門創建於元代,清代重修,面闊五間,進深九檁,單檐歇山頂。整座建築坐落在高大的磚石台基上,中間的御路石上高浮雕海水龍紋圖樣,五龍戲珠,栩栩如生。大成門前廊兩側擺放著10枚石鼓,每枚石鼓的鼓面上都篆刻一首上古遊獵詩。這是清乾隆時仿公元前8世紀周宣王時代的石鼓遺物刻制的,那難辨的文字和深邃的詩意恐怕只有學識淵博的孔老夫子才能完全理解吧。第一進院落是皇帝祭孔前籌備各項事宜的場所,其東側設有宰牲亭、井亭、神廚,用於祭孔三牲的宰殺、清洗和烹制。兩側有神庫、致齋所用於祭孔禮器的存放和供品的備制。
第二進院落是孔廟的中心院落,每逢祭孔大典,這裡便鐘鼓齊鳴,樂舞昇平,儀仗威嚴。大成殿是第二進院落的主體建築,也是整座孔廟的中心建築,是孔廟內最神聖的殿堂。大成殿始建於大德六年(公元1302年),后毀於戰火,明永樂九年(公元1411年)重建,清光緒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將殿由7間擴建為9間。殿內金磚鋪地,內頂施團龍井口天花,其規制是我國封建社會的最高建築等級,堪與故宮太和殿媲美。殿中供奉孔子“大成至聖文宣王”木牌位,神位兩邊設有配享的“四配十二哲”牌位。神位前置祭案,上設尊、爵、卣、籩、豆等祭器均為清乾隆時的御制真品。大殿內外高懸清康熙至宣統9位皇帝的御匾,均是皇帝親書的對孔子的四字贊語,是珍貴的文物。
孔廟的第三進院落最具特色,由崇聖門、崇聖殿和東西配殿組成獨立完整的院落,與前二進院落分割明顯而又過渡自然,反映出古人在建築部局上的巧妙構思。這組建築稱為崇聖祠,是祭祀孔子五代先祖的家廟。建於明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清乾隆二年(公元1737年)重修,並將灰瓦頂改為綠琉璃瓦頂。崇聖殿又稱五代祠,面闊五間,進深七檁,殿前建有寬大的月台,月台三面建有垂帶踏步各十級。殿內供奉孔子五代先人的牌位及配享的顏回、孔伋、曾參、孟軻四位先哲之父的牌位。東西配殿坐落在磚石台基上,面闊三間,進深五檁,單檐懸山頂,內奉程頤、程顥兄弟、張載、蔡沈、周敦頤、朱熹6位先儒之父。
三進院落及其建築有明確的建築等級差別和功能區域劃分,和諧統一地組成一整套皇家祭祀性建築群落,是我國古代建築的傑出代表。
在孔廟的第一進院落御路兩側分四部分樹立著198座高大的進士題名碑,其中元代3座、明代77座、清代118座。這些進士題名碑上刻著元、明、清三代各科進士的姓名、籍貫、名次,共計51624人。在眾多的進士當中有我們熟知的一些名人如張居正,于謙、徐光啟,嚴嵩,紀昀、劉墉及近代名人劉春霖、沈鈞儒等。穿梭在這片時間跨度達數百年的碑林中,輕撫舊貌斑駁的碑身,仰望碑面上已模糊的字跡,不免讓人發出“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數百年”的感慨。
在孔廟與國子監(古代皇家大學)之間的夾道內,有一處由189座高大石碑組成的碑林。石碑上篆刻著儒家經典:《周易》、《尚書》、《詩經》、《周禮》、《儀禮》、《禮記》、《春秋左傳》、《春秋公羊傳》、《春秋穀梁傳》、《論語》、《孝經》、《孟子》、《爾雅》。這部石經的藍本是雍正年間的江蘇金壇貢生蔣衡歷時12年手書而成。乾隆五十六年(公元1791年)下旨刻石立碑。全部石經共計63萬餘字,規模宏大,楷法工整,內容的準確性和刻制的精美度都優於西安的“開成石經”,而在規模上也是僅次於西安碑林的全國第二大碑林。相傳乾隆命和珅、王傑為總裁,彭元瑞、劉墉為副總裁來考訂經稿。彭元瑞以宋元善本十三經核訂蔣衡手書的經稿,並把俗體字均改為古體字,使-更加完善規範,古意大增,受到乾隆讚賞,被授以太子太保銜。這使和珅嫉恨非凡,權傾朝野的他命人在一夜之間挖去石碑上全部改過的古體字。直到和珅0后,古體字跡才得以重新修復,至今碑面上還有一塊塊挖補的痕迹。
道的西側有口古井。由青石板組成的花瓣形井台,石質井圈。由於坐落在德勝門、安定門內一帶水線上,當年井水常溢到井口,水質清純甘冽,相傳進京趕考的舉人們在拜謁孔子后都要飲一下井中聖水,據說飲后能文思泉湧,妙筆生花,寫出一手好文章。而用井水磨墨,寫出的字墨香四溢,筆勁流暢。故乾隆賜名“硯水湖”。雖然現在井中水位很低,也沒有人飲用,但這口井雅緻大氣的名字及動人的傳說,為孔廟增添了幾分文采。
2005年4月北京孔廟開始了50年來的第一次大規模修繕,這次修繕以古建復原和維護為主,恢復清代的建築規模和樣式,宏偉大氣的孔廟將再次重現人們面前。
【主詞條:曲阜孔廟】
曲阜孔廟
孔廟始建於公元前478年,以其故居為廟,歲時奉祀。西漢以來歷代帝王不斷給孔子加封謚號,孔廟的規模也越來越大,成為全國最大的孔廟。現存的建築群絕大部分是明、清兩代完成的,佔地327畝,前後九進院落。廟內有殿堂、壇閣和門坊等460多間。四周圍以紅牆,四角配以角樓,是仿皇宮樣式修建的。整個廟宇氣勢恢宏,布局嚴謹,是我國現存規模最大的三大古建築群(故宮、避暑山莊)之一。1994年被聯合國教科文衛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孔廟的建築群貫穿在南北的一條中軸線上。中路從金聲玉振坊起,由南向北依次要穿越欞星門、太和元氣坊、聖時門、過壁水橋。進大中門后,再經奎文閣、十三碑亭、大成門、杏壇、大成殿、寢殿到最後一座殿堂——聖跡殿,這是孔廟的主體。由大成門向東,進聖承門,達詩禮堂、魯壁、孔宅故井及祟聖祠、後為家廟,這是孔廟的東路。由大成門向西,進啟聖門,達金絲堂、啟聖殿及啟聖寢殿,這是孔廟的西路。
曲阜孔廟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孔子逝世的第二年,即周敬王四十二年(魯哀公十七年,西元前478年)。根據《史記》的記載,當時孔子的弟子將其“故所居堂”立廟祭祀,廟屋三間,內藏衣、冠、琴、車、書等孔子遺物。至漢初,已歷二百餘年。
漢高祖十二年(前195年)十一月,高祖劉邦自淮南還京,經過闕里,以太牢祭祀孔子。開皇帝親祭孔子之先。元始元年(1年),平帝追謚孔子為“褒成宣尼公”。自此,孔廟愈受重視。東漢建武五年(29年),光武帝過闕里,命祭孔子。明帝、章帝、安帝均曾到曲阜祭祀。永興元年(153年),桓帝下詔重修孔廟,任命孔和為守廟官,並立碑以記。有漢一代,廟宇雖經多次整修,但仍以宅為廟。東漢末年,天下大亂,“百祀墮壞”,孔廟頹敗。
魏晉南北朝時期,社會動蕩,雖然玄學興起,佛教盛行,孔子的尊崇地位卻未受到太大影響。魏文帝“令魯郡修起舊廟”,並安置吏卒百戶守衛;又在廟外廣修屋宇,以居學者。西晉末造,“五胡亂華”,“廟貌荒殘”。東魏孝靜帝興和元年(539年),大力維修孔廟,首次為孔子及弟子塑像。此後,北齊天保元年(550年)和梁太平二年(557年)孔廟均得到修葺,但於廟宇形制無改。
隋唐以降,朝廷提倡儒學,孔廟面貌隨之改觀。隋大業七年(611年)曲阜縣令陳叔毅重修孔廟。唐初,朝廷在國都長安的國子監修建周公廟和孔子廟各一座,且令各州縣皆立孔廟。貞觀十一年(637年),太宗詔修曲阜孔廟。乾封元年(666年),因舊廟簡陋,高宗令兗州都督霍王李元軌“改制神宇”,對孔廟進行史上第一次的大規模改建。開元七年(719年),兗州刺史韋元圭和孔子三十五代孫、褒聖侯孔璲之等又“樹繚垣以設防”。大曆八年(773年)兗州刺史孟休鑒、曲阜縣令裴有象新建廟門。咸通十年(869年),孔子三十九代孫、魯國公、天平軍節度使孔溫裕奏請朝廷,獻私俸修葺廟宇。唐代的孔廟已初具規模,對廟宇的修葺共有五次。
北宋朝廷崇儒重道,太祖立國之初,即至曲阜拜祭,下詔增修廟宇,建隆三年(962年),又詔祭孔廟,用一品禮,廟門列十六戟。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真宗過曲阜拜孔廟,加謚孔子為“玄聖文宣王”;次年又“頒孔廟桓圭一,加冕九旒,服九章,從上公制”;四年,詔令各州皆建孔廟;五年,改謚孔子為“至聖文宣王”。徽宗崇寧四年(1105年),頒孔子像“冠服制度用王者,冕十二旒,袞服九章”。宋代對曲阜孔廟增修達七次。建隆元年(960年),詔增修祠宇。太平興國八年(983年),太宗“乃鼎新規,革舊制”,對孔廟進行修繕。新成的孔廟,“繚垣雲矗,飛檐翼張”,重門洞開,層闕特起,“迴廊復殿,一變維新”。天禧二年(1018年),孔子四十五代孫、大理寺丞孔道輔奏言:“祖廟卑陋不稱,請加修崇”,朝廷奏准並遣之以官錢監修孔廟。五年(1021年),孔道輔“又請得封禪行殿余材”,擴大孔廟舊制。經過擴建的廟宇,前後四進院落,東、中、西三路并行,今之格局初步奠定。景祐四年(1037年)修建講學堂。次年,孔道輔又於正殿之西建五賢堂。嘉祐六年(1061年),仁宗頒御書金字篆書“宣聖廟”和飛帛書“大成殿”匾額。此後的元豐、紹聖、政和年間亦曾重修孔廟。元祐元年(1086年),又添建廟學於孔廟東南隅。
此後不久,金兵南侵,“廟宇與書籍俱為灰燼”。但金國上層有遠見者深知,欲立足中原,必須依靠儒家思想。天會五年(1127年),金將完顏宗堯進駐燕京后,戎馬未息即建太學,修國子監。天會七年(1129年),金兵入曲阜,命知縣“引詣聖廟”,“登杏壇,望殿火奠拜”。金國統一北方后,進一步認識到崇儒之重要性。皇統元年(1141年),熙宗拜祭上京孔子廟。次年敕行台撥錢一萬四千貫,修孔廟聖殿;四年,又命“行省降錢一萬四千五百貫,發南京入作司見材,修完孔廟,創蓋大成殿”。至皇統九年,大成殿竣工。正隆二年(1157年),又以羨錢修兩廡及齊國公殿。此次維修,規模不大,被毀建築尚未得到完全復建。大定十九年(1179年),衍聖公等又組織重建鄆國夫人殿。明昌二年(1191年),崇尚儒學的金章宗撥錢76400多緡,大修孔廟。此次大修,“三分其役,因舊以完葺者才居其一,而增創者倍之”,至明昌五年(1194年)方告竣。孔廟擴展到“殿堂廊廡門亭齋廚黌舍合三百六十餘楹”的前所未有的規模。金代的孔廟,基本保持了宋代格局,而部分建築規模擴大,新建大中門、欞星門,且始用琉璃瓦,殿廡均以綠琉璃瓦剪邊,青綠彩畫,朱漆欄檻,檐柱亦改為石質,並刻龍為飾,使孔廟規格大大提高。有金一代,孔廟總共重修四次。
元、明兩代,孔廟重修重建更達數十次之多。其中最重要的一次是明孝宗弘治十二年(1499年)。當時孔廟遭到雷擊,大成殿等120餘楹建築化為灰燼。此次重修,總共歷時五年,耗銀15萬兩。
清代對孔廟的修建達14次。清世宗雍正二年(1724年),孔廟又毀於雷電火。“發帑金令大臣等督工監修,凡殿廡制度規模以及祭器儀物,皆令繪圖呈覽,親為指授”,調集12個府、州、縣令督修,總共用時六年方才完成。
綜合統計,千百年來,孔廟總共經歷大修15次,中修31次,小修數百次,終於達到今日九進庭院的宏大規模。
【主詞條:吉林文廟】
吉林文廟位於吉林省吉林市,與曲阜孔廟、南京孔廟、北京孔廟並稱“中國四大文廟”。是吉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作為清朝在東北建立的第一座孔廟——吉林文廟,既是清朝對漢文化傳入東北的認可,更是漢文化與東北少數民族文化互通的歷史見證。吉林文廟建築群規模之大、等級之高,在封建社會所建的地方文廟中是獨有的。它不僅是東北最大的孔廟,也是中國全國著名的四大孔廟之一。文廟中每一處建築設施,都具有深刻的文化內涵。
該廟座北朝南,規模宏偉,共有三進院落,主要建築有大成殿,崇聖殿、大成門、東西配廡等。院外照壁前有兩隻石獅子,照壁北面兩側有東西轅站,照壁後面正中有泮池、狀元橋。
吉林文廟內還有孔子生平事迹展覽、聖跡石刻圖陳列、歷代衍聖公及夫人繡像展等。
吉林文廟與曲阜孔廟、南京孔廟、北京孔廟並稱為中國四大文廟,論格局,它不亞於南京文廟;論規模,它是東北最大的文廟,僅次于山東曲阜文廟,是吉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在的吉林文廟於宣統元年(公元1909年)落成,坐北朝南,四周紅牆高達3米,南北長221米,東西長74米,佔地16354平方米,有大成殿、崇聖殿等殿堂、配廡64間,呈三進院落。
吉林文廟還有孔子生平事迹展覽、聖跡石刻圖陳列、歷代衍聖公及夫人繡像展室、吉林碑林等。
2006年05月25日,吉林文廟作為清代古建築,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吉林在清朝初年稱吉林烏拉,滿語為沿江,意靠近江邊之意。吉林是由此簡化音轉而來,又名船廠。
雍正五年(1727年)設永吉州,乾隆十二年(1747年)撤永吉州,建立吉林廳,光緒八年(1882年)改為吉林府。
乾隆元年(1736年)七月,乾隆皇帝欽命修建永吉州文廟,地址在城內東南隅(即今市實驗小學院內)。乾隆七年(1742年)永吉州文廟落成。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城內大火,文廟被焚,由吉林將軍奏請用官銀重新修葺,殿廡門堂煥然一新。嘉慶十一年(1806年),廟內齋房被焚,十四年(1809年)經奏請用官銀在齋房故址修建起尊經閣。至道光初年,永吉州文廟的建築有聖殿三間、東西廡各三間、啟聖祠三間,在聖殿後有大成門三間,在廡前有泮水池,泮水池北有東西兩角門,東曰聖域,西曰賢關。泮水池南為欞星門。門牆外有左右下馬坊各一,其南為照壁。廟之西為明倫堂三間,堂西的尊經閣三間,堂後為學正廨所。
文廟建成之初,在正殿懸有康熙皇帝御書“萬世師表”匾額。嘉慶年間又懸有嘉慶皇帝御書“聖集大成”匾額。
道光十八年(1838年),由吉林士紳捐款維修。
咸豐九年(1859年),由舉人慶福、貢生侯鎮藩倡捐重修泮池,改為石橋。
同治十年(1871年),另建明倫堂三楹,磚儀門一座,並修大門。
光緒九年(1883年)由署府教授解延慶改修兩廡為各五楹。
光緒十九年(1893年)由巡道訥欽重修,添建祭器樂器二庫,加大泮池,加高照壁,並於廟內建名宦祠、鄉賢祠、節孝祠各三楹。在大成殿後,建崇聖殿三楹。
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升祭孔為國家大祀。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吉林改設行省,巡撫朱家寶和提學使吳魯認為文廟簡陋,不足崇禮,特聘江蘇訓導管尚瑩去關內考察各地孔廟,決定在東萊門外(即今址)拓建新廟,就是後來的吉林文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