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根音
舌根音
舌根音是按發音部位分類的一類輔音。漢語中,“舌根音”往往指“舌面后音”(軟齶音)。但在一般語音學家的術語里,“舌根”位於“舌面後部”的後下方,與“咽壁”等被動發音部位相對。
舌根音,就是利用舌根隆起抵住軟齶這樣的阻礙發出的輔音。
語音學上指舌面後部上升,靠著或接近軟齶(或硬齶和軟齶中間)發出的輔音,有g、k、h、ng,也叫舌面后音、牙音。
在發 g時,軟齶上升,舌根隆起抵住軟齶,氣流因通路被完全封閉而積蓄起來,然後舌根下降,脫離軟齶,氣流迸發而出,爆發成聲。聲帶不振動。
發 k的阻礙部位和發音方式與發g同,只是在發k時,衝出的氣流比發g時要強許多。g是舌根不送氣清塞音,k是舌根送氣清塞音。
在發 h時,軟齶上升,擋住氣流的鼻腔通路,舌根隆起,與軟齶之間形成一個窄縫,氣流從窄縫中泄出,摩擦成聲。聲帶不振動。h是舌根清擦音。
在發 -ng時,軟齶下垂,舌根隆起抵住軟齶,封閉氣流的口腔通路,氣流從鼻腔泄出,同時振動聲帶成聲。-ng是舌根濁鼻音。在普通話中,-ng不是聲母,僅作為後鼻韻母的韻尾。
註:
在一些方言中,h與f會相混;學習普通話,要注意區分這兩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