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性心肌病

糖尿病性心肌病

糖尿病性心肌病是指發生在糖尿病中,不能用高血壓病、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心臟瓣膜病及其他心臟病來解釋的心肌疾病。多見於2型糖尿病患者中。發病原因可能為心肌細胞代謝紊亂及鈣轉運缺陷、冠狀動脈的微血管病變、心肌間質纖維化、心臟自主神經病變等。臨床表現常為心力衰竭、心絞痛、心律失常。糖尿病性心肌病可以出現心功能異常,最終進展為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及心源性休克,重症患者甚至猝死。是糖尿病患者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糖尿病性心肌病的治療包括積極控制血糖、血壓、血脂、抗心力衰竭治療等。糖尿病心肌病預后隨個體的病情差異而不同。

就診科室


● 心血管內科、內分泌科

病因


● 心肌細胞代謝紊亂:由於胰島素在心肌代謝調節中十分重要,慢性胰島素缺乏和/或抵抗引起心臟對葡萄糖利用顯著降低,以致心臟主要依靠脂肪酸代謝提供能量。在糖尿病的心臟中脂質積累,脂肪酸氧化過多耗氧,發生慢性的心肌細胞代謝紊亂。
● 心肌細胞鈣轉運缺陷:心肌細胞外葡萄糖水平的升高直接引起細胞內鈣離子濃度的改變。2型糖尿病的心肌細胞鈉鈣交換受抑制,而肌質網鈣泵正常,逐漸使鈣濃聚於肌質網。鈣超負荷的心肌肌質網可增加自發性鈣的釋放,心肌舒張時張力增高,心臟的順應性下降。
● 冠狀動脈的微血管病變:糖尿病患者心肌存在瀰漫性心肌壁內小血管病變。
● 心肌間質纖維化:源於糖尿病病程較久,糖基化的膠原沉積致心肌間質的纖維化。
● 心臟自主神經病變:約83%的糖尿病患者出現心臟自主神經病變。部分表皮樣囊腫為原發性。

癥狀


● 糖尿病性心肌病的診斷尚無統一標準,結合糖尿病史及心臟表現可診斷該病。
● 既往有糖尿病病史,且伴有糖尿病微血管病變。
● 有心力衰竭、心絞痛、心律失常等心臟受累等表現。

檢查


實驗室檢查

● 血糖和糖化血紅蛋白明顯增高。
● 血漿滲透壓增高,明顯超過正常範圍。
● 血液黏度增大,全血黏度(低切)≥10.00,血漿比黏度≥1.70。

超聲心動圖

● 若糖尿病患者併發充血性心力衰竭,有心臟擴大、左心室收縮運動障礙、左心室收縮功能受損等擴張型心肌病的超聲心動圖表現。

X線胸片

● 多數糖尿病性心肌病患者心臟大小正常,伴心力衰竭或高血壓的患者可見左心室增大。

心肌活檢

● 可發現特徵性微血管病變、間質病變。

診斷


● 根據糖尿病史和心臟表現可以診斷,診斷尚無統一標準,以下幾點可供參考:
● 有心力衰竭的臨床表現。
● 排除高血壓心臟病、冠心病及風濕性心臟瓣膜病等其他心臟病引起的心力衰竭。
● 心臟擴大伴心臟收縮功能受損。
● 心臟無擴大但有舒張功能障礙。
● 確診糖尿病(尤其是1型糖尿病)。
● 必要時行心肌活檢。
● 有其他微血管病變,如視網膜、腎血管病變者則支持診斷。

鑒別診斷


● 高血壓性心臟病可有類似表現,僅通過癥狀表現不易區別,需到醫院就診,醫生根據病史、臨床表現排除其他疾病,進行診斷。

治療


● 治療包括及時治療糖尿病、改善微血管病變等對症治療。
● 積極控制血糖、血壓、血脂。
● 抗心力衰竭治療:以收縮功能障礙為主的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療同一般心力衰竭;以舒張功能障礙為主者,應以鈣通道阻滯葯為主,加以其他抗心力衰竭治療藥物,如利尿葯、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製藥及硝酸酯類等;由於糖尿病患者心房的應激性起搏功能受損,應用影響心臟前、后負荷的藥物時應慎重。
● 可以應用曲美他嗪通過優化缺血心肌能量代謝,可能有助於心肌功能的改善,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改善血液凝固性異常。
● 戒煙,合併酸鹼平衡失調及水電解質紊亂者應注意糾正。

危害


● 如不積極治療,最終可進展為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及心源性休克,特別是糖尿病患者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尤其是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

預后


● 糖尿病心肌病預后隨個體的病情差異而不同,有些隨糖尿病病情的好轉而緩解,有些隨其病情而加重,發生心力衰竭或心臟性猝死。

預防


● 糖尿病心肌病的預防重點在於糖尿病的二級預防,防止各種併發症的發生,因此,必須積極控制血糖、血壓、血脂等。
● 適量的體育運動可以增強血液循環,改善微循環功能,有利於維持血糖的穩定。
● 定期檢查心肌抗核抗體,以排除自身免疫反應,倘若發現自身免疫心肌病應早期採取措施,防止對心肌的繼續損害。
● 防止感染,避免罹患感染性心肌病,如果有感染跡象,應及時行抗感染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