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下神經損傷
舌下神經損傷
舌下神經損傷是一種常見的神經系統的疾病。分為舌下神經核上性病變以及舌下神經及核性病變。所有人都可發病。舌下神經損傷常由腦血管病、后顱窩腫瘤壓迫、手術損傷、顱腦外傷引起,常與延髓損傷有關,也可以單一損傷出現。一側舌下神經損傷的癥狀是患側舌肌癱瘓,伸舌時舌尖偏向患側;雙側病變時,伸舌受限或不能。周圍性舌下神經麻痹可伴有舌肌萎縮,核性病變時可伴有肌束顫動。嚴重時可有言語、吞咽困難。若病變在顱外,同時侵犯舌下神經袢,患者做吞咽動作,喉結偏向患側。舌下神經損傷的主要治療方法是去除病因(如手術切除顱內腫瘤或治療延髓及延髓以上的原發性疾病等),以及舌下神經重建。雙側核上性癱瘓和兩側舌下神經損傷,常可併發頑固性吸入性肺炎和進食困難,從而導致窒息、營養不良和全身衰竭等。舌下神經損傷根據其損傷的部位、病因和程度的不同,預后差異較大。
● 神經內科、神經外科、口腔科
● 舌下神經損傷分為中樞性舌下神經損傷和周圍性舌下神經損傷。
● 雙側性核上性癱瘓和一側核上性舌肌癱瘓
● ● 最常見於腦卒中的後遺症、肌萎縮側索硬化症、瀰漫性大腦血管硬化、多發性硬化、多發性腦梗死、梅毒性腦動脈炎、延髓空洞症、脊髓灰質炎、腦血管疾病、腦出血、腦栓塞、顱內腫瘤和顱腦損傷等延髓性麻痹。
● 舌下神經核性病變
● ● 延髓血管性病變、延髓空洞症、進行性延髓麻痹症、肌萎縮側索硬化;顱頸部的畸形,如顱底凹陷症、先天性小腦扁桃體下疝畸形;顱底部的轉移癌浸潤,如鼻咽癌;枕骨大孔附近的病變,如腫瘤、骨折、腦膜炎、頸部腫瘤。
● 最常見的原因有顱底骨折、動脈瘤、腫瘤、頜下損傷(槍彈傷)、頸椎脫位、枕骨髁部骨折、枕髁前孔骨膜炎以及顱底或頸部施行手術誤傷等,還有舌下神經原發性腫瘤。周圍性舌下神經損害體征除舌肌癱瘓為單側外,其餘與舌下神經核的損害基本相似。
● 舌下神經核上性病變:當一側病變時,伸舌偏向癱瘓側(病灶對側)。核上性病變無舌肌萎縮及肌束顫動,稱中樞性舌下神經麻痹。
● 舌下神經及核性病變:一側病變時,患側舌肌癱瘓,伸舌時舌尖偏向患側;兩側病變時,伸舌受限或不能。周圍舌下神經麻痹可伴有舌肌萎縮,核性病變時可伴有肌束顫動。
● 若病變在顱外,同時侵犯舌下神經袢,患者做吞咽動作時,喉結偏向病變側。
● 確診舌下神經損傷主要依靠影像學檢查。
● 包括頭顱、頭頸部、頸椎X線片和頸靜脈孔區域的斷層X線片,有助於尋找病因。
● 脊髓碘油造影:疑為顱頸交界區腫瘤時,對診斷有很大幫助,可顯示枕骨大孔區邊界清楚的充盈缺損區。
● 舌下神經瘤血管造影:示橋小腦角及頸靜脈孔處腫塊,橫竇,乙狀竇被壓迫。
● 頸動脈和(或)椎動脈造影:頸靜脈球瘤在動脈早期像中,可見腫瘤異常染色及供血動脈,瘤體較大時尚可了解患側頸靜脈的受阻與受壓情況,頸靜脈孔區腫瘤椎動脈造影多顯示小腦前下動脈上抬和小腦後下動脈向後下移位,在腫瘤部位還可見到淺淡的腫瘤染色。
● 顱頸交界區腫瘤行CT掃描尤其是MRI檢查,可確診枕骨大孔區及上頸段脊髓內、外腫瘤,且可清楚顯示腫瘤的毗鄰關係。
● 醫生診斷舌下神經損傷,主要依據臨床表現、體征、併發症及影像學檢查。
● 病側舌肌癱瘓並有言語、吞咽困難等癥狀。
● 舌下神經瘤血管造影顯示橋小腦角及頸靜脈孔處腫塊,橫竇、乙狀竇被壓迫。
● 顱頸交界區腫瘤行CT掃描尤其是MRI檢查,可確診枕骨大孔區及上頸段脊髓內、外腫瘤。
● 單獨麻痹與后組腦神經合併傷的鑒別,如舌咽神經,迷走神經,副神經及舌下神經的合併損傷及單獨損傷。
● 與肌原性延髓麻痹的鑒別,如重症肌無力,皮肌炎,多發性肌炎等。
● 如果出現上述類似的癥狀,需要及時去醫院就診,請醫生進行檢查和診斷。醫生主要通過癥狀、體征、影像學檢查等,進行診斷和鑒別診斷。
● 處理延髓麻痹,去除病因,積極行舌下神經重建術。
● 對於吞咽困難、呼吸困難的病人須做相應的處理如鼻飼流汁、靜脈補液、預防感染,甚至必要時做氣管切開等。
● 顱頸交界區腫瘤
● ● 手術切除,伴有腦積水者應及時行腦脊液分流術。
● 頸靜脈孔區腫瘤
● ● 頸靜脈孔區良性腫瘤一經確診,即應手術切除。
● 舌下神經瘤
● ● 治療應爭取手術全切除。
● 先天性枕骨大孔區畸形
● ● 扁平顱底:單獨存在時無須特殊處理。顱底凹陷:經口咽入路切除增生的齒狀突。寰樞椎脫位:行寰樞椎前後路融合術。小腦扁桃體下疝畸形:行后顱窩減壓-小腦扁桃體部分切除術。
● 真、假性延髓性麻痹
● ● 治療引起延髓及延髓以上的顱內原發性疾病和控制顱內壓。
● 舌下神經系單純的運動神經損傷后應爭取重建,尤其是同時伴有舌咽神經、迷走神經損傷,或對側舌下神經亦已受損時,行舌下神經-面神經吻合術。
● 雙側核上性癱瘓和兩側舌下神經損傷,常可併發頑固性吸入性肺炎和進食困難,從而導致窒息,營養不良和全身衰竭等。
● 舌下神經損傷根據其損傷的部位、病因和程度的不同預后差異較大。
● 改變不良飲食習慣
● ● 飲食宜清淡,多吃含維生素的食物等。
● 養成良好習慣
● ● 適當鍛煉,增加抗病能力,避免受涼,減少感染的機會。
● 治療相關疾病
● ● 積極治療顱內、外相關的神經系統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