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產兒貧血

早產兒貧血

早產兒貧血是新生兒常見的血液系統疾病。主要是由於早產兒紅細胞壽命短,醫源性失血,體內鐵、葉酸、維生素B、維生素E等營養元素儲存不足等原因引起。主要表現是皮膚黏膜蒼白,伴餵養困難、生長緩慢、心率增快,呼吸急促、呼吸暫停等表現。治療上主要以輸血及藥物(重組人促紅細胞生成素、鐵劑、維生素E、葉酸等)治療為主。嚴重的貧血可導致早產兒心肺功能障礙、加重腦損傷及引起生長發育遲緩。一般早期治療預后較好。

就診科室


● 新生兒科

病因


● 引起早產兒貧血的原因主要與生理特點、營養素缺乏、醫源性失血有關。

生理特點

● 早產兒紅細胞壽命更短,約為40~60天。為適應快速增長需要,血容量擴大導致血液稀釋。

營養素缺乏

● 體內鐵儲存不足,同時伴有維生素B12、葉酸、維生素E等營養素的缺乏。

醫源性失血過多

● 早產兒早期合併症較多,采血過多可導致醫源性失血,采血7.5~15ml即造成早產兒失血達總量的5%~10%。

癥狀


● 早產兒出現皮膚、黏膜、甲床蒼白,並伴有餵養困難、體重不增、心率增快,呼吸急促、呼吸暫停等表現。

檢查


● 確診早產兒貧血需要體格檢查、實驗室檢查。
● 體格檢查
● ● 醫生通過查體可發現患兒皮膚黏膜、甲床蒼白。
● 血常規
● ● 可直接了解貧血的程度。

診斷


● 醫生主要通過臨床表現和血常規檢查來診斷。
● 出現皮膚黏膜、甲床蒼白,伴有餵養困難、體重不增、心率增快,呼吸急促、呼吸暫停。
● 血常規提示血紅蛋白<135g/L(出生體重1200-2500g),血紅蛋白<130g/L(出生體重<1200g)。

早產兒貧血和哪些疾病區別


● 本病需要與新生兒窒息、新生兒敗血症、新生兒肺炎等疾病進行鑒別。
● 如出生后不久出現皮膚粘膜蒼白,伴餵養困難、心率增快,呼吸急促、呼吸暫停等表現,應及時到醫院就診。
● 醫生通過癥狀、體格檢查及實驗室檢查綜合分析做出診斷及鑒別診斷。

治療


● 以輸血和藥物治療為主。

輸血療法

● 主要根據血紅蛋白值及臨床癥狀決定是否輸血。輸血指征如下:
● 需要中度以上機械通氣治療患兒血色素≤110g/L,壓積≤0.35。
● 需要輕度以上機械通氣治療患兒血色素≤100g/L,壓積≤0.30。
● 需吸氧,但無需要機械通氣者血色素≤80g/L,壓積≤0.25。
● 無癥狀的患兒血色素≤70g/L,壓積≤0.20。

藥物治療

● 重組人促紅細胞生成素:補充內源性紅細胞生成素不足,可以減少輸血次數。
● 鐵劑治療:補充體內缺乏的元素鐵,持續應用一年。
● 葉酸、維生素B12:預防營養性貧血,一起補充效果更好。

危害


● 嚴重的貧血可導致早產兒心肺功能障礙、加重腦損傷及引起生長發育遲緩。

預后


● 經積極治療后可改善癥狀,加快生長發育,效果好。

預防


● 完善孕期檢查,預防早產。
● 對早產兒出生時實施臍帶延遲結紮。
● 早產兒使用強化鐵的母乳或早產兒配方奶粉。

參考文獻


● [1] 邵肖梅、葉鴻瑁、丘小汕。實用新生兒學。第4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3.
● [2] 沈菁,丁國芳。早產兒貧血的治療。中國實用兒科雜誌,2014,2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