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倉

地倉

地倉,經穴名。出《針灸甲乙經》。別名會維、胃維。屬足陽明胃經。陽蹻、手足陽明之會。在面部,口角外側,上直瞳孔。布有面神經及眶下神經的分支,深層為頰神經的末支,並有面動、靜脈。主治口眼歪斜,流涎,眼瞼瞤動,齒痛,頰腫,及面神經麻痹,三叉神經痛等。斜刺或平刺0.5—0.8寸。可向頰車穴透刺。

簡介


● Dìcāng ST4
● 來源:《針灸甲乙經》
● 別名:胃維、會維
● 歸經:足陽明胃經
● 功效:祛風止痛,舒筋活絡
● 屬性:八脈交會穴(與陽蹺脈、手陽明大腸經的交會穴)

穴名釋義


● 地,土地,此處指鼻以下;倉,糧倉,指藏谷處。本穴位於鼻下口吻之旁,土生五穀,谷從口入,如進糧倉,貯入胃中,猶如倉庫,故名。

取穴


精準取穴

● 在面部,口角旁開0.4寸(指寸)。

簡便取穴

● 自然閉口,雙目平視前方,瞳孔直下與口角延長線交點,即為此穴。
簡便取穴是臨床上常用的一種取穴方法,是長期臨床經驗總結的方法,操作簡便,便於記憶。一般情況下,簡便取穴的方法只適合日常按摩、拔罐、艾灸等養生防病時運用。如果使用穴位進行疾病的治療,則需要使用精準取穴。

局部解剖


● 皮膚,皮下組織,口輪匝肌,頰肌。
● 淺層分佈有眶下神經,下頜神經的分支,頦神經;深層分佈有面神經頰支,面動、靜脈分支或屬支。

主治


● 局部疾病,例如口角瞤動,流淚,面頰腫,唇緩不收,流涎,牙痛,口眼喎斜。
● 面部疾病,例如面神經麻痹,三叉神經痛。

操作


治療操作

● 向頰車(ST6)方向(沿皮向外平刺)平刺0.5~1.5寸;或者直刺0.2寸。
● 可灸。
● 頰車的精準定位:面部,下額角前上方一橫指(中指),閉口咬緊牙時咬肌隆起,放鬆時按之有凹陷處。

日常保健

● 指壓按摩:用指腹按揉,每次1~3分鐘。
● 灸法:艾條懸灸5~10分鐘。

古籍摘要


● 《針灸大成·卷六》:偏風口喎,目不得閉,腳腫,失音不語,飲水不收,水漿漏落,眼瞤動不止,瞳子癢,遠視䀮䀮,昏夜無見。
● 《肘后歌》:蟲在臟腑食肌肉,須要金針刺地倉。
● 《針灸甲乙經·卷之十》:口緩不收,不能言語,手足痿躄不能行,地倉主之。
● 《金針梅花詩鈔》:吻外四分有地倉,牙疼頰腫目青盲,口眼喎斜胃脘痛,斜針二寸亦無妨。

常用配伍


● 配頰車透刺,治小兒流涎。
● 配承漿、合谷、頰車、下關,治口噤不開。
● 配頰車、內廷,治三叉神經痛。
● 配人中、承泣、合谷、頰車,治口眼喎斜、牙痛。

參考文獻


● [1] 孫國傑。針灸學.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1.
● [2] 解秸萍,程凱。北京中醫藥大學針灸取穴特色技法詳解。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7.
● [3] 王靜。超簡單快速取穴。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11.
● [4] 劉乃剛。超簡單取穴不出錯。南京:江蘇鳳凰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
● [5] 劉乃剛。精準取穴不出錯. 南京:江蘇鳳凰科學技術出版社,2018.
● [6] 郭長青。人體經絡穴位使用大圖冊。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