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龍節

會龍節

會龍節,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流行於中國多數地區,苗、壯、滿、侗、黎、畲、布依、赫哲、鄂溫克等少數民族也過此節。此節風俗活動較多,又有花朝節、踏青節、挑萊節、春龍節、青龍節、龍抬頭日之稱。

節日介紹


會龍節(龍抬頭)是中國古代農耕文化對於節令的反映,其來歷與古代天文學對星辰運行的認識和農業節氣有關。會龍節該日有許多關於龍的活動,故亦稱為龍抬頭日。我國南方“二月二”仍沿用祭社習俗,如在浙江、福建、廣東、廣西等地區,既有類似龍抬頭節習俗,又以祭社習俗為主的新“二月二”習俗。由於“地載萬物”、“聚財於地”,南方普遍奉祀土地神,又稱“社”、“社神”、“土神”、“福德正神”,客家人稱“土地伯公”。“二月二”社日主要是祭祀土地和聚社會飲,借敬神、娛神而娛人。會龍節的龍抬頭之俗,早見於明劉侗、於奕正《帝京景物略卷二春場》:“會龍節日,曰龍抬頭,放元旦祭余餅,薰床炕,曰薰蟲兒,謂引龍,蟲不出也。”
龍是中國古代文化中地位顯赫的神物,是祥瑞之物,更是和風化雨的主宰。俗雲“龍不抬頭天不雨”,龍抬頭意味著雲興雨作,而天地交泰、雲興雨作是萬物生育的條件。又,古以為龍為鱗蟲之精,百蟲之長,龍出則百蟲伏藏。二月初正值春回大地、農事開始之時,又是百蟲出蜇、蠢蠢欲動之時,故民間有扶龍頭、引青龍、剃龍頭之舉,又有食龍皮、龍鬚、龍子、龍鱗餅之俗,還有停針、忌磨等禁忌。

節日由來


會龍節
會龍節
民諺曰:“會龍節,龍抬頭。”農曆二月初二前後是廿四節氣之一的驚蟄。據說經過冬眠的龍,到了這一天,就被隆隆的春雷驚醒,便抬頭而起。所以古人稱農曆二月初二為春龍節,又叫龍頭節或青龍節。千百年來,人們把龍視為帶神秘色彩的吉祥物。“會龍節”是龍抬頭的日子,就自然而然地成為民間一個重要節日了,許多習俗也多與龍有關。實際上“會龍節,龍抬頭”此說和古代天文學有關。中國古代用二十八宿來表示日月星辰在天空的位置和判斷季節。二十八宿中的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組成一個完整的龍形星座、角宿恰似龍的角。每到二月春風以後,黃昏時龍角星就從東方地平線上出現,故稱“龍抬頭”。
會龍節春龍節由來已久。留下許多風俗。明人沈榜的《宛署雜記》中云:“二月引龍,熏百蟲。……鄉民用灰自門外委婉布入宅廚,旋繞水缸,呼為引龍回。用麵攤煎餅。熏床炕令百蟲不生。” 《明宮史》載:“初二日……各家用黍面棗糕,以油煎之,或以面和稀,攤為煎餅,名曰熏蟲。”清人富察郭崇在《燕京歲時記》中也說:“會龍節日,……今人呼為龍抬頭。是日食餅者謂之龍鱗,食麵者謂之龍鬚面。閨中停止針線,恐傷龍目也。”其中一此習俗一直沿襲至今。80年代中葉,在豫北一帶還保留著吃黍米的風俗。會龍節早上,家家戶戶都要煎黍米糕,群眾稱之年糕,還流傳著這樣的歌謠:“會龍節,煎年糕,細些火,慢點燒,別把老公公的鬍鬚燒著了。”中午皆吃“老龍布蛋”。即玉米蛻皮俗稱玉黍米加麵條。其實,人們關心“龍抬頭”用各種形式進行紀念,根本原因是與農業生產有關係。
會龍節
會龍節
正如這首民謠所云:“會龍節,龍抬頭,大倉滿,小倉流。”因為二月正是農作物播種的季節。在科學不發達的時代,百姓們通過各種紀念活動,寄託了祈龍賜福、保佑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的強烈願望。在民間還流傳著這樣一首打油詩:“會龍節,龍抬頭,天子耕地臣趕牛;正宮娘娘來送飯,當朝大臣把種丟。春耕夏耘率天下,五穀豐登太平秋。”朝廷老子率滿朝大臣都參加春耕生產,足見春耕不誤農時之重要。在北方,會龍節又叫龍抬頭日,亦稱春龍節。在南方叫踏青節,古稱挑菜節。大約從唐朝開始,中國人就有過“會龍節”的習俗。據資料記載,這句話的來歷與古代天文學對星辰運行的認識和農業節氣有關。
為什麼要“會龍節”才龍抬頭呢?因為農曆二月已進入仲春季節,這時陽氣上升,大地復甦、草木萌動,農民們就要春耕、播種了,非常需要土壤濕潤,保有水分。這時若是天公降雨,真是太寶貴了,所以有“春雨貴如油”之說。從節氣上說,二月初正處在“雨水”、“驚蟄”、“春分”之間,這是個既需要雨水,又可能有降雨的時期,人們多麼希望通過對龍的祈求行為來實現降雨的目的。反映出古代農業受天氣制約的現實以及耕者渴望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的美好願望。但據資料記載,“二月二,龍抬頭”與古代天文學對星辰運行的認識和農業節氣有關。
古代天文學觀天模式,在周天黃道確定28個星座,稱為28宿。古人將這28個星宿按照東南西北分成4宮,每宮7宿,並按照它們的形象將4宮附會為4種動物。其中東宮7宿被想像成一條南北伸展的巨龍,由30顆恆星組成。恆星是相對不動的,當地球公轉的位置使巨龍星座與太陽處在同一方向時,太陽的光芒就 會淹沒掉星光,人們就會看不到天上的那條巨龍;而過一段時間以後,地球的位置移動了,巨龍星座又會重新出現,周而復始,古人發現了這個規律,並以它來判斷時令。
當被稱為“龍角”的東宮7宿的第一宿出現在地平線的時候,正值春天來臨,所以,古人將它的出現作為春天到來的標誌。此時,恰逢中國農曆二月雨水節氣前後,由此產生了“二月二,龍抬頭”的說法。唐代著名詩人白居易有詩云:“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時生;輕衫細馬春年少,十字津頭一字行。”
為什麼是龍“抬頭”呢?因為二月初處於驚墊前後,蟄伏一冬的各種動物又恢復了活力,該有所活動了。龍抬頭了,意味著龍也行動起來了,要履行它降雨的職責了。不過,這種說法是一般人對“會龍節龍抬頭”的通常解釋,通俗易懂。然而對於“龍抬頭”還有古代天文學方面的解釋,這往往被人忽略。古人以為地球是不動的,是太陽在運動。早在春秋時期甚至更早,人們就把太陽在恆星之間的周年運動軌跡視為一個圓,稱為黃道。再利用某些恆星把這個圓分為28個等分,形成28個區間,稱為二十八宿。
會龍節
會龍節
“宿”表示居住。如果觀察月亮的運行,它基本上是每天入住一宿,待28宿輪流住完,大約一個月,所以稱“宿”。把這28宿按照東南西北四個方位平分,每個方位便有7個宿。對這28宿,都給它們起了名字。在東方的7個宿分別叫做:角、亢、氐、房、心、尾、箕,它們構成一組,稱之為東方蒼龍。其中角宿象徵龍的頭角,亢宿是龍的頸,氐宿是龍的胸,房宿是龍的腹,心宿是龍的心,尾宿、箕宿是龍的尾巴。在冬季,這蒼龍七宿都隱沒在地平線下,黃昏以後也看不見它們。至二月初,黃昏來臨時,角宿就從東方地平線上出現了。這時整個蒼龍的身子還隱沒在地平線以下,只是角宿初露,故稱龍抬頭。 《說文解字》在解釋“龍”字時說:“龍,鱗蟲之長。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都是指這蒼龍7宿在天空的隱現變化,並非是真有一條動物之龍在變換。“春分而登天”是指春分時期,角宿開始出現在天空,東方蒼龍初露頭角,即是龍抬頭。

傳承發展


會龍節
會龍節
中國遠古對龍的崇拜信仰一直延續下來,把龍視為管雨水的動物神越來越明確,所以《左傳》桓公五年說:“龍現而雩”,是說驚蟄以後龍就要出現了,這時要舉行祈求降雨的祭祀。戰國時的地理、神話著作《山海經》中也說,應龍居處在南方,“故南方多雨”,而燭龍“不食不寢不息,風雨是謁”,也就是經常招來風雨。由於想象中的龍能騰雲駕霧,於是迷信龍能給人帶來祥瑞,來到人間便可以化身為帝王天子,以致把皇帝稱為真龍天子。直接藉助龍的形象舉行求雨活動的最早記載,見於西漢董仲舒的《春秋繁露》 。書中提到舞龍求雨的活動。在漢代畫像石上也刻有“戲龍”的舞蹈場面。這些都可以看作後世耍龍燈的濫觴。
唐朝人已把二月初二作為一個特殊的日子,說這是“迎富貴”的日子,在這一天要吃“迎富貴果子”,就是吃一些點心類食品。宋代宮廷在這一天也有專門活動。宋人周密在《武林舊事》中記述南宋時,二月初二這一天宮中有“挑菜”御宴活動。宴會上,在一些小斛(口小底大的量器)中種植生菜等新鮮菜蔬,把它們的名稱寫在絲帛上,壓放在斛下,讓大家猜。根據猜的結果,有賞有罰。這一活動既是“嘗鮮兒”,又有娛樂,所以當時“王宮貴邸亦多效之”。不過,唐宋時的這些“二月二”活動並沒有和“龍抬頭”聯繫在一起。
到了元朝,會龍節就明確是“龍抬頭”了。 《析津志》在描述元大都的風俗時提到,“會龍節,謂之龍抬頭”。這一天人們盛行吃麵條,稱為“龍鬚面”;還要烙餅,叫作“龍鱗”;若包餃子,則稱為“龍牙”。總之都要以龍體部位命名。

節日傳說


會龍節
會龍節
在中國北方民間流傳著這樣一個神話故事。說武則天當上皇帝,惹惱了玉皇大帝,傳諭四海龍王,三年內不得向人間降雨。不久,司管天河的龍王聽見民間人家的哭聲,看見餓死人的慘景,擔心人間生路斷絕,便違抗玉帝的旨意,為人間降了一次雨。玉帝得知,把龍王打下凡間,壓在一座大山下受罪,山上立碑:“龍王降雨犯天規,當受人間千秋罪;要想重登靈霄閣,除非金豆開花時。”人們為了拯救龍王,到處找開花的金豆。到次年農曆二月初二,人們正在翻曬玉米種子時,想到這玉米就像金豆,炒一炒開了花不就是金豆開花嗎?於是家家戶戶爆玉米花,並在院子里設案焚香,供上開了花的“金豆”。龍王抬頭一看,知道百姓救它,便大聲向玉帝喊道:“金豆開花了,快放我出去!”玉帝一看人間家家戶戶院里金豆花開放,只好傳諭,詔龍王回到天庭,繼續給人間興雲布雨。從此,民間形成習慣,每到二月初二這一天,就爆玉米花吃。
這種“天上人間,融為一體”的編神話故事,是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諺語“會龍節,龍抬頭”,又有傳說古時候關中地區久旱不雨,玉皇大帝命令東海小龍前去播雨。因小龍貪玩,一頭鑽進河裡不再出來,於是有個小夥子,到懸崖上采來了“降龍水”,攪渾河水。小龍從河中露出頭來與小夥子較量,小龍被擊敗,只好播雨。其實,所謂“龍抬頭”指的是經過冬眠,百蟲開始蘇醒。所以俗話說“會龍節,龍抬頭,蠍子、蜈蚣都露頭。”
會龍節
會龍節
“會龍節”還有一種說法叫春龍節。許慎的《說文解字》記載:“龍,鱗中之長,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長能短,春分登天,秋分而潛淵。”這大概就是“春龍節”習俗的最早記載。相傳,武則天當了皇帝,玉帝便下令三年內不許向人間降雨。但司掌天河的玉龍不忍百姓受災挨餓,偷偷降了一場大雨,玉帝得知后,將司掌天河的玉龍打下天宮,壓在一座大山下面。山下還立了一塊碑,上寫道:龍王降雨犯天規,當受人間千秋罪。要想重登靈霄閣,除非 金豆開花時。人們為了拯救龍王,到處尋找開花的金豆。到了第二年二月初二這一天,人們正在翻曬金黃的玉米種子,猛然想起,這玉米就象金豆,炒開了花,不就是金豆開花嗎?於是家家戶戶爆玉米花,並在院里設案焚香,供上“開花的金豆”,專讓龍王和玉帝看見。龍王知道這是百姓在救它,就大聲向玉帝喊到:“金豆開花了,放我出去!”玉帝一看人間家家戶戶院里金豆花開放,只好傳諭,詔龍王回到天庭,繼續給人間興雲布雨。
會龍節
會龍節
從此以後,民間形成了習慣,每到會龍節這一天,人們就爆玉米花,也有炒豆的。大人小孩還念著:“會龍節,龍抬頭,大倉滿,小倉流。”有的地方在院子里用灶灰撒成一個個大圓圈,將五穀雜糧放於中間,稱作“打囤”或“填倉”。其意是預祝當年五穀豐登,倉囤盈滿。節日時,各地也普遍把食品名稱加上“龍”的頭銜。吃水餃叫吃“龍耳”;吃春餅叫吃“龍鱗”;吃麵條叫吃“龍鬚”;吃米飯叫吃“龍子”;吃餛飩叫吃“龍眼”。

節日民俗


會龍節
會龍節
元朝以後關於“會龍節龍抬頭”的各種民俗活動記載便多了起來。人們也把這一天叫作龍頭節、春龍節或青龍節。清末的《燕京歲時記》說:“會龍節日……今人呼為龍抬頭。是日食餅者謂之龍鱗餅,食麵者謂之龍鬚面。閨中停止針線,恐傷龍目也。”這時不僅吃餅吃麵條,婦女還不能操做針線活,怕傷害了龍的眼睛。《遼中縣誌》記載民國時當地會龍節的民俗說:“會龍節日,俗稱龍抬頭。晨起以竿敲梁,謂之敲龍頭,意謂龍蟄起陸,蓋時近驚蟄之期。農家咸以粗米面作餅及饅首而為早餐。婦女於是日為童孩剃頭,蓋取龍抬頭之意雲。”這是遼寧地區的民俗,清晨要用長竿敲擊房梁,把龍喚醒。同時也製作一些麵食吃。
會龍節龍抬頭作為古代民俗的一種節日,如今已經基本上從中國人的現代生活中淡化出去了。不過,我們也應該認識到,對於“會龍節龍抬頭”的一些文化內涵,例如古人對龍的崇拜、“龍抬頭”在古天文學上的唯物解釋等等,是仍然具有研究價值的。
農曆二月初二,是淮安民間的傳統節日之一,名叫“龍抬頭”,也稱“龍頭節”。“會龍節龍抬頭,家男子剃龍頭”。舊時淮安民間有“有錢無錢,剃頭過年”的說法。春節前剃頭理髮到了會龍節,已經一個多月,正是需要剃頭理髮的時候。會龍節龍抬頭,是吉祥如意的日子,時間一長,就形成了會龍節剃頭的習俗。“會龍節龍抬頭,家家小孩剃毛頭”也是這一原因,為取吉利在剃頭中間加“龍”字,叫剃“龍”頭,以區別其它時間的剃頭,還有些女孩選此日穿耳孔。另外,家長們選此日送孩子們人學讀書。
“會龍節,家家人家接女兒”。舊時,正月新娘不回門,媳婦不走娘家,正月不空房。同時還有“出嫁的閨女正月不能看娘家的燈,看了娘家的燈死公公”的迷信說法,因而正月出嫁的女兒不準回娘家。一個多月的時間,閨女想娘,娘想閨女,所以到了會龍節,不僅已經出了正月,而且又是吉祥如意的日子,所以各家都接女兒回娘家。
“會龍節,照房梁,蠍子、娛蛤無處藏”。這天,用過年祭祀剩下來的蠟燭點著,照房梁和牆壁,以驅滅害蟲。另外,在這天,孩子們用筷子敲干瓢,邊敲邊說:“會龍節,敲瓢叉,十個老鼠九個瞎。”用筷子敲酒盅說:“會龍節,敲酒盅,十窩老鼠九窩空”,以此來驅鼠滅鼠。用白紙條書寫“會龍節,諸蟲螞蟻直入地”的“蜒蛐榜”,其中“諸蟲螞蟻直入地”要倒書,然後將其貼在桌腿或床腳上,以避蟲蟻。 “
會龍節,龍抬頭,大囤滿,小囤流”,用青灰畫糧囤或糧倉,或在門前用青灰畫大小不等的圓圈,象徵大圓接小圓,祈禱豐收,這又是民間一俗。會龍節,有的還有吃食除夕鍋巴和婦女忌用針線的習俗。據說龍抬頭時動針線,會傷害龍的眼睛。會龍節,相傳是土地公公的生日,稱“土地誕”,為給土地公公“暖壽”,有的地方有舉辦“土地會”的習俗:家家湊錢為土地神祝賀生日,到土地廟燒香祭祀,敲鑼鼓,放鞭炮,新中國成立后此俗逐漸淡化。
會龍節
會龍節
北方大部分地區在這天早晨家家戶戶打著燈籠到井邊或河邊挑水,回到家裡便點燈、燒香、上供。舊時,人們把這種儀式叫做“引田龍”。這一天,家家戶戶還要吃麵條、炸油糕、爆玉米花,比作為“挑龍頭”、“吃龍膽”、“金豆開花,龍王升天,興雲布雨,五穀豐登”,以示吉慶。這一天,其他習俗也很多,起床前,先念“二月二,龍抬頭,龍不抬頭我抬頭。”起床后還要打著燈籠照房梁,邊照邊念:“二月二照房梁,蠍子蜈蚣無處藏。”有的地方婦女不動針線,怕傷了龍的眼睛;有的地方停止洗衣服,怕傷了龍皮,等等。二月二在飲食上有一定的講究,因為人們相信“龍威大發”,就會風調雨順,才能五穀豐登,所以這一天的飲食多以龍為名。吃春餅名曰“吃龍鱗”,吃麵條則是“扶龍鬚”,吃米飯名曰“吃龍子”;吃餛飩名曰“吃龍眼”,而吃餃子名曰“吃龍耳”。這一切都是為了喚醒龍王,祈求龍王保佑一年風調雨順,獲得好收成。
這一天還要吃豬頭。古代豬頭是祭奠祖先、供奉上天的供品,平常的時間豬頭是不能隨便吃的,一般農戶人家辛辛苦苦忙了一年,到臘月二十三過小年時殺豬宰羊。從這一天起就開始改善伙食,每天飯菜都要見點肉,除夕夜全家吃團圓飯,初一吃餃子,破五吃餃子,正月十五吃元宵,等到正月一過,年也過了,節也過了,臘月殺的豬肉基本上都吃光了,最後只剩下一個豬頭,這豬頭只能留在二月二才能吃。龍王是管降雨的,所以農民要把最好的祭品供上給龍王吃。
會龍節
會龍節
在眾多的食俗活動中,這天攤煎餅和吃炒豆的人最多。民間認為,這一天是東海龍王的生日,煎餅是龍王的胎衣。吃煎餅,是為龍王嚼災,扔煎餅,是為了掩埋龍王的胎衣。
在往昔,北京到了農曆二月二這天,各家各戶要吃“懶龍”,說是吃了“懶龍”,可以解除春懶。所謂“懶龍”,是用發麵蒸的一條長形卷體,做法是把發麵擀薄製成長片,放上和好的肉餡,然後捲成長條形,盤於籠屜中,蒸熟后切開,家人分而食之。除了吃以外,這一天還有若干“章程”:早晨醒來未起床前,須先在床上口念:“二月二,龍抬頭,龍不抬頭我抬頭。”要打著燈籠照房梁,口中念念有詞:“二月二,照房梁,蠍子蜈蚣無處藏。”隨照隨念,以此驅趕蠍子蜈蚣。二月二這天還有一項重要的活動就是接“姑奶奶”,即娘家人接回已出嫁的女兒,故有“二月二接寶貝兒”之說。因為老北京人的禮數多,其中正月里“姑奶奶”是不能住在娘家的,初二到娘家拜了年後也必須當天趕回婆家。但到了二月初二,娘家人就來接女兒回去,住上幾天或半個月,一是正月里忙活了好長時間,比較勞累,接回娘家好好歇一歇;二是新的一年剛開始,又要忙碌了,所以要犒勞犒勞她。在被接回來的日子裡,“姑奶奶”除了吃喝,就是串門聊天兒,輕鬆而愉快。
二月二這天的另一項活動是皇帝耕田。因為每年的二月二這天差不多是在驚蟄前後,“驚蟄一犁土,春分地氣通”。從此北方就到了春耕大忙的時候。為了動員人們趕快投入春耕生產,別誤農時,二月二這天皇帝要象徵性地率百官出宮到他的“一畝三分地”耕地鬆土。
明朝和清朝前期的帝王每年二月二,都要到先農壇內耕地鬆土,從清朝雍正皇帝開始,每年的二月二這天改為出圓明園,到“一畝園”(今海淀圓明園西側)扶犁耕田。過去曾有一幅年畫,叫《皇帝耕田圖》,畫中是一個頭戴王冠、身穿龍袍的皇帝正手扶犁耙耕田,身後跟著一位大臣,一手提著竹籃,一手在撒種,牽牛的是一位身穿長袍的七品縣官,遠處是挑籃送飯的皇后和宮女。畫上還題了一首打油詩:“二月二,龍抬頭,天子耕地臣趕牛,正宮娘娘來送飯,當朝大臣把種丟,春耕夏耘率天下,五穀豐登太平秋。”這幅畫也說明人們希望有一個開明的皇帝,能夠親自春耕夏耘,使老百姓豐衣足食。
地方習俗
簡介
除了以上較為普遍的習俗外,各地還有些獨特的過節形式。山西省:傳說中,農曆二月初二是萬物復甦的日子。會龍節,龍抬頭。是山西民間普遍流傳的不成節日的節日。在山西,老百姓都習慣於在這一天理髮,農村則是剃頭,藉以去掉昔日的穢氣,迎接來年的興旺。一般農村,在會龍節時,總要改善一下伙食,吃餃子,吃麻花,吃煎餅。會龍節在西北,山東有吃炒豆子的習慣,表示每年春天的開始。清代仍沿其俗。富察敦祟《燕京歲時記》:“二月二日,古之中和節也。令人呼為龍抬頭。是日食餅者謂之龍鱗餅,食麵者謂之龍鬚面。閨中停止針線,恐傷龍目也。”
活動流程
按照土家人的古俗,沉睡了一個冬天的蛟龍,這時才蘇醒過來。困龍一旦醒來,就要會合一起,到玉皇大帝那裡聽候玉帝調遣,今年誰擔任治水任務,就要各歸其位,執行一年的降雨治水任務。
因此,在古歷二月初二那天,正是困龍相會升天的日子。在這一天里,土家山寨熱鬧非凡。族長披紅挂彩,端坐祠堂正中,後面的牆壁上,由土老司紮成的十二條草龍掛在壁上,意為十二龍治水。一大清早,各家各戶把早備好的供果禮品及香紙蠟燭,用木盤托在手上,按照輩分大小,依次向寨子里的宗族祠堂走去。
會龍節開始后,由族長主持,土老司開壇做法事。全村男女老少按照大房族屬族宗的組合形式,到龍堂一一脆拜。土老司法事活動結束之後,把早已準備好的“風調雨順,四季平安”的桃符,由族長分發到參加會龍節的眾人。然後,土老司親自帶領徒弟四眾,分別到土地祠、井水洞門前以及飛山廟主等處發送桃符,意即向他們通報會龍升天的消息。午時過後,法事活動結束,土老司在宗祠門前把各家各戶帶來的蠟燭紙錢燃香,堆在一起焚化。當夜幕降臨時,坪壩里燃起了一堆堆篝火,全村的男女老少圍著篝火跳躍唱歌。寨子里的男女老歌手,自然分成兩個群體,擺開了對歌賽歌的架勢,開始圍場對歌賽歌活動。一時間,委婉動聽的山歌聲,此起彼伏,在夜空中飄蕩飛灑。大家聽歌品歌,沉浸在歡樂的氣氛中。
會龍對歌賽歌,高潮疊起,歌手們一個個才思敏捷,出口成章,誰也贏不了誰。這一夜,全寨子的男女老少會聚在一起,盡情地玩個痛快。春宵一刻值千金,常年勞累奔波的土家好容易迎來了一年一度的良辰美景,怎能輕易放過這個施展才華的良機。每一個人不論年老年少,也不論有才無才,都想藉此良機,施展和表現一下自己。歌師憑藉自己的口才,把十二龍治水的分工,多龍治水和少龍治水的壞處,一一講得明明白白,使大家茅塞頓開,早日做好抗災度荒的思想準備,有其重要的現實意義和符合實際的農耕指導思想。當唱完十二龍治水時,“會龍節”的目的已經達到。從此,歌場賽歌可以任意進行,不受內容和時間的限制。聰明的歌師和歌娘,他們見好就收,自覺地退出了賽歌場,男女歌手們也就無拘無束,盡情地施展自己的才華,唱得難分難解。熱烈的場面一直延續通宵。
當黎明悄悄到來,東方露出了微紅,歡樂的人群才慢慢離去,會龍節到此結束。風趣別緻的會龍節,是土家人特殊的習俗,是土家人渴求節到此結束。
龍節龍會
引龍節:相傳二月初二日是龍王登天的日子,蔚縣人則叫“引龍節”或“二月二,龍抬頭”。在蔚縣,村村都有龍王廟,多數龍王廟後面還建有“堡壕”,俗稱“臭水坑”。凡遇乾旱日子,人們便會前往廟裡拜龍祈龍行雨。所謂引龍,就是在二月初二日這天,早晨起床后要把水缸挑得滿滿的。蔚縣城人即使上了歲數的老人們,也要親自從井裡提一壺水,斟到自家的水缸里。二月初二日挑水時,盡量將水挑滿桶,邊走邊從水桶往外洒水,一直灑到家門口,意思是引龍入宮。若是挑回活物,如小魚、小蝦等,即為喜事,意為接了龍神,將來生龍子。這裡有望子成龍、天下太平的良願,也有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的意願。拿龍節:在湘西吉首、瀘溪、古丈三縣邊界,每年農曆三月初三日都要“請龍”和敬土地神,歡度苗家的民族佳節“三月三”。在距今很久的古代,一年特大旱災,從上年的九月直到第二年的二月,整整半年沒有下一滴雨。大家決定在三月初三日去深山老洞拿龍求雨。12個彪形大漢,提前在三月初一日背著七背簍樅膏油柴,敲鑼打鼓鑽進卧龍洞去了。他們12人走到洞里最深的地方,看到一條泥鰍的頸梗上有一個金圈,想起進洞前老公公的囑咐(這條頸梗上有一個金圈的泥鰍就是老龍變的),忙把那條泥鰍抓住裝進魚簍里,急忙往回走。剛出洞來,天上就刮大風,下暴雨。路上滑溜溜的,拿龍的人不小心跌了跤,那泥鰍——龍溜脫回洞里去了。龍一走脫,雨就停了。第二天,他們又去卧龍洞深處捉龍,卻沒有找到那條頸梗上有金圈的泥鰍。第三天,全寨人殺豬宰羊、點香燒紙跪在地上敬土地公公,請他幫助黎民百姓。這天果然很順手,從卧龍洞里把龍拿回來了。大家還沒來得及歇口氣,西邊天空就烏雲密布,下起了瓢潑大雨。一連下了三天三夜,井裡邊漲滿了水,田地里莊稼得救了。每年三月初三日,這裡的人們都要殺豬宰羊做糍粑,抬到土地堂去祭神。
龍花會:每年農曆三月初三日,苗族都要過傳統節日“龍花會”。這個時節,苗家的後生們、姑娘家,成群結隊相會在三月初三日拿龍的地方。附近的土家、客家(漢族)也來趕“會”,甚至連城裡的美國傳教士也來觀光。榔木坪里,男女老少穿上最好的衣服,戴上最貴的銀飾,進行對歌比賽。在吉首、瀘溪兩縣交界的地方,向、張兩姓人為爭佔一塊地方,常扯皮、械鬥。很長一段時間,不通婚往來,親戚也不走動。後來有一對青年歌手,在榔木坪擺起歌台,日以繼夜地唱歌,慢慢的把兩邊的人們唱攏來了,把多年的冤讎、隔膜解開了。從此,兩姓人和睦相處,共建家園。於是,便興起了一年一度的三月三“龍花會”(歌會)。
龍王會:據東巴經典載文民間傳說,術神靈和人是同父異母的兄弟,而執掌麗江黑龍潭的術神繼,是個喜愛遊逛的術伙子,他經常丟下治水的事情,跑到老君山九十九龍潭的老術王家裡,找術公主談情說愛。結果,弄得黑龍潭的術貽誤了治水的事情,使黑龍潭的水時而乾涸時而旺流,所以人們為了拴住這位黑龍潭術伙子的飄浮放蕩的心,就在黑龍潭每年舉行一次“術庫”大典。行祭術儀式的時候,召攏四鄉的青年男女,環圈打跳,對歌,這樣就拴住黑龍潭術伙子的心,讓他專心致志地管水治水。改土歸流以後,麗江籌資蓋了一棟黑龍潭龍神祠,每年的三月間,麗江古城的各街道,輪班值為三月龍王會的會首,舉行盛大的祭禮黑龍潭龍王的盛會。三月龍王會的會期為7天,會上交流山貨藥材、土特產品、騾馬牲畜等交易。如今三月龍王會,也有鄰縣和外省州縣的客商雲集,稱為三月物資交流會

節日食俗


普通人家在這一天要吃麵條、春餅、爆玉米花、豬頭肉等,不同地域有不同的吃食,但大都與龍有關,普遍把食品名稱加上“龍”的頭銜,如吃水餃叫吃“龍耳”;吃春餅叫吃“龍鱗”;吃麵條叫吃“龍鬚”;吃米飯叫吃“龍子”;吃餛飩叫吃“龍眼”。吃春餅叫做“吃龍鱗”是很形象的,一個比手掌大的春餅就像一片龍鱗。春餅有韌性,內卷很多菜。如醬肉、肘子、熏雞、醬鴨等,用刀切成細絲,配幾種家常炒菜如肉絲炒韭芽、肉絲炒菠菜、醋烹綠豆芽、素炒粉絲、攤雞蛋等,一起卷進春餅里,蘸著細蔥絲和淋上香油的面醬吃,真是鮮香爽口。吃春餅時,全家圍坐一起,把烙好的春餅放在蒸鍋里,隨吃隨拿,熱熱乎乎,歡歡樂樂。
會龍節
會龍節
二月初二吃爆米花有傳說。相傳武則天當了皇帝,玉帝便下令三年內不許向人間降雨。但司掌天河的玉龍不忍百姓受災挨餓,偷偷降了一場大雨,玉帝得知后,將司掌天河的玉龍打下天宮,壓在一座大山下面。山下還立了一塊碑,上寫道:“龍王降雨犯天規,當受人間千秋罪。要想重登凌霄閣,除非金豆開花時。”人們為了拯救龍王,到處尋找開花的金豆。到了第二年二月初二這一天,人們正在翻曬金黃的玉米種子時,猛然想起,這玉米就像金豆,炒開了花,不就是金豆開花嗎?於是家家戶戶爆玉米花,並在院里設案焚香,供上“開花的金豆”,專讓龍王和玉帝看見。龍王知道這是百姓在救它,就大聲向玉帝喊道:“金豆開花了,放我出去!”玉帝一看人間家家戶戶院里金豆花開放,只好傳諭,召龍王回到天庭,繼續給人間興雲布雨。從此以後,民間形成了習俗,每到二月初二這一天,人們就爆玉米花,也有炒黃豆的。
二月初二吃豬頭肉也有說法。自古以來,供奉祭神總要用豬牛羊三牲,後來簡化為三牲之頭,豬頭即其中之一。另據宋代的“仇池筆記”記錄的一個故事:王中令平定巴蜀之後,甚感飢餓,於是闖入一鄉村小廟,卻遇上了一個喝得醉醺醺的和尚,王中令大怒,欲斬之,哪知和尚全無懼色,王中令很奇怪,轉而向他討食,不多時和尚獻上了一盤“蒸豬頭”並為此賦詩曰:“嘴長毛短淺含膘,久向山中食葯苗。蒸時已將蕉葉裹,熟時兼用杏槳澆。紅鮮雅稱金盤汀,熟軟真堪玉箸挑。若無毛根來比並,氈根自合吃藤條。”王中令吃著蒸豬頭,聽著風趣別緻的“豬頭詩”甚是高興,於是,封那和尚為“紫衣法師”。看起來豬頭還真是一道佳肴呢,而且也是轉危為安平步青雲的吉祥標誌。如今就有一道名菜叫做“扒豬臉”,經過選料、清洗、噴烤、洗泡、醬制等十二道步驟,歷經十多個小時的烹飪,才能端上餐桌。“扒豬臉”有三種,一是原汁原味吃;二是蘸醬汁吃;三是卷煎餅吃。每一種吃法都有不同的滋味。“扒豬臉”肥而不膩、肉骨分離、糯香可口,給現代人帶來了美容、健腦的效果。“會龍節”吃現代“扒豬臉”,回味古代的餐飲歷史,真是一種當代與歷史交融的體驗。
農曆會龍節吃芥菜飯是溫州民間廣為流傳的習俗,並有“吃了芥菜飯不生疥瘡”的說法。舊時,老百姓生活貧困,衛生意識淡薄,再加上缺醫少葯,皮膚病(如疥瘡)患者多,且易傳染。芥菜含有大量的葉綠素及維生素C,經常食用富含葉綠素及維生素C的蔬菜,能提高自身免疫能力,增強抵抗力,對人的皮膚有好處。故有“吃了芥菜飯不生疥瘡”的說法。
據說,這個習俗還有一段有趣的傳說。一天,乾隆皇帝微服察訪民情,到浙南一農戶家中,發現一名飽讀詩書的青年張某因家境貧困,無法進京赴考,只得在家苦讀詩書。張某熱情好客,請乾隆皇帝吃頓便飯。正當準備做飯時,張某發現米缸里的米不夠吃,又沒菜肴。張某臨機一動,計上心來。叫其妻先準備開火,自己從後門出去到菜園裡剝來一把碧綠幼嫩的芥菜,加點佐料,煮成一鍋綠中夾白的芥菜飯。乾隆皇帝平時吃慣了山珍海味,生猛海鮮,且時至晌午,早已飢腸轆轆,一聞到這芳香撲鼻的芥菜飯,食慾大增,吃得津津有味,並讚不絕口,連問這綠里夾白的飯是怎麼做的。張妻答道:“這叫芥菜飯,吃了不會生疥瘡。”這天,剛巧是農曆二月初二,會龍節吃芥菜飯的習俗便從此傳了下來。
那麼現在“二月二”豬頭肉又怎麼吃呢?想著宋朝王中令吃到的那盆和尚端出的蒸豬頭,品著豬頭詩,那番景象已經是歷史。現如今由北京金三元酒家發明的“扒豬臉”,就不一般了。他們把豬頭肉給 予了最高的待遇,載上了時代最時髦的稱呼,並獲中國菜肴首例專利。 “扒豬臉”經過選料、清洗、噴烤、洗泡、醬制等十二道大關卡的標準化生產,歷經十多個小時的修鍊,才能端上餐桌。吃金三元的“扒豬臉”有三種,一是原汁原味吃;二是蘸醬汁吃;三是卷煎餅吃。每一種吃法都有不同的滋味。“二月二”吃現代“扒豬臉”,回味五千年的餐飲歷史,該會是一種當代與歷史交融的體現。“扒豬 臉”肥而不膩、肉骨分離、糯香可口,給現代人帶來了美容、健腦的 效果。更為可喜的是當代的高科技和市場的結合讓消費者不用到飯店,坐在家裡就可嘗到美味的“扒豬臉”。這正是:二月二,春龍節,龍的傳人過龍節,龍節要吃豬頭肉。

相關詩詞


農曆會龍節日感懷
劉小烽
此日龍抬頭
抬頭龍見喜
南屏借東風
萬里波濤起
註:龍抬頭:農曆會龍節日為民問龍抬頭節。南屏借東風: 《三國演義》第四十九回,諸葛亮在南屏山築七星壇作法,借來東風,因此而使孫劉聯軍在赤壁之戰中火燒赤壁,大勝曹軍。節日迎龍活動;冀中地區,農曆二月初二,又稱二節二,有“龍抬頭”之說。是日清村民爭先恐後擔水引龍。有誰家先把龍引到家,誰家莊稼長得好之說。另外,還有拍炕頭、打旮旯、忌早飯吃粥之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