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生命的尊嚴的結果 展開
- 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書籍
- 水木年華演唱歌曲
生命的尊嚴
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書籍
徠《生命的尊嚴》是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5月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菲利普·布儒瓦。
生命的尊嚴[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書籍]
菲利普·布儒瓦(Philippe Bourgois,1956-),斯坦福大學人類學博士(1985年),1985——1986年在法國巴黎讀博士后,1986——1988年為華盛頓大學人類學系助理教授,1988 1998年為聖弗朗西斯科州立大學副教授,1998 2003年任美國加州大學人類學、歷史及社會醫學系主任,2003 2004年為普林斯頓大學訪問學者,2007年被特聘為賓夕法尼亞大學人文科學學院人類學系及醫學院家庭與群體醫療系Richard Perry大學教授。他是著名人類學家沃爾夫教授(Eric Wolf)的學生,深受法國社會理論家布迪厄及福柯的影響,被認為是新馬克思主義理論及批判醫學人類學領域一個重要的倡導者。其研究領域包括醫學人類學、文化生產、政治經濟、都市人類學、物質濫用、HIV預防、暴力、民族志、種族和移民及內城社會痛苦,其著作重在考察宏觀權力機制怎樣形塑個體的行為及親密關係。
2003年第二版前言
緒論
第一章 直擊美國的種族隔離制度
第二章 哈萊姆東區街道的歷史
第三章 快克買賣點的管理——癖好、規矩和尊嚴
第四章“走向合法”——工作中的失禮和反抗
第五章 在校的日子——學會做個好罪犯
第六章 重畫街道上的性別線
第七章 家庭及其痛苦中的孩子
第八章 脆弱的父親們
第九章 結論
後記
2003年版後記
註釋
參考文獻
中文版後記失業虐待的機制性惡化
致謝
譯後記
從徠1995年秋本書第一版發行到現在的七年裡,在哈萊姆東區的街道上,人們的日常生活發生了四個深刻影響本書中的毒販及其家庭生活的變化。第一,美國經濟進入了歷史上最長的持續增長時期。第二,紐約市,尤其是哈萊姆東區的墨西哥新移民數量明顯增多。第三,隨著反毒戰爭的逐步升級,政府頒布實施了針對窮人及社會邊緣者的半官方的量罪和監禁政策。第四,市中心貧民區的年輕人對毒品興趣發生轉移,大麻開始盛行,快克和海洛因在拉美人和非裔美國人(以下簡稱黑人——譯註)中失寵。
2002年,在我所住的街區,快克、可卡因和海洛因交易仍然存在,雖然只是一小部分人在偷偷叫賣,但在整個哈萊姆東區,還是很容易就能買到麻醉類毒品的,只不過多數交易都避開了警察視線,撤回到室內進行。在街角競相喊著毒品品牌、流動叫賣的毒販少多了。更重要的是,那些從小就從父輩身上看到毒品危害的年輕的拉美人和黑人,對海洛因和快克繼續持漠視態度。紐約城戒掉快克癮的人甚至搖身一變,成了自傳文學的作家(Stringer,1998;s.and Bolnick,2000)。然而在美國各市中心貧民區,人們依然能夠看到從前那些頑固的癮君子。儘管由政府資助、以對話形式所做的毒品調查數據的準確性值得懷疑,但始於1994年的全國性年度家庭濫用毒品調查結果表明,90年代“經常吸快克”的人數並未明顯降低(SubstanceAbuse and Mental Health Services Administration,2000)。但醫院的急診室和拘留所的資料卻戲劇性地顯示出,90年代末到2000年對男性血樣的可卡因檢測呈陽性的人數降低了(CESARFAX,2001)。
在很多大城市,快克主要隱匿在黑人居住的最貧困的社區,其交易點往往位於或靠近公建住宅樓區的空閑地段和廢棄的樓房裡。在紐約市,波多黎各人對快克的興趣儘管比起以前有所收斂,但仍然是消費的主流。
一種根深蒂固的意識形態造成了對自己鄰居的不信任。相反,主流社會卻在不知不覺中利用恐怖文化的形象,使受害者和施害者喪失人性,為其不願勇敢地面對種族隔離、經濟邊緣化和公共部門的衰退進行辯護。
我在哈萊姆東區居住的那些年裡,總有一種出於職業和個人的考慮,否認或是把恐怖文化“正常化”的慾望。很多當地居民都運用了這一策略,他們重新調整了自己的日常工作,以應對每天發生的暴行帶給他們的驚恐,從而保持一種身心的康健和安全感。為了在我的街道人種學方面取得成功,我不得不放鬆心情,在街道上找樂子。在外面和我的朋友們一起談天說地時,我必須感覺很舒適。白天,有時甚至是在華燈初上的傍晚,哈萊姆東區也會充滿溫馨和情趣。孩子們四處跑動,快樂地喊著,玩著捉迷藏的遊戲;鄰居們出門遛彎兒,時不時會停下來友好地聊上幾句,從一棟樓房第10層的窗戶里傳來喇叭里放著的薩爾撒舞曲,街上的行人會自由地和著樂曲跳上幾步。簡言之,儘管有暴力存在,但那種濃濃的社區情卻讓人感同身受。事實上,大多數居民甚至都能叫得上自己憎惡或懷疑的鄰居的綽號。
我是在曼哈頓的絲襪區長大的,那裡離哈萊姆東區南邊邊界只有七個街區的距離,被標為東第96條街。在溫暖而陽光燦爛的日子裡,那裡和哈萊姆的西班牙街交相輝映。我一直很欣賞那裡人人共享公共場所的感覺。我是在安全的城市商業區的樓房裡長大的,那裡的鄰居們沒有綽號,乘電梯時人們從不打招呼,也不點頭。我喜歡幻想出一個氣氛友好的公共場所,哈萊姆東區里佔多數的工人階級在白天都可以暢所欲言。是那些毒販們打碎了我樂觀主義的情緒,並堅持認為我應該敬重那些少數的暴力分子,因為是他們在衝擊波來臨時控制著街道。舉一個特殊的例子,快要搬離那裡時,有一次在遊戲廳,我對凱撒說這裡還算安全。他聽后震怒、滑稽的表情反應特別有趣,讓人聯想到極其含混的恐怖文化圈子,是通過這些可以保護我們的人的明顯的兇殘來表現的。罪犯和警察都受制於恐怖文化的法則。
菲利普·布儒瓦是加利福尼亞大學人類學、歷史學和社會醫學系的知名教授,是首位深入哈萊姆東區貧民窟毒品販子內部,進行長達數年的社會調查研究,並與那些“亡命之徒”成為朋友的人類學家。他以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和廣博的愛心,憑藉自己的膽略雄才,依據翔實、鮮活的實地考察事例,給世人展現了美國地下經濟這一隱形的世界,以及隱藏其後的強大的社會機制原因。
本書的翻譯過程持續在中國人同悲同喜的2008年。在冰雪災難和汶川大地震舉國泣血錐心之時,在奧運會成功舉辦和中國人首次太空漫步世界華人同慶之日,譯者都沒敢過多地迷戀於電視與網路訊息。合上這本厚重的書,好像結束了一次喧鬧久長的談話。輕鬆得意之餘,也有一些淡淡的失落和不情願。書中大段大段的對話記錄,讓譯者時時把翻譯的過程幻化成超越時空的談話,漸漸覺得自己也像本書作者一樣,和這些為了尊嚴而掙扎在哈萊姆東區市中心貧民區的波多黎各毒販,交上了朋友,成了知己。在一次次透著坦誠和仁愛的談話中,書中人物毫無保留地把自己的文化習俗、生活經歷、社區鄰居、家人朋友、喜怒哀樂、悲歡離合曬曝出來,讓譯者迅便地了解到他們的苦與痛,喜與悲,他們的無奈、希冀和夢想,他們身處社會邊緣和生活夾縫中的堅韌和奮鬥,以及造成其當下生活、生存、生命態勢的美國社會機制緣由。
如果說美國黑人作家拉爾夫·埃里森的小說,揭示的是紐約市哈萊姆區“隱形”的美國黑人的生活片斷的話,那麼,本書則讓我們看到一個被遮掩在浮華、躁動的大世界里的隱形的小世界。如果說道格拉斯、馬丁·路德·金和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托尼·莫里森是在為“他們的人民”求聲音、求權利、求自尊、求自由的話,白人社會學家布儒瓦,則是站在人類學的高度,通過對美國制度化的種族隔離現象的透析,張揚了對人、對人類、對人性的終極關懷。