絡卻

絡卻

“洛卻”乃足太陽膀胱經之頭部穴,其別名又有,強陽、腦蓋之稱。其穴在“通天”穴之下1.5寸,即頭頂部,當前髮髻正中直上5.5寸,旁開1.5寸。洛卻之名,自清朝以來一直沿用至今。但清明以來,也有稱之為“洛郄”者,如明代馬蒔《靈樞注證發微》、張介賓《類經》、清代張志聰《靈樞集注》等,今也有一些學者撰文提出其為“絡郄”,到底是“洛卻”還是“絡郄”呢?

殊不知“郄”古字做“郤”,“卻”之古字做“卻”,二者只一筆之差。文字學家王力先生曾經提出:“郄”是“郤”的異體字,“卻”和“郤”音義都不同《廣韻》“卻”在葯韻,“郤”在陌韻,今音區別更大。“郤”本指縣邑,借為間隙,所以從邑;“卻”表後退、退卻,所以從“卩”,“卩”是“人”的變體,簡化做“卻“。楷書阝“”、“卩”形近,後世典籍“郤”、“卻”常互訛,今本尤甚。以此看來確實是古人誤識誤寫,將“郤”為“卻”,即誤“郄”為“卻“,故認作”洛卻“。

北宋天聖年間,即公元1023年到1032年間,官刻《新鑄銅人腧學針灸圖經》,距今已有近千年,此碑現藏於北京石刻藝術博物館和首都博物館,北宋王惟一奉旨造”針灸銅人“時,其足太陽膀胱經之頭部穴,也當多”絡郄“而非”洛卻“。唐代《太素》也當作"絡郄"也非”洛卻“。由此可以認定該穴位”絡郄郤“。

簡介


● Luòquè BL8
● 來源:《針灸甲乙經》
● 別名:強陽、腦蓋、絡郄、及行
● 歸經:足太陽膀胱經
● 功效:清熱息風,清心安神,通竅明目

穴名釋義


● 絡,聯絡,此處指細小絡脈;卻,返回,退還之意。本經脈氣從此穴處入顱內聯絡於腦,然後又返回體表,故名。

取穴


精準取穴

● 在頭部,前髮際正中直上5.5寸,旁開1.5寸。

簡便取穴

● 先找到承光(BL6)穴,承光(BL6)穴直上4橫指(3寸),即為此穴。
● 承光(BL6)穴精準定位:在頭部,前髮際正中直上2.5寸,旁開1.5寸。
本穴的精準取穴使用了骨度分寸的方法,其中,前髮際正中至后髮際正中為12直寸,前兩額發角(頭維)之間為9橫寸。簡便取穴是臨床上常用的一種取穴方法,是長期臨床經驗總結的方法,操作簡便,便於記憶。一般情況下,簡便取穴的方法只適合日常按摩、拔罐、艾灸等養生防病時運用。如果使用穴位進行疾病的治療,則需要使用精準取穴。本穴簡便取穴中的4橫指即“3寸”,“3寸”可通過指寸定位法的橫指同身寸比量取穴,以手指的食指、中指、無名指和小指併合,以中指第一指橫紋為水平,四指的寬度即為3寸。需要說明的是,指寸定位法在應用時較為便利,但取穴的準確性稍差,且操作時應以被取穴者自己的手為準。由於每個人的高矮、胖瘦與手的比例不完全成比例,因此,指寸定位法必須在骨度分寸的基礎上運用,而不能以指寸全部量取全身各部,否則長短失度。https://pic.baikemy.com/obj/project-l-cdn/apgc/notice/2020-07-17/8322ed10-1fea-4b39-b2b3-3970b2243a5d.jpeg

局部解剖


● 皮膚,皮下組織,帽狀腱膜。
● 有枕大神經和枕動、靜脈分佈。

主治


● 頭面五官疾病,例如面神經麻痹,眩暈,耳鳴,鼻塞,目視不明,結膜炎,近視。
● 頸部疾病,例如項腫,甲狀腺腫,癭瘤。
● 神志疾病,例如癲狂、癇證、精神病。

操作


治療操作

● 平刺0.3~0.5寸。
● 可灸。

日常保健

● 指壓按摩:用指腹按揉,以局部酸脹為度,每次約3分鐘。
● 灸法:艾條懸灸5~10分鐘。

古籍摘要


● 《針灸甲乙經·卷十一》:癲疾僵仆,目妄見,恍惚不樂,狂走瘛瘲,絡卻主之。
● 《銅人腧穴針灸圖經·卷三》:主青風內障,目無所見,頭旋,耳鳴。
● 《針灸大成·卷六》:主頭旋耳鳴,狂走瘛瘲,恍惚不休,腹脹,青盲內障,目無所見。

常用配伍


● 配聽會,治卒起僵仆。
● 配聽會、身柱,治狂走瘛瘲、恍惚不樂。
● 配百會、風池、耳門、后溪、腎俞,治頭眩、耳鳴。

參考文獻


● [1] 孫國傑。針灸學.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8.
● [2] 解秸萍,程凱。北京中醫藥大學針灸取穴特色技法詳解。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7.
● [3] 郭長青。人體經絡穴位使用大圖冊。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