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少逸

彭少逸

1939年畢業於武漢大學化學系。1947年至1949年留學美國。1949年回國后,歷任大連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大連石油研究所研究員,中科院山西煤炭化學研究所研究員、所長、名譽所長,中科院化學部委員。主持了合成汽油的芳構化研究,1956年獲中科院自然科學獎三等獎。指導進行的鈀炭纖維催化劑的研究1979年獲國家發明獎三等獎。指導進行的新型脫氧催化劑的研究1984年獲國家發明獎二等獎。撰有《纖維催化劑的理論與應用》等論文百餘篇。

個人履歷


燃料化學家、催化劑專家,中國科學院化學學部委員。
彭少逸
彭少逸
湖北省武漢市人,1917年11月9日生。
1939年畢業於武漢大學化學系,在該校任研究助理。
1941年任重慶資源委員會動力油料廠副研究員,從事有機合成和石油煉製方面的研究。
1947年赴美留學,1949年回國到大連中國科學院石油研究所(后改名為大連化物所)任研究員,並擔任大連工學院(現大連理工大學)教授,從事石油煉製催化劑的研究和色譜分析等開創性工作。參與對合成汽油異構化的研究,從開發、設計到實現工業化生產,獲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三等獎。
1960年在中國科學院太原燃料化學研究所(現改名為煤炭化學研究所)任研究員期間,與他人合作對柴油芳烴抽提的研究。
於1978年獲全國科技大會獎;用氫氣在鈀-碳纖維催化劑下,脫掉惰性氣體的氧製備電子工業用超純氣體的研究,獲1981年國家創造發明三等獎;用活性炭作載體,氧化鐵、氧化銅等非貴金屬催化劑脫惰性氣體中的氧制超純氣體,提高了經濟效益。
1986年獲國家創造發明二等獎。他歷任第五、六屆全國政協委員。
1980年全國勞動模範,現任《燃料化學》學報主編,中國化學學會理事,中國石化總公司顧問委員會委員,以及清華大學、南開大學、吉林大學兼職教授。在紙上色譜、氣相色譜、多相催化等方面論文約50餘篇。
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中國民主同盟盟員,著名燃料化學家、催化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全國政協第六、七屆委員會委員,全國政協第八屆委員會常務委員,山西省第七、八屆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民盟第七屆中央常務委員會委員,民盟山西省委名譽主委,中國化學學會常務理事,中國科學院山西煤炭化學研究所名譽所長彭少逸先生,因病醫治無效,於2017年5月6日凌晨0時29分在美國洛杉磯與世長辭,享年100歲。

所獲榮譽


彭少逸先生是我國著名燃料化學家、催化專家,1917年11月9日出生於湖北武昌,也是我國最早從事色譜理論研究的人員之一,在國內開創了催化新材料和多相催化動態分析的研究,取得多項理論和應用成果,並且培養了數十名活躍於學術界的人才,發表學術論文報告和著作200多篇。

貢獻及影響


科學研究

彭少逸
彭少逸
彭少逸先生長期從事科學研究工作,在催化、色譜、分析、萃取等領域,碩果累累,成績卓著。五十年代初期,他在合成汽油芳構化及鉑重整等方面取得重要成果,1956年榮獲中科院自然科學三等獎。“文革”期間他一直想方設法堅持科研工作,曾在輕柴油芳烴萃取方面取得成果,1978年榮獲全國科學大會獎。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他欣逢盛世,意氣風發,倡導研究催化材料新體系,與助手一起開拓創新,研究成功碳纖維高效脫氧催化劑,其功能超出當時國內外同類催化劑水平,1980年榮獲國家發明三等獎;又悉心指導助手研究成功以碳為擔體和還原劑的另一種高效脫氧催化劑,使惰性氣體脫氧的設備和工藝大大簡化,1984年榮獲國家發明二等將。九十年代,他提出應用超細化過程機理,率先在國內用動態分析法研究多相催化。此外,他在色譜保留值測定多孔物質的孔分佈和表面積的方法。彭少逸先生由於在催化等學科理論研究和技術開發方面做出的重大貢獻,1997年榮獲何梁何利基金科學技術進步獎。

培養人才

彭少逸先生在山西煤化所被譽為“全所科技工作者的老師”。這不僅因為他在科研工作中建樹頗豐,多次獲獎,並有一套系統的、完整的、科學的方法;也不僅因為他長期以來培養了不少得力助手,又是博士生導師,更重要的是因為他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善於與別人協同,樂於與他人交流,取得成果願與助手分享。他對前來請教的科技工作者,總是熱情接待,悉心教誨;在擔任山西煤化所所長期間還走遍全所每一個課題組,了解情況,指導工作。據《山西年鑒》(1985年卷)所載《山西省1979年以來獲得國家發明獎的科研項目》:獲三等獎的《新型脫氧催化劑》作者3人,他的署名居第三位。彭少逸先生這樣律已待人,自然受到人們的尊敬。

加入民盟

彭少逸先生1956年加入民盟,但由於政治問題,長時期在盟內默默無聞。直到撥亂反正之後,他才擔任民盟山西省第三、四屆委員會副主委和第五、六屆委員會主委,而且擔任全國政協常委、民盟中央常委和山西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1997年,他從山西民盟領導崗位上退下來,與民盟元老馮素陶先生一起擔任民盟山西省委名譽主委。
彭少先生在擔任山西民盟主要領導職務期間,與民盟省委領導班子成員共同帶領全省各級民盟組織和廣大盟員,以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為指導,遵循“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堅持民主黨派與中國共產黨“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的方針,積極履行參政黨的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和參政議政職責,為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為山西省的改革開放的和“兩個文明”建設,發揮重要的作用。

參政議政

彭少逸先生在民盟各項工作中,特別著力於參政議政。1989年,他帶頭在《山西盟訊》上發表獻計獻策文章。1990年以後,他經常在民盟的各種會議上強調參政議政是民盟的主要職責,政協是民主黨派參政議政的重要場所,要求山西各級民盟組織廣泛發動盟員開展參政議政活動,圍繞經濟建設,以政協為渠道獻計獻策。他親自為民盟省委起草在省政協會議上的提案兩件,一件建議山西化工企業生產香煙過濾嘴原料,另一件建議山西採用無水洗煤新技術及粉煤灰加工新技術。他和領導班子成員一起,推動民盟省委各專門委員會和盟員專家學者起草團體提案;並且總結山西民盟與政府部門對口聯繫工作的經驗,同有關政府部門聯繫制度,主動爭取,及時知情,多知情,增強了提案所提意見及建議的科學性和可操作性。1995年還表彰獎勵了參政議政的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
據統計,從1991年到1997年這8年中,民盟山西省委在省政協歷次會議上先後提出團體提案39件;其中有一件獲優秀提案獎,有3件促進了兩項地方法規的制定,有6件得到中共山西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的稱讚,或認為提案非常重要,對制定山西省“九五”計劃和有關政府部門的工作具有重要的甚至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或認為所提建議是可行的,將根據建議修訂和完善相應的計劃與措施。這些情況表明,彭少逸先生帶領民盟山西省委領導班子成員,推動盟員專家學者和廣大盟員積極參政議政,為山西“兩個文明”的建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在山西民盟歷史上寫下了嶄新的一頁。

社會工作

彭少逸晚年
彭少逸晚年
彭少逸先生對山西民盟的自身建設和社會服務,除了制定決策和督促檢查之外,還努力參與一些具體工作。在思想建設方面,他經常採取座談的方式,以豐富的閱歷和廣博的見聞,深入淺出地勉勵盟員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協作,開拓創新;循循善誘地強調民盟的工作是政治工作,是統戰工作,要堅持黨的領導,在政治上與中共中央保持一致;同時善解知識分子,尊重知識分子,關心知識分子,調動知識分子的積極性,才能團結廣大盟員為祖國的富強文明貢獻聰明才智。在組織建設方面,他注重吸收有代表性又有參政議政能力的中上層知識分子,曾親自動員一位中年化工專家(1997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加入民盟。在社會服務方面,他親自赴呂梁地區考察,推動山西民盟的智力扶貧工作;又與陶行知先生的戰友馮素陶先生一起擔任山西民盟興辦的行知中學名譽校長。

人物評價


彭少逸先生是中國科學院資深院士,又是中國民主同盟山西省委員會老一代領導人。半個世紀以來,他為我國科技事業的發展兢兢業業,嘔心瀝血,做出了突出的貢獻;改革開放以來,他為民盟履行參政黨的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和參政議政職責,付出很多的寶貴時間和精力,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彭少逸先生道德品質高尚,學術成就卓著,贏得了山西廣大盟員的欽佩,成為大家做人與治學的楷模。

相關鏈接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科學院院長路甬祥向彭少逸先生髮來了祝壽賀函。山西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謝克昌,山西省委統戰部常務副部長王大高,民盟中央副主席、民盟山西省委主委張平,中科院大連化物所副所長李燦在慶典儀式上相繼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彭少逸先生學界友好、同事、弟子以及來自全國各地科研學術機構的代表近百人出席了彭少逸先生九十華誕慶典暨《風骨天地間》揭封儀式。
受山西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張寶順,省委副書記、代省長孟學農的委託,山西省委常委、省委秘書長申聯彬代表山西省委省政府看望彭少逸先生並贈送賀禮。
為弘揚彭少逸先生科技報國、嚴謹治學、誨人不倦的風範,追溯彭少逸先生奮鬥不息的人生軌跡,北嶽文藝出版社出版了彭少逸院士九十華誕誌慶集——《風骨天地間》。該書由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科學院院長路甬祥題寫書名,中國科學院常務副院長白春禮作序。
最新資訊
中科院院士彭少逸九十壽誕。上午,受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張寶順,省委副書記、代省長孟學農的委託,省委常委、秘書長申聯彬代表省委、省政府前往彭少逸家中祝賀。
提出“高新技術產業的核心問題是‘創新’。自主創新和科技開發首先需要有獨創的思維,而只有知識才能產生創新的思維,在總結的基礎上得到飛躍。第二是人才問題,優秀的人才到哪裡去找?我看需要競爭,只有比較才知道好壞。第三是經費投入,沒有投入就沒有產出,搞獨創性質的科技開發要冒很大風險,需要經費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