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條詞條名為會龍鎮的結果 展開

會龍鎮

四川省南充市高坪區轄鎮

會龍鎮,隸屬於四川省南充市高坪區,地處高坪區東北部。

清宣統二年(1910年),設會龍鄉;2001年3月,由會龍鄉改為會龍鎮;2019年10月29日,撤銷御史鄉,劃歸會龍鎮。截至2019年末,會龍鎮戶籍人口為30227人。截至2020年6月,會龍鎮下轄1個社區、11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興康街34號。

截至2019年末,會龍鎮有工業企業1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4個。

歷史沿革


會龍鎮
會龍鎮
清宣統二年(1910年),設會龍鄉。
民國三年(1914年),屬上東區。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會龍鄉改為會龍聯保。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會龍聯保改為會龍鄉。
1950年12月,會龍鄉析部分村置熊家鄉。
1955年,熊家鄉併入會龍鄉。
1958年10月,會龍鄉改為會龍公社。
1966年,會龍公社更名革新公社。
1971年10月,革新公社更名會龍公社。
1984年3月,由會龍公社改為會龍鄉。
1992年9月,御史鄉併入會龍鄉。
1994年9月,會龍鄉御史鄉析出。
2001年3月,由會龍鄉改為會龍鎮。 
2019年10月29日,撤銷御史鄉,劃歸會龍鎮。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會龍鎮地處高坪區東北部,東、北接蓬安縣,南連長樂鎮,西鄰馬家鄉、御史鄉,距高坪區城區24.7千米, 區域總面積46.49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會龍鎮處於丘陵地貌;地勢北高南低;境內最高點位於半邊山,海拔401米;最低點位於桂林橋,海拔311米。 

氣候特徵

會龍鎮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其特點是四季分明、濕度大、雲霧多、光照少、風速小、無霜期長;多年平均氣溫17.3℃,1月平均氣溫6.5℃,8月平均氣溫27.6℃;無霜期年平均323天;年平均降水量958毫米。 

水文

會龍鎮有3條無名小溪由北南流,在桂林橋匯合於紅橋溪后,注入螺溪河。 

自然災害

會龍鎮主要自然災害有旱澇。嚴重的一次旱災發生在1998年3月,涉及境內半邊山、石門樓、桂花井3個行政村,受災面積達300畝。嚴重的一次澇災發生在2011年9月18日,造成0.3萬畝小麥受災,減產0.2萬千克。

自然資源


會龍鎮境內有石油;2003年10月,川中石油勘探隊在老場埡村新廟子鑽探成功;境內紅頁岩主要分佈於老場埡村和硝廠村。2011年,會龍鎮有耕地13600畝。

人口民族


人口

截至2011年末,會龍鎮總人口有1.83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0.22萬人,城鎮化率12%;總人口中,男性9843人,佔53.8%;女性8452人,佔46.2%;14歲以下4087人,佔22.3%;15—64歲11412人,佔62.4%;65歲以上2796人,佔15.3%;以漢族為主,達18283人;有土家、苗、傣等8個少數民族,共12人,其中土家族5人。2011年,會龍鎮人口出生率0.9‰,人口死亡率0.8‰,人口自然增長率0.1‰,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624人。
截至2017年末,會龍鎮常住人口為12400人。
截至2018年末,會龍鎮戶籍人口為17362人。
截至2019年末,會龍鎮戶籍人口為30227人。
總人口16440
8807
7633
家庭戶戶數4871
家庭戶總人口(總)16440
家庭戶男8807
家庭戶女7633
0-14歲(總)4024
0-14歲男2275
0-14歲女1749
15-64歲(總)11160
15-64歲男5877
15-64歲女5283
65歲及以上(總)1256
65歲及以上男655
65歲及以上女601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16006

行政區劃


截至2011年末,會龍鎮下轄興康1個社區,10個行政村;下設3個居民小組、107個村民小組。
1老場埡
2半邊山
3關財溝
4汪家店
5熊家橋
6黎院寺
7吊井溝
8石門樓
9桂花井
10硝廠
截至2020年6月,會龍鎮下轄1個社區、11個行政村:興康街社區、老場埡村、關財溝村、熊家橋村、石門樓村、桂花井村、硝廠村、陽馬廟村、打鐵坳村、杉樹溝村、丁字橋村、御史村,鎮人民政府駐興康街34號。

社會


教育

截至2011年末,會龍鎮有幼兒園3所,在園幼兒212人,專任教師8人;有小學2所,村小3所,在校生1580人,專任教師74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262人,專任教師15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

文體事業

截至2011年末,會龍鎮有文化站1個,村文化活動中心10個;文化專業戶2個;老年協會文化專業隊1個。2011年,會龍鎮建成無線調頻廣播站。截至2011年末,會龍鎮有線電視用戶數為490戶,農村無線電視用戶1000餘戶,入戶率45%。

醫療衛生

截至2011年末,會龍鎮有鎮衛生院1個;設病床9張,固定資產總值30萬元;專業衛生人員6人,其中執業醫師1人,執業助理醫師2人,註冊護士1人。

社會保障

2011年,會龍鎮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為46戶,人數62人,支出10.2萬元,比2010年增長20.1%,月人均137.1元,比2010年增長25%;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807戶,人數1314人,支出74.1萬元,比2010年增長28%,月人均47元,比2010年增長30.8%;農村五保集中供養20人,支出7.8萬元;農村五保分散供養166人,支出25.3萬元,比2010年增長7%;農村醫療救助158人次,支出4萬元,比2010年增長6.2%;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46人次,支出0.9萬元,比2010年增長50%;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65人,撫恤事業費支出29.8萬元,比2010年增長3.8%;有敬老院1所,床位30張。截至2011年末,會龍鎮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30人;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2160人,比2010年增加56人。

郵政電信

截至2011年末,會龍鎮有郵政代辦所1處,投遞點3個,鄉村通郵率100%;報紙、期刊累計發行150份(冊),業務收入為13萬元。有電信企業2家,服務網點5個;有固定電話用戶368戶;行動電話用戶1.5萬戶;寬頻接入用戶283戶。

基礎設施

2000年,會龍鎮硬化街道5000平方米;投資80萬元,安路燈30盞,新修公廁2個。

交通


截至2011年末,會龍鎮有村級公路50餘千米。會龍鎮有212省道過境;國道G244穿場而過。

經濟


綜述

2011年,會龍鎮財政總收入3017萬元,比2010年增長4.2%,其中地方財政收入833.5萬元,比2010年增長13.6%;農民人均純收入5010元。
截至2018年末,會龍鎮有工業企業1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個。
截至2019年末,會龍鎮有工業企業1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4個。

農業

蠶桑是會龍鎮的一大支柱產業。1999年,會龍鎮栽經果苗25萬株,投資30萬元。
2000年,會龍鎮新育苗120畝,新栽桑樹104萬株,養蠶發種量3000張,產蠶9萬公斤,繭收入達170多萬元,人平繭收入100元以上。
會龍鎮農業以種植水稻、小麥、玉米為主。2011年,會龍鎮農業總產值5689萬元,農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29%。會龍鎮糧食物物以水稻、小麥、玉米為主。2011年,會龍鎮生產糧食9500噸,其中水稻3900噸,小麥1600噸,玉米1400噸。會龍鎮主要經濟作物為蔬菜、蠶桑、油菜、花生、生薑等。2011年,會龍鎮蔬菜種植面積1.5萬畝,產量1.4萬噸;桑園面積0.5萬畝,產繭100噸。會龍鎮畜牧業以飼養生豬、家禽為主。2011年,會龍鎮生豬飼養量3.8萬頭,年末存欄2萬頭;家禽飼養量30.6萬羽。

工業

會龍鎮工業以釀酒、糧食加工為主。2011年,會龍鎮有工業企業43家,職工176人,工業總產值為1594萬元。

商貿

1998年,會龍鎮新修農貿市場一處,面積4畝,投資25萬元。
截至2011年末,會龍鎮有商業網點263個,職工964人。2011年,會龍鎮社會商品銷售總額1.1億元;有城鄉集貿市場1個,年成交額695萬元。

金融業

截至2011年末,會龍鎮有金融機構2個,各類存款餘額為1.29億元,比2010年增長12%;各項貸款餘額0.06億元,比2010年增長3.2%。

郵政業

2011年,會龍鎮郵政業務收入為13萬元。

文化


地名由來
會龍鎮原名志龍場;因場鎮附近南、北山形似雙龍並頭而卧,故名會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