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昂尼德·馬克西莫維奇·列昂諾夫

列昂尼德·馬克西莫維奇·列昂諾夫

蘇聯小說家、劇作家。生於新聞記者家庭。曾參加紅軍。1922年開始發表作品。1972年當選為蘇聯科學院院士。善於寫道德問題和心理問題,力圖揭示人物的內心世界。代表作有《獾》(1924)、《賊》(1927)等。長篇小說《俄羅斯森林》(1953)於1957年獲得列寧獎金。

人物生平


列昂尼德·馬克西莫維奇·列昂諾夫(1899—1994.8.8)蘇聯俄羅斯作家,出生於知識分子家庭,父親是詩人。因受其父影響,在中學期間就開始寫詩。中學畢業后,於1920年加入紅軍,參加了南方反對白軍的戰鬥並在部隊的報紙工作.1922年複員,回到莫斯科,在《紅色戰士》等報紙當編輯,晚上又在工廠當鉗工。他在業餘時間創作。兩年後成為專業作家。他的第一部成名作——長篇小說《獾》發表於1924年.《獾》以二十年代初俄羅斯中部的農民暴動為題材,反映了農民對城市和蘇維埃政權的偏見,強調農民只有在先進的無產階級領導下,才能克服落後意識.1927年又發表了描寫新生的資產階級分子、揭露市儈習氣的長篇小說《賊》.《索溪》(1930)是一部反映社會主義建設的優秀作品,作者熱情歌頌了蘇聯人民的勞動,對於建設社會主義的熱忱,以及他們的崇高品質.30年代還寫有以知識分子在革命過程中的思想變化為題材的《斯庫塔列夫斯基,(1932)和體現對共產主義熱烈嚮往的《通向海洋之路》(1935).《俄羅斯森林》(1953)是列昂諾夫的代表作,也是蘇聯戰後文學的里程碑。它以其真實性、對社會矛盾的揭露和對生的哲理思考,為作家帶來了廣泛的聲音,並於1957年榮獲首次列寧文藝獎金。除了長篇小說,列昂諾夫還創作了中,短篇小說、劇本和政論作品。其中不少是名篇佳作,如中篇小說《葉甫蓋妮婭·伊萬諾芙娜》(1963),劇本《侵略》(1942),《金馬車》(1946)等。列昂諾夫的創作反映了蘇聯社會發的重要階段,在藝術上有新的開拓,對蘇聯文學的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他被選為蘇聯科學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